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要从管理费视角观察基金总经理?

2014-06-17 19:30陈元地
投资者报 2014年19期
关键词:天弘嘉实类产品

陈元地

促成我们想做一期《基金公司总经理账单》报道的初衷,其实与屌丝逆袭的标本——天弘基金公司有关。

天弘的规模像气吹的一样,恍惚间就膨胀了。按今年一季报最新数据,天弘规模为5536亿元,已经超过华夏2000多亿元(后者为3480亿元),当然更远超传统意义上的老牌基金公司,比如嘉实、易方达、南方等,它们的规模还处于1300亿~1900亿元之间。

这是摆在明面的事情,看上去,天弘似乎有理由牛起来;可实际上,诸位看不见的是,天弘还是有些虚的,是心里面虚。几天前,《投资者报》有个“中国新经济”论坛,其中一个环节,是邀请几位嘉宾探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态势。当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天弘。可他们听说论坛同时准备邀请钮文新,就回话说“我们不参与论战,还是不去了。”

听上去这算个理由,那就不请老钮了吧,反正都是媒体人,熟。天弘不爱与老钮同台,我们理解。可最终,天弘犹豫再三也没有出现。因为在这期间,余额宝的收益率一直往下走,或许天弘又有了新的担忧理由。天弘从有点儿牛,到有点儿怕,有点儿虚,真的就是恍惚间发生的事情。

天弘的退缩让我们想到,看上去庞然起来的基金公司,哪些是有真本事的,哪些是依靠货基、债基充数的,探探究竟,实为必要。

这里说的究竟,其实是说你的基金公司产品中,究竟有多少是图个热闹,多少是实打实的权益类产品。在我们看来,真正能体现基金公司管理水平的,还是权益类产品,这是设立基金公司的本真所在。正因为投资市场风险大,所以老百姓才需要把钱交给专业人员打理,所以才给你们那么高的薪酬。

如果基金公司都退化成买买货币基金,在年收益5%左右比比个头了,您还真好意思拿那么高的薪酬呀!?

这样说,并不是贬低货基的作用,也不是说管理它们有多么容易。但毕竟,发展它们也好,管理它们也罢,并不能作为基金公司立足之本,也不能与管理权益类产品的难度相提并论。

比较的结果,真的很有意思。在总经理任期管理费收入总榜上,天弘的郭树强排不进前20名;在年化榜上,郭也只排在第32名。总榜单前5名总经理是嘉实赵学军、广发林传辉、银华王立新、汇添富林利军、诺安奥成文;年化榜单前5名总经理是华夏滕天鸣、易方达刘晓艳、嘉实赵学军、广发林传辉、银华王立新。这两个榜单,与人们经常看到的规模榜单,差别还是蛮明显的。如果放大到前10、前20进行对比,更有天壤之别。

基金公司的股东们,不妨看过来。或者论功行赏,或者手起刀落。在《投资者报》这一期专题报道中,在纵横向对比的大坐标中,你们很可能会发现一个不曾相识的掌门人。

(作者为《投资者报》常务副总编辑)

猜你喜欢
天弘嘉实类产品
银行篇 理财从现金管理产品起步
天弘基金三管齐下打造投研“实力派”
天弘基金感恩节真爱红包放送
嘉实基金主动权益投资再升级
嘉实15只基金2015年涨幅超五成
印尼渔类产品向中国出口大幅度增加
国礼百雀羚双十一实现一日一亿奇迹
带队13年,年均管理费创收10亿 嘉实赵学军荣登基金公司长跑“创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