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生态公益林物种多样性时空格局研究

2014-06-23 08:20沈爱华袁位高朱锦茹黄丽霞
浙江林业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阔叶林草本混交林

沈爱华,袁位高,张 骏,江 波*,朱锦茹,黄丽霞

(1.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3;2.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9;3.浙江省温州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浙江 温州 325005)

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反映群落的组成结构、演替发育阶段、稳定性程度和生境特征,是森林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近年来植物群落学研究的热点[1~5]。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普遍联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诸多可供利用的自然资源,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8]。植物物种多样性目前在单一群落水平研究较多[9~15],而在省域层面上开展大样本调查研究资料缺乏[16~18]。Tilman等在进行了长达13 a的观察研究后指出,物种多样性高的样地有利于维持群落生产力的稳定,也有利于群落经受灾后干扰生产力的恢复[19]。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公益林的大量样地调查基础上,开展了不同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的时空格局研究,以期为制定公益林的物种保存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浙江省位于东海之滨,长江三角洲南翼,118º01′~123º10′E,27º06′~31º11′N,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交替规律显著,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光照较多,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年均气温l5~18℃,平均无霜期从北到南为230~275 d,年平均降水量1 000~2 000mm。浙江省共界定生态公益林面积197.1×104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9.37%,占林地用地面积的29.43%,主要布局于江河源头、江河两岸、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和水库、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红树林等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的林地。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设置

在全省生态公益林内设置典型样地380个,样地的面积为20m×30m。乔木层起测胸径为5 cm,调查因子为树种种类、胸径、树高等;下木层调查分别在每个样地设置5个2m×2m的调查样方,测定样方内所有胸径<5 cm的所有植株,包括乔木的幼苗幼树、灌木及藤本植物,记录种名、个体数(丛数),测定地径、高度及盖度;草本层的调查分别在每个下木层样方左上角和右下角设置2个1m×1m的草本层样方,每个样地10个草本层调查样方,记录种名、株数(丛数)并测量记录高度和覆盖度(表1),公益林龄组划分参照浙江林业自然资源的林龄划分标准[20]。

表1 各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

2.2 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测定

物种多样性是物种数和物种分布均匀度的综合表现。由于各层的取样面积大小有差异,以个体数来测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往往会导致误差,而重要值则考虑了频度、盖度及生物量等参数,所以许多学者建议采用重要值进行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测度[21~22]。本文即以重要值作为多样性指数的测度依据,采用应用较广泛的几种测度方法:

式中,Pi为物种i的重要值,S为种i所在样地的物种总数目。

乔木层物种重要值 =(相对密度+相对胸高断面积之和+相对频度)/3

灌木和草本层物种重要值 =(相对密度+相对盖度+相对频度)/3。

统计分析参照参考文献[23]。

图3 主要群落类型草本层的4种多样性指数

图1 主要群落类型乔木层的4种多样性指数

图2 主要群落类型下木层的4种多样性指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群落间多样性空间格局

3.1.1 乔木层多样性差异 就乔木层而言,针阔混交林(以下简称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以下简称阔叶林)的4种多样性指数大大高于其他林型的指数(图1)。因为相对来说,混交林的乔木种类(S)比较丰富,达9.24种,显著高于其他林型的物种数(P<0.01),也高于阔叶林的物种数。另外混交林的乔木树种也比较均匀,均匀度指数(JH)显著高于其他林型(P<0.01),但略低于阔叶林,均为上述原因。

3.1.2 下木层多样性差异 在下木层中,物种数最高的是混交林,其次就是阔叶林,后者的Shannon-W iener多样性指数(H′)也是最高(图 2),说明其稀少种相对较多。下木层各指数在各林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D)和JH非常接近。。

3.1.3 草本层多样性差异 在草本层中,杉木林的物种数指数最高,即单位面积中物种最多,且显著高于其他主要林型(图3)。其他几个多样性指数除JH均差别不大,D和H′则是杉木林最高;松林草本层的各项指数都最低,且显著低于最高值。

3.2 群落间多样性时间格局比较

3.2.1 物种数 4种主要群落类型的乔木层物种数S,阔叶林和混交林在幼龄—中龄—近熟阶段趋势一致,均为先大幅增加然后略有下降;然而,混交林成熟阶段继续增加,阔叶林略有下降。两种针叶林型,松林和杉木林的物种数都相对稳定,在1.2~2变化,而且明显低于同年龄级的阔叶和和混交林;混交林的物种数一直是最高(表2)。下木层的物种数,除了阔叶林随着林龄是增加外,混交林和杉木林都是先增后减,松林基本不变在11左右;草本层的物种数,中龄和近熟阶段都是杉木林最高,其他是阔叶林的高。

3.2.2 生态优势度指数 4种主要群落类型的乔木层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D,阔叶林、混交林和松林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都是先增加后略有下降再增加;不同的是,阔叶林还是略有下降;杉木林的D一直增加(表3);阔叶林和混交林乔木层的D明显高于同年龄级的针叶林。阔叶林下木层的D在4个年龄段一直是最高的,它的草本层D和混交林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表2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主要群落类型不同龄级的物种数及Duncan’s SSR多重比较(平均值±标准误)

表3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主要群落类型不同龄级生态优势度指数及Duncan’s SSR多重比较(平均值±标准误)

3.2.3 Shannon-W iener多样性指数 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乔木层Shannon-W iener多样性指数H′随时间各异,但都极显著高于同年龄级针叶林的指数;不同的是,阔叶林还是略有下降;杉木林的H′一直增加(表4)。除了成熟阶段混交林的最高外,阔叶林下木层的H′在4个年龄段一直是最高的,其草本层的H′和混交林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表4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主要群落类型不同龄级Shannon-W iener多样性指数及Duncan’s SSR多重比较(平均值±标准误)

4 结论与讨论

植物多样性表征着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复杂性,是一个植被群落结构和功能复杂性的度量[24]。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群落的生态效益[25]。具有较高物种多样性的森林群落,能形成更稳定的、有序的耗散结构,可有效减轻林分病虫害的发生,使生态功能达到稳定和持续[26]。

(1)浙江省生态公益林主要群落空间结构存在较大差异,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的乔木层多样性指数最高,两者大大高于其他林型的大多数指数。针阔混交林的下木层物种数最高,其次是常绿阔叶林,Shannon-W iener多样性指数以常绿阔叶林最高,各群落的下木层各指数在各林型间均无显著差异,其中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非常接近。杉木林的草本层物种数指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它主要林型,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D和Shannon-W iener多样性指数则是杉木林最高;松林草本层的各项指数都最低,且显著低于最高值。

(2)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时间格局分析看,不同群落类型的多样性指数随年龄的变化各不相同,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乔木层物种数在幼龄—中龄—近熟阶段趋势一致,都是先大幅增加然后略有下降,两种针叶林型,松林和杉木林的物种数都相对稳定;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松林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都是先增加后略有下降再增加,且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乔木层的D极显著高于同年龄级的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乔木层Shannon-W iener多样性指数H′随时间各异,但都明显高于同年龄级针叶林的指数。

(3)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多样性指数高,应是浙江省生态公益林的理想群落与目的群落,可以有针对性制定出浙江省生态公益林的优化经营和管理措施。对松林、杉木林等已出现向常绿、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演替迹象的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辅以人工抚育改造措施,在保留原有残次林分中生长较好的针叶树种,留养木荷(Schima superba)、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甜槠(Castanopsiseyrei)、苦槠(Castanopsissclerophylla)等建群树种,根据树种特性与土壤、海拔高度分别以块状、带状及不规则混交插入阔叶树种;对典型的无林下植被的残次针叶林,进行更新改造,营造针阔乔灌混交林;对质量较差的阔叶林,根据林分内林隙的大小与分布特点,通过补植较耐荫树种,借助林木的天然下种或萌芽,逐渐培育成森林,封禁过程中利用林木的天然更新能力和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规律,顺应其正向演替规律,植物(森林)在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适应和物竞天择,形成一定的顶级群落。

[1]Raw ley M J.Plantecology[M].Lodon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1986.97-185.

[2]钱迎倩,马克平.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利学技术出版社,1993.13-36.

[3]Czech B,Krausman PR,Devers PK.Economic associationsamong causesof speciesendanger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J].Biol Sci,2000(50):593-260.

[4]许涵,李意德,骆土寿.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不同更新林的群落特征[J].林业科学,2009,45(1):14-20.

[5]董希斌,姜帆.帽儿山不同森林类型生物多样性恢复效果分析[J].林业科学,2008,(12): 77-82.

[6]陈志辉,王克林,陈洪松,等.喀斯特环境移民迁出区植物多样性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l6(3):723-727.

[7]毛志宏,朱教君,谭辉.辽东山区次生林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分析[J].林业科学,2007,43(10):17.

[8]张丽霞,张峰,上官铁梁.芦芽山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研究[J].生物多样性,2000,8(4):361-369.

[9]BaiF,SangW G,LiGQ.Long-term protection effectsof national reserve to forestvegetation in 4 decades:biodiversity changeanalysisof major forest types in Chang-baiMountain Nature Reserve,China[J].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Life Sciences,2008,51(10):948-958.

[10]MasashiQ.Species richnessof Cerambycidae in larch plantationsand naturalbroad-leaved forestsof the centralmountainous regionof Japan[J].For EcolManag,2004,189(1~3):375-385.

[11]Magurran A E.EcologicalDiversity and ItsMeasurement[M].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

[12]PhillipsO I,Hall P,Gentry A H.Dynam ic andspecies richnessof tropical rain forests[J].Proc Nation Acad Sci,1994(91):2 805-2 809.

[13]Sdnchez O,Islebe G A.Tropical forestcommunities in southeastern Mexico[J].PlantEcol,2002(158):183-200.

[14]何丙辉,赵晓莅,齐代华.生态恢复过程中水士保持林乔木层多样性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28(4):113-117.

[15]周本智,傅懋毅,李正才.浙西北天然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5,18(4):406-411.

[16]张继义,赵哈林,张铜会,等.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系列上群落演替与物种样性的恢复动态[J].植物生态学报,2004,28(1):86-92.

[17]周择福,王延平,张光灿.五台山林区典型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2):321-327.

[18]游水生.不同人为干扰强度对米槠林乔木层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1,37(sp.1):l06-110.

[19]Tilman D.Biodiversity population versusecosystem stability[J].Ecology,1996,77(2)):350-363.

[20]刘安兴,张正寿,丁衣冬.浙江林业自然资源(森林卷)[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1]马克平,黄建辉,于顺利,等.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II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J].生态学报,1995,15(3):268-277.

[22]牟村,喻勋林,李家湘.双牌打鼓坪林场常绿阁叶林物种的多样性比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28(2):45-50.

[23]李春喜,王志和,王文林.生物统计学(第2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113.

[24]Zheng z,Feng z L,Cao M.Foreststructureand biomassof a tropicalseasonal rain forestin Xishuangbanna,Southwestchina[J].Biotropica,2006,38(3):3l8-327.

[25]贺金生,陈伟烈.陆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梯度变化特征[J].生态学报,1997,17(1):92-98.

[26]陈廷贵,张金屯.山西关帝山神尾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关系的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0,6(5):406-411.

猜你喜欢
阔叶林草本混交林
草本心
“China tendrá nuestro apoyo para ingresar al CPTPP”
彩墨绘草本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世界之窗 钱江源,探路国家公园
营造混交林的必要性和技术分析
阔叶林培育及保护对策
用固定样地法监测银瓶山阔叶林物种多样性
水电站渣场松散堆积物边坡植物措施防止灌草种选择研究
周碧华的草本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