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多”“少”事,专家来解读

2014-06-17 02:47
为了孩子(3~7岁) 2014年6期
关键词:家长孩子

兰海,上濒教育创始人。作为德国慕尼黑大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专家,曾担任中央电视台《成长在线》、《超级育儿师》等节目特邀嘉宾;已出版著作《孩子需要什么》、《嘿,我知道你》(再版为《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

把童年还给孩子

数年前的一个秋天,我和内波教授在慕尼黑的英国花园散步,满地的落叶在我们的脚下。一片树叶飘然落在我的手上,内波教授对我说:“美吗?这个世界。兰,你知道孩子会因为什么感谢父母吗?如果你想让孩子感谢你,你就教会他学会欣赏艺术;如果你想要让孩子感谢你一辈子,你就需要教会他学会欣赏生命。”

感知美好、欣赏生命确实是一种能力。为什么小时候的孩子爱笑,听到音乐看到画作都有无比的喜悦?本应该帮助孩子一直拥有这种能力的教育从何时起成为感知幸福的障碍了?

所谓早教,现在普遍的理解是提前教育,这样的错误认识让幼儿的童年被各种识字、数学等填满。但是在地球另一边的孩子们却过着另外一种生活,美国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是对自然的探索;大洋彼岸的德国基本法规定不能建立“Vorshule”也就是学龄前以学业学习为目的的学校;匈牙利更是规定严禁在幼儿园教授孩子写作、阅读和计算;德国的幼儿园只有三个目的——孩子们学习基本的社会常识、动手能力和情商。

经历不同童年的孩子长大后会有什么不同?学得早的孩子真的能学得好吗?

美国河郡学院心理学教授卡罗尔亨青格研究指出,与美国儿童相比,中国儿童在孤僻、

焦虑、社交问题方面的比例上分别高出92% 、31.3% 、138%。创造力方面,《国际教育评量学会A》2009报告中指出,在参与测评的29个国家中,中国学生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但是想象力最后、创造力倒数第五。在对世界的贡献上,8200万德国人分享了诺贝尔的一半,而剩下的60亿人分享了剩下的一半。

作为独立生命的个体,应该顺应天性的长大,而非违背自然规律。

当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崭新的,他们渴望自己来感知世界。成年人应该满足和激发孩子们对世界的好奇,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和时间感受自然、感知艺术,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

安德鲁亚当森是《纳尼亚传奇》《怪物史莱克》的导演编剧,2个孩子的父亲。谈到自己的成长时,他说他的父母从没觉得他整天唱歌涂画是非常浪费时间的事,从来没有说过“你能不能干点正经事”。学习写字和算术也重要,但是安德鲁亚当森认为允许孩子去做一件在别人看来毫无意义、但是他自己乐在其中的事情更加重要。同样值得庆幸的是,父母没钱给他买复杂的玩具,正因为这样他才自制玩具,激发了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波比布朗是3个孩子的母亲,也是世界著名彩妆大师 Bobbi Brown 品牌的创始人。她的父亲虽然是律师,但是却对雕刻、油画、建筑等艺术创作兴趣浓厚。从父亲身上,布朗学到很多。布朗也提倡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东西,认为这是最有效的。世界童书大师埃里柯卡尔谈及自己的成长时说:“我遇上了一位非常好的老师,她把我领到了一个有着无数的画纸、毛刷和颜料的教室。他让我认识到自己在美术方面的天赋,她还叮嘱我的父母一定要保护和鼓励我的艺术创造力。当然还有我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他经常领我到林间散步,教我认识那些生长在岩石间、树根下的小生物,带我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感知艺术和生命的美好是个体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们需要发展它,而非束缚压抑它。

其次,孩子们需要自己触碰世界,也就是自己了解社会规则。2~4岁是个体建立秩序的敏感期,2~6岁则是孩子们对社会规则的敏感期。这个时候的孩子一定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和与同龄人的接触中,因为说教对他们来说很苍白。只有通过亲自体验,才能知道如何适应集体,也就是社会。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被问到是否可以不上幼儿园时谈到: “我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事要道歉;学习要多思考,仔细观察大自然。 ”

最后,孩子们需要在个体初判世界时获得安全感。他们需要感受社会的安全、家庭的安全、探索世界的安全,他们有充分的理由要求一个安全的自由思想的环境。蒙台梭利谈到,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童年的不幸造成的。只有在自由的气氛中,儿童才有可能发展自己。

父母是孩子来到世界的领路人,也同样构建了孩子的世界,但是孩子的生命是属于他们

自己的,我们有照顾他们的责任,如同我们被父母们照顾一样。父母需要把属于孩子的童年还给他们。

父母需要允许孩子犯错,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不犯错的童年本身就是

不正常的,是被压抑的,是为了别人而过的童年。父母需要允许孩子的不一样,人是有色彩的,不是标准化的产物,他们的思想是自由的,而非趋同的。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孩子也都会和自己的父母不一样。父母需要允许孩子的白日梦,他们的大脑不需要被各种知识填满,成为信息的储存器,而需要留出一定的空间去想象去创造。他们可以畅想成年人不敢想的未来,做成年人不敢做的白日梦,这就是孩子和成年人的区别。

但凡看过日出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太阳的升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一点一点地爬上天空,却在一瞬间突然照亮大地。孩子的成长也是这样,有时候我们会心急,面对各种浮躁也很难淡定,但实际上,精心伴随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父母花费更多的时间琢磨、更多的心思设计的,也是预期收益最好的。

晏红,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特邀专家。现于清华大学从事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研究,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家、北京市或海淀区的研究课题,代表作《培养幼儿好习惯》。

晏红

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特邀专家。现于清华大学从事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研究,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家、北京市或海淀区的研究课题,代表作《培养幼儿好习惯》。

多关注儿童节以外的童年

与我们那个年代的童年相比,我认为当今的孩子多了儿童节本身,少了儿童节以外的童年。现在的家长和社会都很重视孩子,尤其是儿童节,作为童年的一个标志性节日,社会相关部门无论有多少事务,都会安排这一天来关心小朋友。家长无论怎样忙绿,都会把这一天预留给孩子,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社会各界的参与把儿童节的重要意义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与高潮,很多领导会亲自看望和关怀小朋友,很多爱心人士和企业会赞助、慰问小朋友,众多商家也会在这一天把儿童视为VIP,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

受重视既是值得称道的,但也反映出问题之所在。从辩证的观点反思,重视是忽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人们往往是意识到一个事物的重要性,才去重视它,其实就是弥补曾经的忽视。众所周知,儿童代表着家庭的未来、社会的希望和国家的前途,自始至终都应该受到关怀与重视,如果总是依赖儿童节唤起人们的关注,说明孩子的童年生活没有自始至终驻足于成人的视野。于是出现当今社会的一个典型问题,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学习和成人生活,把孩子交给老人和保姆看护,加之封闭的单元居住格局,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缺乏小伙伴玩耍,年轻父母早出晚归,也难得有充足的时间与孩子纵情享受亲子共处的欢乐。因此,现在的孩子看似得到更多家长的关照,其实,现在的孩子很孤独。电视、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游戏成为孩子的“代理伙伴”,孩子多静少动,很多成长中的问题随之出现。

有位妈妈曾经讲过一件事:由于自己的生意涉及好几个城市,她经常带着4岁的孩子东奔西跑,有时颇感疲劳。有一天,她问女儿:“宝宝,咱们有好几个家,你觉得哪个家最好?”女儿不假思索地说:“妈妈在哪个家,哪个家就最好!”女儿的一句话说得妈妈热泪盈眶,浑身的疲劳立刻消失殆尽,她的生命仿佛注入了无穷的动力。孩子是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不要以为现代的、时尚的、昂贵的物质条件让孩子笑逐颜开,就无愧于孩子的童年生活。孩子需要一个在精神上与他共同成长的家庭,家长不要总是拿“忙”作理由为自己开脱。其实,陪伴孩子,不是时间问题,也不是选择问题,而是价值排序问题。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如果家长把孩子的事情当作重中之重,你会发现钱可以少赚一笔,应酬可以少一次,工作可以不带回家,自己并没有太大的损失,孩子的童年却因为你的陪伴而充满了温情、快乐与美好的回忆!

给“缺”点什么的童年“添”点什么

陈昌玥

说起来,现在孩子的童年,缺的不是硬件,是软件!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填充一下:

1.学学方言,多接触、传承民俗和地域文化

民俗文化是大众文化,最贴近人们的身心与生活,与孩子的现实生活状态紧密相连。然而,当前孩子在生活中缺失民俗文化教育的机会。

爸爸妈妈们不妨重拾儿时的记忆,一起和孩子来念一念通俗易懂的歌谣,学学方言,玩玩简单的民俗弄堂游戏(跳绳、玩绳子、跳格子等等),既能增强孩子的体质,又能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讲讲经典的古老神话,能打开孩子想象的翅膀,给孩子丰富的想象空间等等。

例如 3~4岁的孩子适合玩揪尾巴、赶小猪等游戏;4~5岁玩投沙包、高跷等游戏;5~6岁玩跳房子、滚铁圈障碍、 抬轿子等游戏。丰富多样的民间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

又如在即将到来的端午节活动中,可以和孩子一起说说有关屈原的故事;说说吃过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甚至可以让孩子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包包粽子,了解包粽子都需要哪些材料,一起选择购买棕叶、米、枣等材料。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包粽子的步骤和技巧,孩子可以通过体验、参与提高动手能力,同时能深入地了解节日中民俗、民情,寄思的情感在参与中得到表达和升华。

家长要用“心”体验,用“意”创造,让民俗文化走进孩子的生活,做好民俗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让孩子成为一个有力量的小小中国娃。

2.多花心思,提升孩子的阅读质量

现在孩子的童年生活中,亲子阅读占了很大分量,这是很好的事情。只要我们多花点心思,就可以把这部分生活过得更加丰富多彩!

第一步:精心选书

了解3~6岁孩子在阅读上特有的年龄特点:①集中注意时间最多为10~15分钟,不能长时间地保持静态的阅读。所以要应尽可能选择单页单幅、故事短小的图书。②喜欢重复语言与重复情节。如《变色鸟》,书中每一页都用“变色鸟每天吃到不同食物,身上的羽毛就会变不同颜色”的重复表达,符合孩子喜欢重复的特点。③最好是可理解可互动的,满足孩子主动模仿的心理需求,生动有趣的故事会让孩子体验成功感。特别要注意,结局最好是圆满的,能给孩子带来积极快乐的情绪,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不太能接受悲伤或负面的情绪。

第二步:精心策划表演,孩子是主角

所谓创作“剧本”,实际上是家长引导孩子对故事进行再创作的一个过程。家长若能把握好这个过程,就能够充分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像表演《小红帽》的时候,家长可以问孩子:“这个故事里有几个角色?”谁先出场呢?是小红帽还是大灰狼?”以此来锻炼孩子的思考和总结归纳能力。而孩子通常也都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进行加工,有时还会加入自己的小创造。

为了取得最好的阅读效果,家长不妨表现得夸张一些,充满激情地投入到表演中,这样才能让孩子受到故事情节与气氛的感染.同时也能在表演的过程中对故事本身产生更多、更新的理解。

需要指出的是,孩子如果能够在表演中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那是最值得家长鼓励的。

3.点燃生活中的小创意,自己亲手制作玩具

一个不起眼的小电动玩具动不动就要上百元,实际上,家长们只要稍稍留意,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许多废旧物品都是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各样的玩具的。如:易拉罐、软塑料盒、小瓶、废纸盒、碎木头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常能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

“世界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心灵。”美的事物能让孩子的情感愉悦,有助于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美的事物能让孩子的大脑受到良性刺激,引起孩子探索求知的欲望,激发创造性。

自制玩具是孩子学习的最佳方式,因为“自制”本身就是一个动脑、动手,调动孩子积极参与的过程。从挑选材料、构思设计,再动手试做,经过反复修改,最后成功制作出一个玩具,这既是玩的过程,也是创造发明的历程,也让绿色环保意识的萌芽在孩子的心中得到滋养。

链接:各国都在想对策

美国小学生有一个长达100项的暑假必做活动,它们是开睡衣晚会、去野营、去远航、去探索基地、去旅行、去拜访别人、去图书馆、烤饼干、带着微笑做家务等。其中第100条简单明了地表达了美国小学生暑假最重要的目标——玩得高兴。

澳大利亚政府向小学生派发了超过4万本“大自然游乐通行证”,要求他们在12岁前必须完成15件事情,包括爬树、自建小型杂物房、发明一种游戏且能玩这种游戏超过3天、在沙滩上堆城堡等。

在英国,为了让孩子们放下平板电脑,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过更健康的童年生活,著名民间机构“国民信托”发起一项活动,列出了50项12岁前必做的户外活动,对我们有很好的参照意义哦。

活动名单

探索类:

1.爬树;2.从大山坡上滚下来;3.野外露营;4.筑巢;5.用石头打水漂;6.雨中跑步;

7.放风筝;8.用渔网抓鱼;9.从树上摘苹果吃;10.玩板栗游戏;

冒险类:

11.长途骑行;12.用棍子探出一条小径;13.做泥馅饼;14.筑水坝;15.打雪仗;16.用小雏菊做项链;17.赛蜗牛;18.野外艺术;19.玩木棍游戏;20.踏浪;

发现类:

21.采野生黑莓;22.探索空树洞;23.参观农场;24.光脚走路;25.做草喇叭;26.寻找化石和骨骼;27.看星星;28.登山;29.山洞探险;30.用手抓吓人的动物;

游侠类:

31.抓昆虫;32.找蛙卵;33.接落叶;34.跟踪野生动物;35.探寻河塘生物;36.为野生动物搭房子;37.从石滩中找生物;38.养蝴蝶;39.抓螃蟹;40.野外夜行;

寻踪类:

41.自种、自收、自吃;42.在大海里游泳;43.做木筏;44.观鸟;45.野外定位;46.攀岩;47.野炊;48.骑马;49.寻宝;50.泛舟而下英国。

妈妈自修小书架 (待补)

猜你喜欢
家长孩子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做一名“粗糙的”家长
焦虑家长如何自救
家长请吃药Ⅱ
熊孩子爆笑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