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顺达:知道自己要什么最重要

2014-06-20 03:52修思禹
英才 2014年6期
关键词:顺达断电大户

修思禹

当世界变了的时候,世界观要不要变?当环境变了的时候,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不要变?客观世界的变化对主观思想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是刘顺达最近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当年从国家电力部调任,辗转了湖南、上海、福建、北京……几个省市,在几家国有企业,做了18年的企业高管之后,刘顺达又回到了政府,担任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他用了一个短句形容自己的转身,“又上岸了”。

从企业离任前的两个月,为了推动本行业的发展,刘顺达还写信向国家领导人提出对政策的建议。到了监事会之后,他有了更多的时间研究政策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如何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也成为他经常思考的问题。

“世界变了的时候,世界观是一定要调整的,环境变了的时候,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我们需要经常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到哪里去?而终极问题就是,我到底要什么。知道自己要什么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这个世界。”在与《英才》记者的交流中,刘顺达强调最多的便是“要什么,怎么要。” 为了证明这一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他举了一个例子。

18年前,刘顺达第一次“下海”,从电力部调任湖南省电力局(现为湖南省电力公司)任副局长。当时正值中国企业出现流动资金紧张,“三角债”愈演愈烈之际。刘顺达新官上任,火还没等烧,就先接了烫手山芋——催电费。因为是先用电后交费,电费便成了一些企业解决资金需求,又不用付利息的最直接方式,所以很多企业干脆就不交电费。为了催缴欠费,湖南省电力局之前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领导带队下去催收电费,或者直接给欠费大户断电。可是效果微乎其微。甚至有一家国有矿业公司,因为被断电后险些酿成重大安全事故,一纸文件直接把状告到了国务院。

“单纯靠领导面子,或者断电,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需求是有层次的,解决问题也要有层次,我决定先找出问题的关键。”

刘顺达先把欠电企业按时间和欠费金额,排列好次序,找出关键——欠电费大户和欠费时间最长的企业,再分析欠费的原因是真的没钱,还是赖账不还。最后,他得出的结论:电力局的欠债者也是别的企业的债主。

当时网络还不发达,信息交流也不如现在畅通。刘顺达居然通过在全国范围内画一张供求关系图,找到了突破口,以欠电费大户的债,来抵电力局应付给供应商的款,跨越省市,在全国范围内硬是“抹平”债务纠纷。

“在今天这应该叫大数据了。想好要什么,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回忆完这段往事,刘顺达突然转移了话题:“有人说,中国人不知道想要什么,是因为没有信仰。但我是有信仰的,至少我对党章里写的16个字十分相信。”

刘顺达说的16个字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这么多年,刘顺达说自己始终未变的身份就是共产党员,和一颗襟怀坦白的真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顺达断电大户
奥润顺达集团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高压感应电动机断电重启时的瞬态仿真
日光灯断电关闭及自动延时开关设计
奥润顺达获得鸿坤集团A类供应商
技术营销要抓住种植大户的“痛点”
一种基于STM32的具有断电保护机制的采集存储系统设计
种植大户为什么不赚钱?
高、低压断电对高炉喷煤系统的影响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