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景台:花看半开

2014-06-14 13:51李菲
商周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观景台世园场馆

李菲

在水光潋滟的天水湖畔,一个含苞待放、红艳动人的巨型“世园之花”点缀山间,这就是青岛世园会的观景台。作为园区最高的场馆,它不仅是游客观览世园全局风貌绝佳视觉窗口,也是构成园区景观环境的重要要素,可谓功能与艺术的完美综合体。

花看半开

古人云,“花看半开,酒饮微醺”。赏花的最佳时刻是含苞待放之时,喝酒则是在半醉时的感觉最佳。观景台“含苞待放”的外形设计匠心独运,恰是这种东方特有体验理念的最佳体现。“为了让观景台成为青岛世园会的名副其实的标志物,在外形设计上我可费了不少心思。”观景台馆长刘玮说。

观景台是由国际设计大师费利佩组织西班牙OSA及国内设计团队通过中国与西方文化碰撞创造而成的。它取材于荷花与青岛市花——耐冬的形态、肌理与色彩,在中国红、朱砂红与优品紫红之间探寻色彩的融合过渡,由八个高低不同、错落有致、自然优美的花瓣构成。“这些花瓣的来头可不小,”刘玮说,“它们全部都是光伏织物,既透光也透气。当游客们身处花体内,完全不用担心颜色会遮挡住外面风景。”

作为世园会的重要标志物,观景台同时也是一座永久性的展馆。据刘玮介绍,整个观景台的面积约1300平方米,展示区域共包括两层:一层是一个面余约500平方米的室外观景台,可以俯瞰世园会全景,以及一个约300平方米的室内展示馆;二层是一个约350平方米的位于花体内的360度观景台。此外,在观景台的正下方,还有一条横穿山丘的隧道,隧道内壁上绘有三维立体壁画,为游客营造了一幅洞天福地的美景。“隧道的入口与观景台的入口在同一侧。游客从东侧登山步道进入,出口设置在西侧。”刘玮说。

零能耗建筑

在世园会众多场馆中,观景台不仅承载着世园会形象标志物的重任,在与科技接轨上,也走在了前列。“从设计到施工,从外装修材料到配套电气设备,我们采取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措施,从而在观景台内部,构建了一个利用自然资源的自足性系统,打造了一个零能耗的生态示范性建筑。”刘玮说。

观景台的几乎所有能源供应均来自于土壤和阳光。“我们采用了透光透气的高科技光伏织物作为覆盖花瓣,还在屋面的设置定日系统及光导管将自然光引入展厅,因此观景台白天基本不需要人工光源。此外,我们在观景台前设置了太阳能光伏板,其产生的电能可以完全满足观景台的需要。”刘玮说,“我们还在场馆里建设了一个地源热泵系统,白天建筑吸收来自土壤及外界阳光的热能量,之后由地源热泵进行交换,自动调节‘花朵里面的温度,为游客提供宜人的室内小环境。”

作为一个生态示范性建筑,观景台对“零能耗”的诠释还表现在对自然雨水的利用。“我们利用观景平台作为雨水收集平台,并在地下室设置水池。其积蓄的自然雨水被用于周围绿化的灌溉。”刘玮说,“另外,我们还在花瓣内部设置了喷雾系统,利用自然雨水自行喷雾调节花体内外的温度和湿度。”

4月25日,观景台在百果山“盛放”,向八方游客们展示世园会风光和生态、低碳、环保的世园理念。endprint

猜你喜欢
观景台世园场馆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果树在园林景现中的应用——基于北京世园会百果园景现建设的思考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登峰造极——意大利Ötzi山巅观景台
世园会对举办城市的影响研究——暨对2019北京世园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