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云计算环境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

2014-06-17 23:47栾志乾汤谷良
现代管理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私有云动态能力知识管理

栾志乾+汤谷良

摘要:文章通过三个不同行业的企业信息系统选择行为的一手数据进行多案例研究进行案例企业直接的模式匹配,研究发现:建立在企业现有资源和能力基础之上的企业的动态能力决定了企业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选择。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外部信息技术环境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选择起到了调节作用。

关键词:动态能力;私有云;知识管理;资源观

一、 引言

云计算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也可是其他服务。云计算概念自提出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深入到普通用户的数字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各种云存储,云相册,云通讯录等等无处不在。而企业也逐步从被动观望,转为主动接触、接纳云计算概念。不仅信息技术本身以摩尔定律的速度快速发展,信息管理理念发展的步伐同样迅速,继云计算在企业广大IT管理层中得到广泛认知后,大数据概念逐步进入企业视角。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具有4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eracity(精确)。从云计算到大数据,研究这些新的信息管理理念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的影响机制具有重大的意义。现有的研究将视角聚焦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构建本身或者企业应用某种管理信息系统对其绩效的影响,这种研究范式一方面缺少情境化的分析,导致研究结论难以一般化;另一方面,这种割裂的视角对于企业IT管理层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选择的动因、标准分析不足,从而无法对其他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通过对不同行业的3家企业进行追踪案例研究,通过情境化的比较分析和模式匹配来系统化地阐释在云计算、大数据的环境下,企业的信息技术管理层如何根据企业自身动态能力的发展需求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选择。

二、 文献回顾

组织都是植根于特定的环境的,组织环境可以进一步分为组织内部环境和组织外部环境,根据组织所处的行业,组织自身的业务特点不同,组织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交互程度也有所差别。信息技术环境对于企业来说是连接企业内部外环境的桥梁:一方面,信息技术环境对于企业是作为一个外部环境存在的,这一外部环境的进步是由众多信息技术企业的研发和创新共同推动的,这对企业而言是个外生的环境,无法左右其发展,但是却潜移默化地受到该环境的影响。对于企业内部,信息技术环境是各部门以及员工之间的信息通道、企业知识的载体,也是电子化的内部管理流程。企业内部信息技术环境对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重要性决定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且由于组织惰性的存在,在组织内部应用新的信息系统往往容易产生各种负面效应。显而易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虽然存在相对稳定性,然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推动管理信息系统进步的动力可能来自两方面:内部的应用需求或者外部的推动力。从企业内部来看,核心业务团队可能存在既有的业务需求由于信息技术自身的限制在之前无法得到满足,新的技术为这种需求的满足提供了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单纯的外部信息技术的进步并不是企业采纳新管理信息系统的充分条件。企业信息系统采纳的外部推动力通常并非来自于信息技术环境本身,而是市场环境、竞争环境的变化。动态能力理论认为在瞬息万变、不可预测的环境下,所有的竞争优势都是短暂的,若固守在保持原有的优势上将无法获得持续的成功。只有持续不断地和出其不意地打破现有平衡,快速响应机会和企业内外资源的重构,形成一系列暂时的、与众不同的新优势,才能保证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的动态能力是与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市场、竞争环境密不可分的,市场环境、竞争格局的稳定性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力。无论是企业内部核心业务的需求还是外部环境的推动,都与企业的动态能力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研究的角度上来讲很难以区分这两者的影响,因为它们直接存在着互动作用:企业外部竞争激烈促进了企业内部核心业务的变革需求,而行业中一家企业的核心业务需求对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又会产生影响。面临快速的变革和激烈竞争的云计算、大数据环境下,信息技术管理层会根据企业动态能力的格局选择新的管理信息系统,据此。提出命题如下:

命题1:构建于企业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基础上的动态能力是决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选择的核心因素,企业外部的市场环境、竞争格局以及外部技术环境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选择起调节作用。

三、 案例分析

本文分别选取了一家香港上市能源企业A,一家建筑设计企业B,一家律师事务所C来进行多案例对比研究,以更好得进行情境化的模式匹配。所有数据和访谈信息来自于作者在被研究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实施和后续服务的一手数据,根据企业的要求隐去了企业的真实名称。三家企业的对比信息见表1。

除去行业特殊应用的差别,三家企业的原有的信息技术平台有着很大的相似性,核心构建均采用Windows Server Cluster以及关系型数据库。并且三家企业IT经理的教育背景并无较大差异。三家企业在实施新的管理信息系统之前,现有的IT力量主要集中于维护支付网关及计价系统、项目管理和计划经营系统等业务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虽然三家企业的员工规模相差较大,但其各自行业内所处的竞争性地位大致相当,因此具有作为研究的可比性。

由于案例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差异,能源企业A和建筑设计企业B在选择管理信息系统时,核心的关注点相对较为稳健。能源企业A关注员工的工作效率,主要强调新的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可以大大降低每一个员工由于桌面系统故障所导致的无法工作问题,由于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员工人数增长了几倍,原有的微不足道的桌面系统故障问题现在却十分显著:桌面系统的故障概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对整个企业所影响的总工时就会很多,这大大影响了部分大客户的满意度。并且由于在香港上市的原因,A企业也通过新管理信息系统的设立来解决合规问题。建筑设计企业B由于其主要的产品是电子设计方案,近年来由于网络安全问题所带来的知识产权泄密对企业的利润和客户关系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和AB两企业IT经理的访谈中,两位IT经理个人对于新的IT技术都有很高的兴趣,但是对于大数据,两位IT经理均表示目前看不到大数据在自己所在企业甚至行业可能的应用,并表示大数据核心体系中的非关系数据存储、挖掘还是统计分析都对自己企业并无太大帮助。最终,AB企业选择的都是基于云计算的管理信息系统以及衍生方案来解决其企业的需求。律师事务所C企业虽然在行业内有很高的声誉和排名,但是法律咨询和诉讼领域的竞争相对激烈,负责IT的合伙律师认为在该行业内,传统的诉讼业务带来的利润有限,而法律咨询业务是新的明星业务。而法律咨询业务与传统的管理咨询业务有一定的相似性,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知识库,最终各个律所拼的是知识库的深度、广度与速度。由于律师事务所C近年来不仅承接国内相关领域的法律咨询业务,也与国外律所合作开展了对外法律事务咨询,这更加凸显了一个全球视野的知识库的重要程度,贯穿于法律咨询服务的各个服务阶段。当然,该合伙律师同时表示由于竞争压力巨大,员工的工作效率也是一个重要考虑问题,并且员工应该需要具备24小时Connected的工作能力。基于这些核心诉求,律师事务所C选择了结合大数据平台和私有云计算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我们总结出如图1所示理论框架。这三家案例企业都是在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下,根据自身现有的资源和能力为基础发展企业的动态能力,并根据动态能力的需求来决定管理信息系统的选择。由于企业的现有资源和能力的异质性、每家案例企业的在现阶段下动态能力的核心并不一致,能源企业A的动态能力以员工的生产效率的规模效应为基础,建筑设计企业B的动态能力以产品的原创性和不可复制性为中心,而律师事务所C的动态能力以知识的留存、挖掘和利用能力为核心。三家案例企业具有共同的模式。通过案例分析我们也发现,三家案例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选择决策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能源企业A和建筑设计企业B在决定系统选择时都考虑到了核心客户的满意度对企业的影响,而律师事务所C则是根据外部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为了法律咨询服务的发展扩展了其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从这些模式上我们可以看到,市场竞争环境的的确确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选择起到了调节作用。而毫无疑问,外部IT技术环境的发展水平也影响着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选择,在云计算、大数据未出现以前,这些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是不可想象的。综合上述分析,命题1的观点得到了支持。

四、 总结

由于数据的不易获得性,企业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选择过程难以开展基于大样本的实证研究,案例研究一方面为这种企业内部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也提升了研究的实效性,有助于研究结果更快地被运用到企业当中去。本文通过不同行业的案例企业的研究,总结出企业动态能力在企业市场竞争环境和外部IT技术环境共同调节下进行信息系统选择的理论框架。这为动态能力对于企业管理行为的影响贡献了新的理论。同时在当今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各种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的环境下,也为企业信息技术管理层进行信息系统选择行为提供了参考的决策框架。

参考文献:

1. 骆良彬,张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内部控制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08,(5):69-75.

2. MAYER-SCH NBERGER V, CUKIER K. Big Data: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Work and Think, London: John Murray,2013.

3. 贺超,庄玉良,王建军.基于物联网的煤矿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3,(10):171-4.

4. 李晴,杨春,谢忠.云计算环境下的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1,(18):140-3.

5. 张亚明,刘海鸥.协同创新驱动的云计算服务模式与战略.中国科技论坛,2013,(10):105-11.

6. 毛基业,王伟.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的不接轨以及调适过程研究.管理世界,2012,(8):147-60.

作者简介:汤谷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栾志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4-03-20。

猜你喜欢
私有云动态能力知识管理
企业创新私有云平台的搭建探究
高校私有云的架构和实施
虚拟网络建设思考与实现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新常态下的动态能力战略理论的价值和企业实践研究
基于战略视角的小米科技动态能力分析
连锁餐饮企业智力资本、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研究
企业动态能力对其绩效影响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