试析语篇分析理论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4-06-13 02:57
文教资料 2014年7期
关键词:连贯语篇语境

尹 昊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枣庄 277500)

试析语篇分析理论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尹 昊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枣庄 277500)

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语篇分析,能够帮助学生从语言整体入手,实现学生对作者观点和意图的全面把握,引导学生挖掘字里行间隐含的更深层次的含义,使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和分析文章,真正理解文章内涵。

语篇分析 高职英语 阅读教学

在传统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辨认词意、分析句子等语法结构方面,这种方式虽能帮助学生强化语言知识,理清句子内部结构,但割裂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客观上造成学生不能着眼于整体语篇加以理解。引入语篇分析理论,能够将高职英语教学的重点转移到语篇层次,从而实现对语篇结构形式、段落及句子的综合分析,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文章要义。

一、语篇分析理论概述

所谓语篇即由一系列连续的话或者句子组成的语言整体,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单词或者一本书,都能成为一个语篇。从宏观角度看,可以将语篇分为语境、衔接、连贯三个主要内容。所有语言的使用都是在特定语境下进行的,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可能脱离语境独立存在。语境在生产时,就将其放置在相关社会语言及物质世界的制约下,因而对于语篇的生产及理解必然会产生深远影响,换句话说,读者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出语篇的含义,是因为语篇中已经呈现出的某种语境相关因素的作用。语境在语篇中的具体作用随处皆是,如阅读“Gongwith thewind”时,如果不了解斯嘉丽之前在战乱中受到的贫穷、饥饿,就难以理解她在战后为了赚钱而做出的种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在阅读诗词时,如果不能详细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当下的情感等,就不能深刻理解其中含义,而这些就是语境的相关因素。衔接是语篇特征的关键组成部分,是组成语篇的重要途径,主要有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及词汇衔接等几种形式,所能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我们理解语篇内的句子和语篇是怎样构建起某种关系的,实质上充当了语篇的有形网络。而连贯主要指语篇中语义的关联,属于语篇的底层,能够借助逻辑推理实现语义连接,可以看做语篇的无形网络。通常情况下,如果行间出现一些较为明显的篇章衔接标记,则只有借助相关背景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才可以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语义关系,从而实现对语篇的语义理解。

二、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分析理论的应用

1.融入语境,强化背景知识训练。

教师在教学中要融入和扩展相关背景知识,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实现课内教师基础知识讲解和课外知识丰富和拓展的有机结合,引导和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大胆预测和分析。首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讲解教材中涉及的语言知识时,对于其中蕴含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历史、文化、人情及价值标准等,也应当加强阐述,逐步引导学生加强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建议进行文化专题讲解,将某一文化现象系统化后传授给学生,如以交际来说,了解英美国家哪些话题是禁忌的,热情好客的表现或者不受主人欢迎的行为等。其次,由于语境涉及的知识较多,教师不可能一一涉及,因而应当促进学生对英文版书籍的阅读,如《圣经》、《古希腊神话》等,帮助学生从源头上理解西方文化。再次,应当注重对学生语境重构和快速激活共有知识能力的训练,事实上文章前面已经设置的情景有充当共有知识的作用,如果学生能够对上下文情景进行有效回忆,则可以强化阅读能力。通常的训练方法是,学生常速阅读完文章后,则教师提出一些涉及上下文情景的问题,学生快速回答。在平常的测试中,也可以适当增加语篇知识及其运用,锻炼学生的语境反应能力,增强学生的语境意识。

2.加强引导,分析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在语篇分析理论中,衔接和连贯是组成语篇的主要方法,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语用衔接和连贯理论,指导学生分析主题是怎样逐步展开的,以及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是怎样通过衔接和连贯成为语篇的,如替换和省略会经常出现在对话中,连接则通常出现在议论文和说明文中,科技文献中会出现大量词汇衔接。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对语篇的内容环境,即上下文连贯和衔接的重视,而由作者设置的上下文实际上就是读者对文章整体把握和深刻理解的基本依据。在这一过程中,纠正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生字、生词就查字典或者其他参考资料的习惯是关键。应当告知学生在任何一篇文章中遇到生字和生词都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查字典会导致刚读过的上文在脑海中记忆不深,影响对下文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在这种割裂的阅读方法下,学生实际上将英语汉译化了,影响学生英语意识的形成,应当继续读下去,因为通常情况下,某个生字或生词不会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产生太大影响。同时,这些信息尤其是较为重要的信息很有可能在下文中继续出现,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包括语篇的衔接和连贯基本能进行预测。因而在日常训练中,应强化学生数量掌握衔接手段和连贯关系的作用、实现手段等,通过分析归纳,更好地把握上下文设置的语言环境。反之,一旦学生熟练掌握这些衔接手段和连贯关系的运用后,就能够对下文即将出现的内容做出准确预测,这对于学生解决预测类题目具有重要作用。

3.穿插提问,强化学生语篇知识。

仅从语篇使用角度来说,英语阅读中有三个最为关键的因素会对读者解读语言产生一定影响,即语篇场、语篇基调和语篇方式,它们都能够在语言和语境之间建立联系。因而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三个影响语境的因素专门列举出来,作为专题向学生讲述,并通过提问要求学生自己判断。举例来说,从课文中抽出一个语篇场,提问学生语篇场的内容可以是事情发生的场地,发生了什么事,交谈者正在讨论的话题;针对语篇基调可以提问交谈者的态度、心情,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让学生猜测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针对篇章形式,则主要提问语言在具体语境中发挥的作用,即交际方式为书面还是口头,采用什么题材等。

4.宏观导入,强化篇章层次教学。

所谓语篇教学就是将语篇作为一个整体,学生在阅读时应当从宏观角度入手,教师需要在学生已经熟悉文化知识、背景知识等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逐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文章传递的信息,包括作者的思路观点等。一旦学生能够理清作者的意图,把握文章的主题,以及主题在文章中起到的贯彻始终及衔接语篇的重要功能,则学生的阅读速度自然能够大幅度提升。需要注意的是,体裁应当作为语篇教学中的关键部分加以重视,心理语言学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在得知文章体裁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快速增强。究其原因,如果学生能够掌握各种文体的篇章结构,那么在阅读分析时就能够较为容易地抓住文章主题,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得有效信息。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把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知识告知学生,尤其注意将常用的描写、说明、程序、比较、举例、对照等思维方法传递给学生,确保学生把握各种语篇体裁的独特性,找寻其中蕴含的规律,拓展对文章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三、结语

语篇教学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弥补传统理论下英语阅读教学方式的不足,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分析阅读的文章,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提高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是未来英语阅读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1]李莹.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分析理论的运用[J].英语广场(下旬刊),2013(4):69-70.

[2]张凤娜.语篇分析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59.

[3]李鹏.语篇教学理论下的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2(9):139.

猜你喜欢
连贯语篇语境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
主述位理论对英语写作连贯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