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一琨:中信要改变出版业的游戏规则

2014-06-17 14:00
商周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纸书中信电子书

在很多出版社还在犹豫是否要单独成立数字部门的时候,我们已经单独成立了公司来独立运转,独立运营。在我们看来整个市场已经被激活。中信希望通过与拇指阅读、阿里阅读的合作改变行业的游戏规则,否则出版社就没什么前途。

中信数字出版年入2000万元

我对出版是一个外行,很幸运来到中信出版社以后接触到了数字出版,我真正开始在中信出版社负责出版业务是从2013年5月份开始,正巧6月份亚马逊Kindle就进入中国,看到了这块市场从过去大家认为的前景难测到现在确实盈利,不到一年的时间发生了很大变化。

我想和大家说一下从我们角度看到的数字,也给大家一些信心。

第一,去年中信出版社数字出版业务最后实际收益准确说将近2000万元,这是一个真实的数字。第二,这里面大头肯定还是来自于三大运营商。我们内部分为运营商和互联网两个经营团队,两块的比例是7:3或8:2,互联网这一块显然还是小头。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今年对于我们来说比较重要渠道的收入是去年同期的10倍,就是互联网这块的增长速度,第一它的增长速度非常快,第二它非常稳定。我们今年制定了互联网业务的增长目标,收益应该是去年的3倍。

也就是说,电子业务能够给出版社带来真实的收益,而且它的增长非常好,利润率非常高,这是实际发生的事情。很多出版社还在犹豫这块业务到底有没有前景,我想这个时候不应该再浪费时间了。

中信出版社现在关注的并不完全是营收的问题,我们对于这块是作为一种战略性业务来考虑的。在之前没有看到盈利空间的时候,我们已经看到必须要做的事情,必要的投入。在很多出版社还在犹豫是否要单独成立数字部门的时候,我们已经单独成立了公司来独立运转,独立运营。

数字出版能挣钱这个事情在我们看来已经不需要讨论了。今年一季度我们看到市场有非常大的变化,我们觉得可能跟去年亚马逊Kindle进入中国有一定原因,在我们看来整个市场已经被激活。

电子书有望成为移动互联网流量入口

传统出版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把书和纸书等同。其实,用我们政治经济学里面那句话:书并不天然是纸书,纸书只是在书的形态当中某一阶段出现的。我想纸书确实在体验等很多方面是其他介质不能替代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千百年的历史就认为纸书是天然的书,如果还是这样认为的话,理解电子书就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我想说的是,书是有生命的,因为人有思维能力,所以书是最好的思想呈现载体。我们读一本书,就相当于我们跟这个作者在交流,一个人读什么样的书最能体现他的特点,你看一个人读什么书,比看一个人买什么东西更了解他。

为什么电子书有希望成为—个有前景的市场?如果只是因为传统出版在纸书里遇到了困境,要换一种介质,或者说多卖一种版本,我想这个市场的增长非常有限。

举个例子,比如说中信出版社一年生产的纸书在1000种以内,即使我们把这些书全部转网投向市场,增长潜力还是很有限。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估计要比这种算法乐观多了呢?因为现在电子书兴起的时候和在美国兴起的时候不一样。现在,阅读是移动互联网几大需求之一,而且是一个刚需,是不能被撼动的一种需求,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在这么大的背景下找到机会。

电子书的生命力和想象空间,要比过去广阔的多,它肯定不是纸书的电子化,而是移动互联网的—个入口。

移动互联网巨头争夺入口,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用什么样的途径能够最好地获取用户?书肯定是首选。另外,书也是互联网一个流量中心,围绕一本书或几本书产生的流量和用户行为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今年一季度我们看到百度和淘宝正儿八经进入到这个领域,淘宝成立了一个娱乐事业群,而电子书是四大支柱之一。

我跟这些“野蛮的闯入者”打过交道,他们并不喜欢书,对内容没有真正的了解,但是他们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讲,市场要比我们过去最乐观的估计还要乐观一点。

我们中信这一块业务在起步规划的时候,当时美国市场的电子书占30%,社长预计中国很快就能达到,但是我觉得30%肯定是不止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大家都在手机上看书。

讲一个小故事,亚马逊的Kindle进入中国之前,其实是有一个APP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亚马逊公司觉得这款APP全世界读者都没觉得有问题,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觉得不好?他们花了很长时间,找来多看、掌阅等许多APP,最后发现,做得最差的也比亚马逊的阅读APP做得强。因为中国人喜欢在手机上看书,所以,亚马逊史无前例地在中国成立工程师团队来改进他们的APP。

有人说,我们未来的挑战是应用场景之争,我觉得这个事情并不复杂。你觉得你的用户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会读你的书?这就叫应用场景。我觉得我们要放弃一厢情愿的想法,思考你的读者、用户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用什么东西看你的书。

我们为什么要纸电同步

今年,中信出版社的电子书还会有比较大的动作,基于我们对这块业务的理解,会做一些更大的布局和转型。我们现在做的事情,主要有几点——纸电同步,众筹项目,多线推广。

纸电同步很简单,就是你的纸书和电子书同步。中信很多纸书上市是电子版和纸版同步上市的,而且有的还提前一周预售,对于很多出版社来说这可能是很危险的事情,但提我们的实践表明,没有问题。

从数据上来讲,我们大概做了十几种同步书的数据分析,电子书的销售不仅不会冲击纸书,而且还会带动纸书的销售。

这里面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就是定价不宜过低,应该在纸书定价的40%左右,但是还有一个上限是不要超过24块钱。我们看到有一些很失败的案例,有些出版社的书在7块钱的时候一个月卖了3000册,调回到30块钱,一个月卖了1册。你是要2.1万元,还是要30块钱?

我们为什么做同步呢?因为读者都在线上,出版营销越来越难做。电子书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怎么强调都不过分,那就是即时性。亚马逊20秒就可以把书推到你的阅读器上,越是好书越同步,你把那些特别着急看到内容的人筛选出来,这样的人就是你忠实的读者。endprint

我们有—个读者,他购买了Kindle电子书后,自己又买了5本纸书送人,因为他在上海的一个金融机构还有一个读书会。你一定要让这些人成为你的种子选手、种子用户。他就是着急,他一定要看,对他来说价格不是问题,你让他替你做营销,不比你找一些营销编辑满世界做活动好得多吗?

原生电子书是未来的趋势

去年做“中国故事”的时候,很少有人相信原生电子书是未来数字阅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在,这个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

数字阅读的一个特点是“快”,现在把数字阅读变成数字出版,速度又变慢了,完全是按照纸书出版的节奏,而且可能更慢,因为纸书出版之后,可能还需要转码、申请书号。这个肯定就没法玩,原生电子书的优势就是快。

第二个优势就是量大,比较适合“屏阅读”,我现在觉得“屏阅读”不仅跟排版、用户体验有关系,跟内容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必须要快,要跟上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和潮流,这是原生电子书很关键的优势。

现在电子书销售平稳,说明流量还太小、用户不活跃,这就需要像互联网公司一样产品迭代、快速推新产品来“激活”用户,这个任务也要靠原生电子书。

对于原生电子书来说,要快,要反应迅速,对热点敏感,其实需要从“媒体视角”出发,要考虑用户场景——用户在什么情况下读你的产品。我们刚刚做了一个小范围的针对“中国故事”的用户调查,发现睡前这个时段是用户使用的高峰期。我们现在原生电子书的三个品牌:中国故事、地铁大学、通识课堂现在都在摸索,最后都要回到用户场景上来。刚才我们还在讨论“地铁大学”的Slogan是什么,我觉得可以叫“上课前请坐稳扶好”,真的要从用户场景出发去考虑。

其实用户对原生电子书的需求非常大,但远远没有得到满足。比如我们“中国故事”中有一本《小米的尖叫》,卖出了几万本,但是现在还没有一本写小米比较好的纸书。大量好的内容只在微博、微信朋友圈里小范围传播,但是对于更大范围的读者来说,他们是不知道的。这个需求非常大,但传统出版没有办法填补。

我们的编辑现在也就五六个人,我希望我们每个编辑都能负责—条线,外面有很多编辑来为他工作。我们不会为了码人而码人,一个人就要在一条产品线上有所突破。我们的编审校都是外包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跟虎嗅等新媒体都是异曲同工的。

现在看亚马逊、当当上,这么多书的简介,没有几个是合格的,都是在自说自话,这些“细”的工作都需要去做。当用户的搜寻成本越来越大之后,好编辑就越来越稀缺了。敏感、敏锐、有社会资本、有人脉、有发掘能力……这样的编辑是很稀缺的。一年的时间,我们的编辑团队已经慢慢起来了,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护城河”。

现在亚马逊上原生电子书加起来只五六百种,我觉得这其中应该剔除杂志。杂志不适合数字阅读,人们更喜欢用两个小时了解清楚一个问题,如果“杂”的话,又是一堆一两千字的文章,用户可能很不习惯这样的方式。杂志的优势在于翻阅,在手机上无论如何达不到杂志翻阅的效果,所以我觉得电子杂志没前途。早年没有电子书的时候就有很多电子杂志,后来都死了。杂志或纸媒的危机本身就是内容上的危机,内容已经出了大问题,然后把它换一个介质,很难再有大的起色。

说内容免费的人没有常识

现在数字阅读市场之所以迟迟做不起来,主要的问题出在从业者身上,用户的需求还是很明显的。我们的整个产业架构都是围绕数字出版搭建的。除了出版社之外,现在的电子书平台,运营的思路还是出版的思路,很少是从用户、内容的角度出发的。为了在不同出版社之间求得平衡,他们会这样来运营——“一三五推中信的书,二四六推磨铁的”,典型的出版的思路。这事儿跟用户有什么关系呢?用户根本不关心你是中信的还是磨铁的。

中国现在的两种数字阅读平台:电商、SP(服务提供商)。实际上都有一些不符合数字阅读的毛病。第一,它们是为数字出版服务的;第二,它们很少真正关注用户的体验,它们更多地关注计费点、包月包、品种数、独家期有多长,这些都是运营商带来的毛病。虽然数字阅读这一块运营商的势力依然很强大,但是不符合用户习惯的话,这些都是流沙,从业者不能把运营商的毛病学过来。

按照运营商的做法,把行业公司分为CP(内容提供商)和SP,但是我觉得不能把这种分野当作整个行业的分类方法。因为移动互联网缩短了内容和用户的距离,不存在中间商。另外,产品就是内容,怎么可能说在一个内容就是根基的行业中,内容供应商反而是微不足道的,SP是最重要的呢?这是没有道理的。

大家老在争论内容是不是应该趋于免费。我觉得,中国所有互联网从业者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不了解人是什么,不知道人的生命是用时间来体现的,而时间总是稀缺的,有着巨大的机会成本。所有说内容趋向免费的人都应该了解一下什么叫机会成本。比如电子书,我现在完全不害怕盗版,因为盗版网站不可能在内容上下很多工夫,要在盗版网站上找到好书,机会成本是很高的。早晚有一天这个机会成本会大到他不愿看盗版。另外,用户的寻找、选择也是有机会成本的,高到一定成本之后他是愿意付费的,就可以养得起好的编辑来做选择。

这个行业应该是非常有前途的,在大家都做得那么差,问题都没想清楚的情况下,还能做得这么大,后面应该还会有更大的机会。在大家都说内容免费的时候,你花时间去做这个事情,这样的人在这个行业里应该会有前途的。

我们要改变行业的游戏规则

中信希望通过与拇指阅读的合作改变行业的游戏规则。我们原来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向平台导用户,导影响,效果非常差(转发率很低),我们自己完全从零开始做一个平台成本太高。我们和拇指团队从内容理解上是高度一致的,就相当于自己的平台向用户发出声音,否则你总是发不出声音来。虽然拇指现在是一个小众平台,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服务好100万用户,已经相当了不得了。

现在电商平台的思维是:一本售价18元和1.8元的书,推荐位上当然放18元的书,这也是促使我们跟拇指走向深度合作的原因。我觉得我们特别需要一个发声渠道,让用户真正看到你的东西是什么,你的想法是什么。过去,我们两周一次到数字阅读平台去“讲书”,但是讲完书之后他们还要回去跟版权、运营商谈,信息逐级递减,最后再制定一个排期计划,信息完全失真了。

阿里阅读应该会有比较大的前景,我们跟他们的合作也在加紧推进。我觉得能跟阿里展开深入合作的,首先就是我们,别的出版社没有机会。即使他们有这方面的意识,推出相应的产品又需要准备很长一段时间。

跟阿里阅读的合作,着重在于商业模式的突破。广告模式、流量模式、微支付、流量、广告或者电商模式等,我们都准备尝试。

淘宝现在在做“卖家送”,不是由出版社来卖书,而是比如说由阿芙精油把女性时尚类的书送出去,根据从用户那里得到的时间来和出版社结算,你的内容是不是有价值的?依然是有价值的,只不过是发送方式不对。你要看到底人在哪儿,这事儿很重要。

我们每个季度都有不同的重点,与拇指和阿里的合作是我们第二季度重点开始去做的,如果双方合作都比划顺畅的话,我们在其中获得的经验和对行业的认识应该会真正改变这个市场。虽然中信的市场份额很小,但是我们在努力改变这个市场的游戏规则,否则出版社就没什么前途。

(据作者公开言论编辑整理,部分内容转自《做书》,有删改)endprint

猜你喜欢
纸书中信电子书
注考数字资源与纸书的融合出版实践及认识
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打造自己的电子书架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分析探究
电子书 等
PDF格式电子书的制作
中信特钢研究院暨中信特钢研究院上大分院正式揭牌
贵州民族大学彝族古籍整理及夜郎史料与纸书文献研究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