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科学研究成果信息共享的优化与提升对策研究

2014-06-19 18:55丁其涛等
科学与管理 2014年2期
关键词:共享模式优化对策

丁其涛等

摘要:本文立足山东实际,通过分析国内外及山东省软科学研究成果信息共享的现状,总结我省软科学研究成果共享的现有模式经验、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优化提升我省成果信息共享模式的对策建议,进一步推进软科学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关键词:软科学;成果信息共享;共享模式;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4.02.013

0 引言

软科学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研究报告、调研报告、论文、专著等知识产品。这些研究成果是大量数据、信息经过科研人员思维加工以后形成的高价值、大信息量且有助于解决当下社会、经济、科技等领域存在的问题的知识成果。对于这类知识成果来讲,其价值除了提供给决策者供其参考以外,更重要的是被其他科研人员或机构获取,为更多的研究项目所应用,实现知识溢出效应的最大化。从另一层面看,软科学研究成果从本质上是公共资源,应该为社会大众所获取、利用。但由于软科学研究成果共享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量的研究成果由于缺乏交流与共享,造成大量闲置,带来了很大程度的资源浪费和重复性研究工作,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软科学研究机构的科研整体水平提升。

因此,分析国内外软科学研究成果共享的实践经验,探讨科学合理的信息成果共享模式,研究软科学各相关主体(包括软科学研究机构、软科学研究管理机构、决策部门等)如何在自愿、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建立彼此间的合作、协作关系,如何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途径实现各种研究成果的共享,对于整合我省软科学研究机构科研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国内外软科学研究成果共享的实践经验

发达国家的思想库历来重视研究成果的推销,他们通过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和各种研讨会、演讲等方式向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大众发布研究成果,影响公众舆论,引起决策者的注意,提高机构的学术影响力。其中,出版专著、研究报告,或发行期刊、论文等出版物是发达国家智库扩大影响的最为重要的方式和手段。

相比发达国家思想库多样化的软科学研究成果途径和完善的知识共享机制,目前我国软科学研究成果共享的方式相对单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

① 通过学术交流会、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共享。国内的软科学研究成果主要通过较有影响的有国家软科学年度会议、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软科学国际研讨会等会议形式实现共享。广大学者通过这种面对面的形式,就软科学的发展、研究等问题广泛讨论,起到较好的成果共享效果。

② 通过软科学资源共享平台。自2004年底中国首个关于软科学成果共享的“软科学研究与共享平台”开通后,其他省市陆续搭建起了软科学资源共享平台。较有代表性有:浙江省软科学研究共享平台、黑龙江省软科学网、北京市软科学资源共享文献库、河北省软科学成果管理系统、福建省软科学研究成果信息管理系统等。这些平台依靠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实现了研究机构、专家、软科学项目和和研究成果等资源的跨地域、跨部门整合,为成果共享提供了现代化的科技支撑。

2 软科学成果信息共享的内在模式

成果信息共享就是将个体或组织的研究成果通过交流、网络、会议、组织学习等手段进行共知共享,并经创新实现研究成果增值的过程。模式是软科学研究机构合作交流和成果共享的运行框架,是进行管理协调的路线图,是进行成果共享的具体路径流程。对于软科学研究成果信息共享来说,关键在于内在模式。归纳来讲,主要有以下四种内在模式:

图1 软科学研究成果信息共享内在模式

2.1 合作协同模式

软科学成果信息共享合作协同模式是知识联盟的一种形式,是软科学机构围绕软科学研究的目标和内容,通过一定的渠道与手段,把所需的各种研究资源和组织功能通过某种机制整合到一起,实现资源互补。在区域范围内构建软科学研究成果信息共享合作协同联盟,可以打破机构之间的管理体制障碍,充分发挥和利用各类机构的人才资源、知识资源等优势,有利于把研究经费、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 部门组织纵向管理模式

在成果信息共享体系中,共享的实现需要共享主体之间的充分协调合作,而这种关系的实现和维系关键是依赖职能部门的有效管理,软科学机构之间通过职能部门的有效管理和协调达到成果信息共享的目的。因此,软科学研究管理机构应该起到管理者和中介的作用,承担起促进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职责,鼓励和促进软科学资源的获取、共享和利用,推动资源共享行为发生。

2.3 自主联合集聚模式

软科学的研究特性,决定了其需要依靠跨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学者相互协作来完成研究工作。通过这种自主集聚的共享模式,软科学机构之间可以根据各自的研究内容自主选择合作共享的对象,形成跨部门、跨学科、跨领域的软科学研究团队。通过点对点的沟通,合作方优势互补、各取所需,实现研究成果的交流共享。

目前,我国已有的软科学研究机构联合多来自于政府的引导,要改变这种局面,应在软科学研究机构间建立一种自主的、稳定的、高效的联合方式。2012年3月,山东省科技厅制定并颁布了《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在该《办法》的立项原则中提出“鼓励联合。软科学计划优先支持决策咨询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软科学研究机构与决策机关联合申报的项目,以及各研究单位之间进行多学科多领域横向合作的软科学研究项目”。只有通过这些政策的积极引导,软科学机构之间的联合、合作才会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渠道才能够通畅。

2.4 公共平台服务模式

利用网络技术搭建适于软科学成果共享的公共平台,可以充分整合分散在不同机构中的各类成果信息,不仅有助于软科学成果的跨地域、时空的共享,最大限度的扩展软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提高利用效率,还能利用知识挖掘、知识发现等现代知识管理技术实现软科学研究成果的深入处理,提高其社会和经济效益,更好的发挥软科学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3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成果信息共享的现有模式及存在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初,山东省就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软科学研究,经过20年的发展,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软科学研究管理体系。但在研究成果信息共享方面,由于我省软科学研究机构数量众多,隶属于不同社会系统,目前多数的软科学研究成果交流仅存在于研究机构内部,机构之间的交流共享还没有形成长效的运行模式,多是以研讨会、讲座等形式不定期进行;机构间研究成果等资料的共享大都是通过点对点的形式,利用社会网络关系直接或间接的获得;有些研究机构的部分研究成果以论文、专著的形式公开发表或出版,但是缺少统一的共享平台,使得研究成果传播范围和可获得性等都受到限制,成果共享率、利用率和创新效率不高,交易成本较高。

不难看出,山东省软科学成果共享的发展还远不能适应现代市场化的发展需要,存在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欠缺,缺乏现实的热情和敏锐性,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研究内容和研究质量不高等问题。另外,由于缺乏资源共享、合作、互补机制,使软科学的可持续性发展严重受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未能形成有效的成果共享模式

现有的以项目合作或业务合作为基础的成果信息共享模式是一种点对点的共享模式,由于受制于部门利益、规则和技术等因素制约,成果信息仅局限在参与成员之间,更多软科学机构和社会大众无法参与到这个共享关系当中,社会大众更加无法获取和利用有价值的软科学研究成果,造成研究成果的资源浪费和重复研究。

3.2 缺少统一的软科学成果发布、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山东省目前还没有功能完善的软科学成果共享平台,大量科研成果、调研数据、论文等资源分散在不同机构内部,得不到有效的整合和传播。虽然部分软科学研究机构建立了网站,提供研究项目和成果等相关信息的进行定期发布,但许多机构的网站内容更新慢、功能简单,提供的信息不完整;有些机构虽有自建的数据库或者知识库,但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外部人员无法访问。平台的缺失使得我省软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和可获得性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造成成果的利用率、创新效率不高。

3.3 缺少完善的软科学成果共享的管理保障机制

目前,针对软科学成果共享的法律法规较为零散、适用性较差,在涉及资源归属、利益分配、职位晋升、科研奖励上、信息安全等方面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及考核机制均不完善。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的管理保障,导致多数共享个体基于自身利益考量,不愿意进行成果共享,给软科学研究成果共享带来了不小障碍。

3.4 缺乏有效的软科学研究成果宣传推广渠道

在传统媒体方面我省还没有像《中国软科学》一类的专业刊物,定期刊登我省最新的软科学研究成果,让其他研究机构和政府决策机构及时获取;在新媒体方面,我省也没有用于软科学研究成果宣传的电子媒体或网络媒体。可以说宣传媒介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山东省软科学各类研究成果的应用和共享范围。

4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成果信息共享模式的优化对策

提升优化山东省软科学成果信息共享的现有模式,可以有效理顺共享主体之间的共享途径,打破地域、部门、学科界限,把不同层次的研究机构和组织联合起来工作,构建一个完善的成果信息共享组织管理体系,使得组织、团队和个体不同层级主体间成果共享常态化;通过搭建一个开放性、综合性共享平台,充分整合省域内软科学研究知识资源,促进研究成果在不同共享主体间的流动,实现物尽其用,各取所需,最大程度的发挥软科学研究成果的效用,进而为山东省软科学研究的集约式发展奠定基础。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从政府引导、法律法规、管理保障机制和共享平台建设等几方面入手,同时也需要我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各类软科学研究机构的共同参与努力。

4.1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提高对软科学研究成果信息共享的重视程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软科学资源共享涉及的主体类型众多,属于不同的部门和学科领域,共享过程中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复杂,利益壁垒严重,加之软科学研究机构长期缺乏信息共享造成资源分散,依靠单个社会机构的力量难以将共享主体和软科学研究成果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这就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利用行政、财政等手段,大力宣传软科学成果共享的重要性,提高政府部门对软科学事业的重视程度,增强共享的意识。从宏观层面协调共享主体的行为,平衡主体间的利益关系,促进成果共享体系的成熟。

4.2 加强对软科学研究的组织管理,完善软科学研究成果信息共享管理模式

设立自上而下的层级组织管理体系,综合运用制度、行政等手段促进跨领域、跨部门、跨地域的软科学机构间的资源共建共享。在成果信息共享过程中,软科学研究会等非营利性机构也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发挥辅助协调作用,形成一个政府主导、多方共同参与的软科学成果信息共享管理模式。同时,可以山东省科技厅、省软科学管理办公室为依托,设立软科学成果信息共享专职管理机构,制定包括软科学成果共享规划、成果共享规章制度制定、软科学成果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等重大决策事宜,从组织管理和制度保障等方面保障软科学研究成果信息共享体系的运行。

4.3 完善法律法规,加快构建合理的成果共享的制度保障体系

在充分把握当前软科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由政府主导制定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软科学成果信息共享法律法规体系和奖惩、考核机制,如软科学信息公开、软科学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等条例,并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激发软科学机构和人员进行共享的内在动力,为软科学成果信息共享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4.4 加大对软科学研究成果信息共享的资金投入,建立成果共享的专项资金支撑体系

软科学成果信息共享模式的建设和运行需要大量的人、财、物的支持。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投入,设立软科学成果信息共享专项资金,扩展资金投入渠道,吸收社会资金,建立软科学成果信息共享的资金支持体系。

4.5 尽快建立软科学研究成果信息共享平台,扩宽成果共享的网络渠道

运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搭建一个综合性山东省软科学研究成果信息共享网络化平台,该平台是一个充分整合软科学研究成果、统计数据、研究动态等显性知识资源及人力资源的网络化平台。同时,制定完善共享平台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政策保障机制、资源投入使用机制、共享激励机制和管理保障机制,保障平台的长效运行。在知识经济时代,软科学成果信息共享模式的提升和优化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软科学成果信息共享平台打破山东省软科学机构间的利益壁垒,不仅为软科学研究主体间的跨时空交流和共享提供支持,也是其他软科学成果信息共享途径得以更有效率地实现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建平,葛新权.北京软科学资源共享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金春华,葛新权等.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内涵、机制与构建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04):16-19.

[3] 李顺庚,李光,吴月朗.国外软科学研究及其管理的成功经验浅析[J].中外科技信息,1990(5):26-29.

[4] James G. Mc Gann. Think tanks and policy adv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7:36.

[5] 李明珍,徐进.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机制探讨--浙江省软科学研究共享平台的构建与示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1):65-68.

[6] 刘君钦.软科学在山东的成长与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6,(8):158-160.

[7] 方涛,刘阳,李海波.山东软科学资源共享模式优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3(1):29-32.

(责任编辑:张 萌)

Research on the Countermeasure of Optimizing Information Share in Soft-science Research Result:A Case of Shandong Province

DING Qitao1,CHEN Na2,3,HU Yitong1,PANG Zengdong1,LIANG Shuai2,3

(1.Office of Soft-science Management of Shandong province, Jinan 250101, China;

2.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Jinan 250014, China;

3.The center for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han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Jinan 250014,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bases on actual in Shandong province, 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share in soft-science research result at home and abroad. Summarizing the existing experience and find out the main problems. Finally, putting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share in soft-science research result, and further promoting the soft-scientific decision more scientific and democratic.

Keywords:Soft science;Information-sharing;Sharing Mode;Optimizing countermeasures

猜你喜欢
共享模式优化对策
ofo共享单车时代
浅谈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的内控深化与实施
浅析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战略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风险控制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
浅谈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图书馆联盟数字资源共享平台架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