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改革应当坚守三条底线

2014-06-19 18:07金维刚
中国医疗保险 2014年6期
关键词:底线民生免费

文/金维刚

医保改革应当坚守三条底线

文/金维刚

金维刚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

“守住底线”是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的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十六字方针(“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中的首要方针,可谓“重中之重”。民生工作底线,是指民生保障必须承受的最基本、最起码的目标限度,是托底之线,是必须坚守的最后一道防线。基本医疗保险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方面,也应合理确定改革底线。笔者认为,应坚守三条底线。

底线之一:确保老百姓看得起病。建立基本医保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化解参保人因患病(特别是大病)所面临的医疗费用支付的经济风险。医保要以保障老百姓看得起病为主要目标,否则,就失去存在价值。因此,在推进医保改革中,应当纠正在“保基本”方面存在的认识上和政策上的偏差,进一步增强医保在重特大疾病以及门诊保障等方面的功能,防止再度发生“自锯双腿”等一些刺激和挑战社会伦理底线的极端事件。

底线之二:医保基金能够承受。多年来,医疗费用增长过快,部分地区医疗费用3-5年就能翻一番,致使医保基金不堪重负,收不抵支。据统计,2013年在职工医保方面,全国225个统筹地区医保基金当期收不抵支,其中22个地区累计结存出现赤字!在城居保方面,也有108个统筹地区当期收不抵支!针对这种严峻局面,应加紧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并与全面推动医改相配套,从制度上有效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将医保基金支出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底线之三:保险性质不能改变。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为彰显政绩,盲目推出“全民免费医疗”;或由财政为居民个人医保缴费买单,变相实行免费医疗;有的地方将职工医保住院报销标准提高到90%甚至95%以上。甚至,有的部门和专家仍宣扬在中国推行“全民免费医疗”。这些政策和主张,实质上将医疗保障福利化,完全脱离了国情,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改革中应注意防范医保福利化倾向,坚持基本医保的本质属性和主要原则,促进医保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底线民生免费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该不该免费送货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真相与底线
免费开放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