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建军:“折腾”出来的消泡事业

2014-06-15 15:51曹丽娟
中国科技产业 2014年7期
关键词:成套设备消泡剂建军

◎ 文/曹丽娟

吕建军:“折腾”出来的消泡事业

◎ 文/曹丽娟

5月21日,“2014首届中国国际制药工业环保发展论坛”在成都举办。多位环保协会的领导专家、国内外各大药企以及相关环保产业单位代表参会,对当前原料药高污染及治理情况进行了深入研讨。作为发酵领域的环保代表,北京博硕德恒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硕德恒)总经理吕建军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广泛重视和热烈讨论。

博硕德恒是国内自动吞沫机成套设备的惟一研发生产者,对于自动物理消泡无疑是很有发言权的。吕建军在论坛上指出,在国家大力推行高效、降耗、节能、减排的强国经济产业政策下和企业向技术、向管理要效益的前提下,当前国际国内市场对产品质量和产品安全要求更加严格,生物发酵工程行业推广使用的自动吞沫成套设备,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性价比高的高新技术产品,不仅能够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北京博硕德恒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吕建军

一个生存之本:以自主创新缔造商机无限

在欢庆时刻,香槟开启时的泡沫飞炫总能将气氛推向高潮,泡沫,在此时无疑是美丽的。但是,在生物好氧发酵领域,泡沫却是让人头疼的第一难题,难以避免的泡沫不仅会增加生产控制成本,外溢逃液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料液染菌更会让企业蒙受巨额损失。

传统的除泡方法是利用消沫耙和化学消泡剂并用除泡,消沫耙只是在罐内液面上方安装耙式刮板,将表面的大泡打碎成小泡,并不能彻底除掉泡沫,无奈只有再添加化学消泡剂(泡敌)或植物油除泡。而化学消泡剂和植物油不仅成本很高,对操作人员要求也高,另外还会抑制菌体的繁殖与代谢,同时破坏环境,增加碳排放和治污成本,这些都是和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相悖的。

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和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增强,自动吞沫机在原本消泡剂垄断的发酵产业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并有渐而取代之势。

自动吞沫机成套设备是博硕德恒自主选项命题、自主筹措资金、自主研究开发、自主加工生产、自主经营管理,完全拥有十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科技成果。该专利技术国内外首创,广泛适用于生物好氧发酵并产生一般粘滞性气泡的生产工艺中。

与消泡剂相比,自动吞沫机成套设备具有不可比拟的独特技术优势:它以好氧发酵罐自备的无菌压缩空气为动力,通过吞沫机的特殊装置,将大量的泡沫迅速彻底吞噬并还原为料液,既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产量(增加罐容),又保护了环境,而且对提取工序大有益处,同时也减少了由化学除泡带来的诸多弊端。

无疑,这是对传统消泡方法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博硕德恒研发的自动吞沫机成套设备是依据流体力学原理设计的,当具有一定压强的气流,按特定的方向流动并通过吞沫机的喷腔装置时,即在吞沫机周围形成一个负压区,大量挤压吞沫机周围的泡沫,在负压所形成的空吸作用下,通过各环型吸沫口被吸入该机管腔,在空气动力的作用下将泡沫击碎雾化,液体顺着射流方向与罐内原来料液溶为一体,气体顺着排气管道排出罐外。”吕建军介绍起这个花费自己近十年心血的发明,感慨中更多的是骄傲。

博硕德恒研发的自动吞沫机成套设备拥有10多项国家专利和3项国际专利。该设备从研制开发到产品成熟,先后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北京市政府、西城区政府、中国科学院、国家高新技术管委会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专项基金的无偿扶持,因此得以以较低的价格投放市场,并在几年的时间就在氨基酸、有机酸、低聚糖等数十家发酵企业得到推广和应用。一套自动吞沫机成套设备的销售价格仅是消耗6-8个月消泡剂的价钱,这种高回报的性价比在国外也属罕见。

2006年,博硕德恒由于突出的创新能力而被北京市科委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2011年,博硕德恒一直出现在国家重新审核及复审的高新技术企业名单中;2006年至2013年,博硕德恒接连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B/ T19001-2008/IS9001∶2008标准);2008年至2013年,博硕德恒的自动吞沫机成套设备连续被列为“北京市火炬计划推广项目”……

目前,博硕德恒的自动吞沫机设备已在国内数十家生产企业全部安装整体运行,其技术质量稳定可靠、效果显著立竿见影。通过几年来的产业实践,其稳定的使用性能让博硕德恒有自信对用户做出了近乎大胆的五项承诺:无论哪种发酵产品确保节省消泡剂50%-100%;不改变原发酵工艺和设备布局;不会对发酵指标产生任何负面影响;不达指标全额退款;确因吞沫机设备造成的损失全额赔偿。

“自动吞沫机配有自动控制及防冒罐安全系统,在安装时无须对原设备改动,只需将吞沫机装于罐内,用环形管连接在供气管道上,控制系统装在工作台或控制室。机体全部选用不锈钢304材质制造,耐酸碱、耐高温、通体流畅,没有菌源和死角。整个过程操作简便,易于安装,一次投资,终身受益。”吕建军介绍道,这些承诺和数据都是生产过程中有着真实统计凭证的,所有承诺也会写入合作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时刻关注我国科技发展动态的吕建军阅读了《中国科技产业》的相关报道后,对于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之路信心倍增:

“习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是对科研人员的更高要求,也是对高新企业的定位和期望。作为高新微小企业,我们的自动吞沫机技术其实算不上多么高深,但绝对会占一个‘新’字。不断创新,是高新企业的生存之本,企业之魂。在博硕德恒,所有的创新目标都很明确,就是紧盯生产需要,永不止步地去追求相关工艺的完美,实现真正的中国创造。”

这是吕建军创业时的目标,也是博硕德恒人共同的愿景。同样的理想,凝聚着近百位员工的心,也激励他们超越自我,不断叩响创新之门。

一次超越,连续分离器问世

不断扩大的市场份额、高品质带来的无欠款记录以及用户的好评如潮,并没有让吕建军陶醉而忘形。他带领不断壮大的博硕德恒队伍,分析用户使用回馈,啃下一个又一个技术“硬骨”,不仅及时解决了自动吞沫机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将目光放在自动吞沫机的发展未来。

在这样具有前瞻性的思考和研究中,连续分离器成功问世。用吕建军的话来讲:自动吞沫机是消泡产业的奇迹,连续分离器则是吞沫机产业的升华。

连续分离器即料液回收器,是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用于生物好氧发酵生产过程,既能清除泡沫,又能提高产量。“此前有人发明了单体式分离器,这种分离器在整个发酵过程的前期,能起到一定的气液分离作用,但随着料液不断地增加,菌体大量繁殖呼吸,供风(氧)量也要不断加大,加上搅拌桨叶的作用,泡沫生成的速度不仅迅速而且汹涌,此时仅凭单体旋流器无济于事,还要喷洒大量的消泡剂,否则逃液现象无可避免。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厂家,虽然在发酵罐上安装了单体旋流器,但消泡剂用量仍然降不下来、逃液现象在所难免的原因,更不用说提高罐容利用率了。”

创新需要不断自我否定和推陈出新的勇气坚持,这一点在吕建军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博硕德恒之前发明的吞沫机和自动吞沫机都是针对上述弊端而研究设计的,通过众多生产厂家多年的使用证明,效果十分显著,效益立竿见影。但这些产品并非完美无缺,如节省消泡剂还没有达到100%,罐容利用率还没有达到极限。对于这些现实,吕建军和他的研发智囊团非常清醒,而连续分离器的发明宗旨则是在原发明基础上进一步节省消泡剂和提高罐容。

由于之前自动吞沫机良好的市场口碑,连续分离器从新鲜出炉到安装推广,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目前,通过河北梅花集团,通辽梅花集团、宝鸡阜丰集团、内蒙阜丰集团、山东保龄宝生物公司等众多厂家应用,证明连续分离器配合自动吞沫机使用,节省消泡剂80%-100%,提高罐容利用率3%-10%,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量,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减少有害物质(泡敌)的排放,提高环保效能,净化了产品纯度;降低料液粘稠度,利于后期提取;完全杜绝了逃液冒罐现象的发生,极大地减少了损失,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对于连续分离器的推广,吕建军没有丝毫压力。在采访的三个小时中,吕建军的办公电话两次响起,都是通过网络或者用户介绍,想要主动了解自动吞沫机的厂家。对于市场推广,吕建军介绍说,博硕德恒并没有专门的销售部门,因为自动吞沫机的市场巨大,只要产品好,销路自会非常畅通。这一份自信,正如1998年吕建军辞掉众人艳羡的公务员“铁饭碗”,一头扎入该领域研发时的果敢决绝。

一个承诺,八年砥砺坚持

采访时,吕建军桌上一本被翻阅得陈旧破损的《发酵工业概论》,厚重安静,偶尔被空调吹起几页,应和着墙上悬挂了几载的“天道酬勤”字幅,仿若描述着一个故事——关于一个人,一份事业。

这是他的第一本发酵自学教材。采访中,记者发现,发表过多篇自动吞沫机相关论文的吕建军,竟然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原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这样大跨度的转身,只缘于一次好奇心泛滥,一次饭桌上随意的聊天。

1989年,由于“机会”较好,吕建军从工作了12年的水电部第一工程局教育岗位,调入吉林省国防科工委,专门负责吉林省国防科工委兴办的边贸工作。这在当时是让很多人眼热的岗位。对于多数人来说,应该会稳步向前,熬个“一官半职”,或者适时“下海”经商。

也许是文科生的感性和细腻,在一次因工作需要而驻守天津农药厂的时候,他的眼神无意中被角落里随意堆放的罐桶吸引,几句攀谈,他了解到何为“泡敌”,何为消泡。

第一次,他零距离与消泡剂接触。那一眼,强势改变了他多半生!

很快,性格开朗的他在和老技术员打成一片,也常常在工作之余,找一家小馆,天南海北地神侃。有一次,酒后微醺时,老技术员说了一句:“泡敌”这么贵,副作用还那么多,你们是搞科研技术的单位,能不能用物理方法代替它?

这一问,是基层技术人员对于国家科研人员仰望后的期许。耿直而又充满正义感的吕建军无法拒绝,也无力拒绝。回去后,他多次向相关部门提出研发建议,无奈都石沉大海。想起老技术员那热切的眼神,他心中一直充满了愧疚和不甘。

从此,吕建军走遍大江南北,拜访十几家不同类型的发酵企业做前期市场调研。在了解了不同发酵品种的除泡方法后,吕建军的脑海里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干。他先后到吉林省化工厅、吉林大学化学系、天津轻工业学院、河北科技大学等机构,“厚着脸皮”向相关的专家、教授请教,当得到“完全可以用气流破碎的方法消除泡沫”这一总体结论时,他对自己的设想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只是他并不知道,为了这份信心,他要付出8年的孤苦无助和数次身陷绝境的代价。1998年,为了能够专心完成实验,他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放弃了“铁饭碗”,一门心思搞起了与文科生不沾边的物理实验。

失败,失败,数不清的失败!伴随着失败的,是吕建军控制不住的颓废失意,和周围逐渐响起的冷潮热讽。经济上的压力,孤军奋战的孤苦,让吕建军彻底没有了退路。“不成功,便成仁”,是他在那段人生低谷中里常常自勉的一句话,也使他不服输、不后退的性格发挥到极致。

一种信念,凝聚企业向心力

天道酬勤。在他背水一战的时候,遇到了最重要的贵人、之后一路相随的战友——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安曙明老师。安曙明是一位务实、朴素的学者,他看到了自动吞沫机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从1998年至今,他不计报酬、不问结果地无私帮助着吕建军。安曙明曾对那时一筹莫展的吕建军说过:如果你发自内心最大热忱地想要做成一件事情,老天一定会帮你,这会成为你的信仰。

志同道合的朋友,初见雏形的设想,让吕建军向理想进发的路上多了一丝温暖和力量。他最初对于吞沫机的设想,并没有加入自动化设计。以自动化研究见长的安曙明则一早就为吞沫机贴上了一定要自动化的标签。

在对原有吞沫机进行自动化研究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传染器感应难题。多方联系之下,他们联系到中关村自动监测专家徐卫明研究员。三个好汉一个帮,自此,所有的难题迎刃而解,自动吞沫机的研究终于从逆境走向顺境。2005年,第一批自动吞沫机中试成功。

之后的几年,博硕德恒自主研发的TM-A、TM-B、TM-C系列自动吞沫成套设备,主要用于发酵罐容积为30-800立方米,经济效益显著,为生产厂家年节省几百万元至几千万元,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目前,研发部门正在开发发酵罐容积1000立方米的自动吞沫成套设备产品。

“下一步,我们将会针对市场需求,推出更多型号,包括很多小规模罐型的研发,以及进行关键技术的更新。在营销上,则申请了几个国际专利,在开拓国内高污染行业——原料药生产和造纸行业的同时,把视角看向国门之外,因为原料药在全球的主要分布都在东南亚。”

今天的博硕德恒,比之2003年初到北京、蜗居地下室的吕建军的设想,发展速度快了几分。他相信,借当前国际环保事业发展之东风,保持当前的速度,博硕德恒未来的发展规划定会一一实现。他有这样的底气,也是缘于他有着数倍于2003年的员工,和日日可以感受的超强凝聚力。

采访中,我们遇到了刚从东北某企业装试回京的技术副总赵守同。2003年从河南某发酵厂家当着车间主任的他,被吕建军“挖”到北京,义无反顾加入刚刚起步的博硕德恒,一年之间没有拿到半文薪水,且从没问过。作为家里经济的顶梁柱,他这样的做法显然需要信心和勇气。勇气何来?赵守同的一句话引起了在场几位技术员的共鸣:“我们看重的是吕总厚道的为人、一往无前的创新勇气和自动吞沫机无限的市场前景,这几点足以让我与博硕德恒荣辱与共,患难相随。”

让员工不计报酬、荣辱与共,这需要多么高明的领导能力?谈到管理之道,吕建军坦言没学过管理,而且对博硕德恒员工的要求比较高,都是一专多能型人才。在这里,你基本看不出领导和员工的区别。常常有这样的场景:副总会帮忙搬运设备,司机可能帮忙前期策划。正因为人才的难得,吕建军对于每一位员工都如同家人,他的管理方式就是让每一位员工都有美好的归宿,与博硕德恒一同成长。也许,视员工为伙伴、为家人的真诚,就是他德服众人的“无为而治”之道。

采访当天安曙明未在北京,未能见上一面,让吕建军深感遗憾,神情间流露出深切的信任、感恩和敬重。吕建军对安曙明最直接的评价是:这是一个科研狂人,除了对自动化研究的狂热,其他事情全都无所谓。吕建军深有感触地说,他们俩最像的一点就是都很“犟”,认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底。

无论是失意时的嘲讽疏离,还是书写成功后的津津乐道,吕建军都是人们口中的“能折腾”的人。他的人生,也在这样的“不安份”和“折腾”中,伴随着博硕德恒的发展壮大而精彩生动。

吕建军与韩国企业洽谈合作

猜你喜欢
成套设备消泡剂建军
庆祝建军95周年
连美成套设备(大连)有限公司
连美成套设备(大连)有限公司
连美成套设备(大连)有限公司
连美成套设备(大连)有限公司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 formation of a gas–liquid interfacial AC current argon discharge plasma with a deionized water electrode
无论等多久
新型油井水泥消泡剂的研制
中性墨水的消泡剂和消泡
中性墨水的消泡和消泡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