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油田加密调整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①

2014-06-14 03:37吴阿慧
关键词:注采比井网水驱

吴阿慧

(大庆油田第七采油厂地质大队,黑龙江大庆 163000)

0 引言

TN油田于1981年投入开发,含油面积37.7km2,地质储量1567×104t,基础井网采用450m×450m反九点法面积注水井网.1994年开始了加密调整试验,1996~1997年在TN进行加密调整,井距分别由450m缩小到225m和318m,水驱控制程度提高10个百分点,加密后区块的开发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仍存在着井网适应性差、含水上升快、递减水平高、地层压力水平低等问题.为改善TN区块开发效果,以精细地质解剖为基础,以多学科油藏研究为手段,开展了井网调整方式优化设计,在局部储层相对发育、剩余油较为富集的井区共部署加密调整井66口,并根据注采关系进行老油井转注19口.

1 TN油田开发现状

TN油田截至目前投产油水井389口,其中采油井257口,注水井132口.累积产油396.31×104t,地质储量采油速度0.79%,地质储量采出程度25.29%,可采储量采油速度2.43%,可采储量采出程度77.24%,综合含水86.13%,累积注水2228.24 ×104m3,年注采比 1.5,累积注采比 1.49.2012年通过局部加密调整缩小井距,提高井网对砂体的控制程度、储层动用程度,实现对剩余油的挖潜.

1.1 TN油田加密前井网适应性差

截止2011年底,TN油田水驱控制程度75.6%,全区单向连通砂岩、有效厚度比例分别达到37.4%和36.7%,多向连通砂岩、有效厚度比例仅为12.1%和13.1%.从不同厚度级别水驱控制程度来看,只有有效厚度大于2.0m的油层水驱控制程度达到78.9%,有效厚度在0.5~1.0m 之间的油层水驱控制程度最低,仅为71.6%,表明井网适应性较差,严重制约了水驱开发调整,需通过井网调整完善注采系统,提高井网适应性.

1.2 砂体发育状况

统计TN油田2011年321口井平均单井钻遇9.5个层,钻遇砂岩厚度 10.6m,有效厚度 6.1m,平均单层砂岩厚度1.1m,有效厚度0.7m,其中有效厚度小于1.0m的储层占总厚度比例的33.5%,占总层数比例的75.9%.统计结果表明,TN油田储层薄差层较发育(表1).

表1 TN油田厚度分类发育状况统计表

TN油田剩余油主要集中在薄差储层内,形成主要受注采关系不完善、井网控制不住和物性干扰三个因素影响.

2 局部井网加密调整开发效果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评价优选,TN油田采用对储层的控制程度较高,加密井点较均匀,水驱调整也较容易的对角线加密方式进行局部井网加密.截止至2013年1月,TN油田在局部储层相对发育、剩余油较为富集的井区共部署加密调整井66口,平均单井射开厚度7.7m,有效厚度3.9m,初期单井日产液 11.5t,日产油 3.5t,综合含水 69.4%.

加密井网调整后,TN油田全区水驱控制程度达到81.1%(表2),水驱控制程度增加5.5个百分点,注采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

表2 TN油田全区水驱控制程度对比表

3 加密井效果影响因素

3.1 地质因素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3.1.1 油层发育和沉积特征

TN油田位于大庆长垣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向南延伸的部分,针对TN油田特点,将葡一组油层纵向上细分为7种亚相、22个沉积单元.TN油田精细沉积相研究表明,葡萄花油层主要为三角洲外前缘相沉积,局部有低弯曲分流砂体及席状砂.TN油田剩余油主要集中在水下分流主河道、水下分流浅河道和非主体席状砂中.

加密井主力油层发育在水下分流主河道上有35口井,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4.8t,加密效果最好;在水下分流浅河道上有6口,非主体席状砂上有15口,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分别为4t及2.2t,加密效果较好;在主体席状砂和水下分流浅滩上加密井效果较差(表3).加密井在水下分流主河道、水下分流浅河道、非主体席状砂三种沉积相中开发效果好.

表3 TN油田加密井沉积相效果表

水下分流浅滩 1 8.0 0.0 100.0 5.4 2.5 53.7 1004平均 8.0 0.0 100.0 5.4 2.5 53.7 1004合计 66 758.7 232.5 69.4 385 978.4 225.6 76.9 473平均11.5 3.5 69.4 385 14.8 3.4 76.9 473

3.1.2 剩余油类型

主要挖潜剩余油类型为井网控制不住型加密井有37口,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4.2t;注采不完善型19口,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3.5t;物性干扰型2口,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3.1t;滞留区型5口,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1.8t;差油层型3口,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0.7t(表4).加密井在井网控制不住型、注采不完善型、物性干扰型三种剩余油中的开发效果好,滞留区型及差油层型开发效果较差.

表4 TN油田加密井剩余油类型效果表

3.2 开发因素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少数加密井投产初期产量低,根据注采比与含水散点图(图1)分析其原因认为,由于井组注采比偏高,加密新井供液能力充足,导致少数新井高含水.注采比低含水低的加密井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8.9t,开发效果好;注采比高含水高的加密井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0.8t,开发效果较差.

图1 加密新井注采比与含水散点图

4 几点认识

(1)TN油田合理的加密调整方式应为对角线加密方式;

(2)TN油田剩余油主要集中在水下分流主河道、水下分流浅河道和非主体席状砂中,主力油层发育在这三种砂体中的加密井开发效果好;

(3)加密井在井网控制不住型、注采不完善型、物性干扰型三种剩余油中的开发效果好,注采比低含水低加密井的开发效果好,注采比高含水高加密井的开发效果较差.

[1]刘吉余.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注采比井网水驱
C3断块注水外溢及合理注采比
特高含水后期油藏水驱效果评价方法
CB油田压力保持水平及注采比优化研究
CB油田压力保持水平及注采比优化研究
强底水礁灰岩油藏水驱采收率表征模型
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注采井网设计优化研究
各向异性油藏菱形反九点井网合理井排距研究
水驱砂岩油藏开发指标评价新体系
低矿化度水驱技术增产机理与适用条件
新肇油田注采系统井区注采比调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