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素诱导四倍体耐热长豇豆的研究

2014-06-23 16:28李艳艳周鸿章张蜀宁陈俊川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花粉粒秋水仙素四倍体

李艳艳,周鸿章,张蜀宁∗,吕 炜,陈俊川

(1.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5;2.南京理想种苗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42)

秋水仙素诱导四倍体耐热长豇豆的研究

李艳艳1,周鸿章2,张蜀宁1∗,吕 炜1,陈俊川2

(1.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5;2.南京理想种苗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42)

以二倍体豇豆荚天下3号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其子叶期茎尖生长点,通过对变异株进行形态学、解剖学、农艺学、细胞学鉴定,获得同源四倍体(2n=4x=44)。结果表明,0.2%秋水仙素处理4次的效果最佳,四倍体诱变率达到2.33%。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叶片厚度和宽度、气孔大小、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花器官大小、花粉粒大小、种子宽度等均表现巨大性,气孔密度和单果荚种子数明显降低;四倍体豇豆荚果横茎、长度、鲜重、干物质含量等农艺学性状明显高于二倍体。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二倍体DNA相对含量为250,四倍体为500。根尖染色体鉴定的结果与流式细胞仪鉴定结果一致。

长豇豆;秋水仙素诱导;四倍体

豇豆(VignasesquipedalisWight.)属于豆类蔬菜,其嫩荚营养丰富,肉质肥厚,炒食脆嫩,也可烫后凉拌或腌泡,是我国主要的常规蔬菜栽培品种之一,在生产上有较大栽培面积。我国栽培豇豆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很低[1],而目前豇豆的育种工作,主要集中在从栽培种质中筛选优良品种,其可选范围较狭隘,应把豇豆育种策略转移到扩大遗传多样性上来。多倍体育种可以培育出优质、高产、抗逆的新品种,已在黄瓜[2]、青花菜[3]、番茄[4]等蔬菜中得到体现。豇豆属于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经过染色体加倍,不仅扩大了豇豆种质资源,增加遗传多样性,而且还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创制四倍体豇豆新种质,扩大豇豆育种种质范围。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苏浙地区市场上综合性状较好的耐热品种荚天下3号二倍体豇豆(2n=2x=22)作为试材,材料由南京理想种苗有限公司提供。试验于2013年6-12月在南京理想种苗有限公司和南京农业大学进行。

1.2 方法

1.2.1 诱导处理

2013年6月11日将催过芽的种子播种在穴盘中,6月17日70%豇豆子叶打开,用秋水仙素溶液点滴生长点,每天6:30-7:00,16:30-17:00各进行1次(1d记为2次)。秋水仙素溶液设为0.1%,0.2%,0.3%等3水平,处理次数为2,4,6次3水平。对照组用蒸馏水处理。

1.2.2 多倍体鉴定

表型变异特征测定。依照对照组豇豆正常生长形态,挑选有明显表型变异的植株。每株选取5~6片完全展开的功能叶片,用测量尺和游标卡尺分别测量叶片长度、宽度、厚度,花器官大小,果荚横茎,商品成熟期和生理成熟期果荚长度,并统计单个果荚种子数。

叶片下表皮气孔特征观察。从变异群体中挑选部分有代表性的植株。撕取叶片下表皮,平铺于载玻片上。用1%碘-碘化钾染色8min,然后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分别选取10株对照植株和变异植株。每株取2个叶片。每个叶片选取10个视野,统计气孔密度和气孔内叶绿体数目,测量气孔大小,并拍照保存。

花粉粒观察。以对照株花器官作参考,在变异株中选择花瓣大和颜色深的植株,于早上7:00采集花粉,在显微镜下观察,测量大小并拍照保存。

流式细胞仪检测。取对照植株、处理植株的新鲜叶片0.2g。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变异植株和对照植株体细胞DNA的相对含量。具体方法参照张振超等[5]方法。

根尖染色体数观察。将收获的通过流式细胞仪鉴定的M0代四倍体豇豆种子和对照组获得的二倍体豇豆种子,浸泡生根。取1~2cm根尖在0.02mg·L-1的8-羟基喹啉中预处理4h,用卡诺液固定24h,在1mol·L-1HCl60℃解离12min,用改良卡宝品红染色制片,在ZeissAxioskop40显微镜观察并拍照保存。

2 结果与分析

2.1 秋水仙素对豇豆诱导的影响

从表1看出,3种浓度不同处理次数的秋水仙素诱导均可产生变异,获得四倍体植株。随浓度升高和次数增加,变异率增加,存活率逐渐下降,四倍体变异率不成正相关,主要原因可能与秋水仙素毒害作用有关,秋水仙素影响植物的正常有丝分裂行为,分生细胞多次加倍导致后来的植物僵化死亡。以0.3%浓度6次处理总变异率较高,达到89.90%,存活率较低为47.12%,四倍体诱变率为0.96%,并非最佳;而0.2%浓度4次处理的四倍体变异率为2.33%,效果最佳,总变异率为77.33%,存活率为58.72%。在837株存活植株中,共得到16株四倍体。

表1 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和次数对豇豆诱导效果的影响

2.2 二倍体和四倍体豇豆比较

2.2.1 形态特征

本研究获得的当代四倍体豇豆生长延缓,叶片宽度增加导致叶尖变钝,叶片变厚,叶色加深(图1中A)。尤其以花器官变化最大(图1中B),“巨大性”特征极其显著。调查结果(表2)显示,四倍体的叶厚、翼瓣宽度、花柱粗度、果荚横茎、干物质含量、种子大小与两倍体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四倍体叶厚、翼瓣宽、花柱粗度、果荚鲜重分别比二倍体增加24.63%,39.53%,27.50%和29.11%;叶片宽度、龙骨瓣长度、果荚横茎依次增加10.11%,9.16%,16.15%;四倍体10粒种子宽和20粒重分别增加10.42%和8.03%;而单个果荚种子数则减少13.21%。

图1 二倍体、四倍体豇豆外部形态器官、气孔、花粉粒及根尖染色体

表2 二倍体和四倍体豇豆形态特征

2.2.2 气孔和花粉粒

四倍体叶下表皮气孔和花粉粒的大小均比二倍体极显著增大(表3,图1中G,H,I,J),四倍体的气孔以及保卫细胞属于整体性增大,但形态基本没有变化。而四倍体的花粉粒不仅整体变大,形态上也变得多样,其中以近似矩形形态出现的花粉粒为多数(图1中J)。从表3看出,四倍体豇豆气孔密度(图1中E,F)减少52.88%,气孔长、宽分别增大46.19%,39.43%,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增加95.72%,花粉粒直径增大24.10%。

2.2.3 细胞DNA相对含量

经形态学和解剖学筛选出27个变异株,对其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对照植株在荧光强度为250左右出现了1个单峰(左)。变异株中出现了2个结果,其中有11颗在荧光强度250和500附近出现了2个相近的峰(中),表明变异株为嵌合体(2x+4x);16颗在500附近出现了1个单峰(右),DNA含量是二倍体(2x)的2倍,表明变异株是四倍体(4x)。

2.2.4 二倍体、四倍体豇豆根尖染色体数的比较

流式细胞仪鉴定的四倍体植株根尖染色体数目为2n=4x=44条染色体,是二倍体的2倍(图2中K,L),确定为四倍体。染色体鉴定结果与流式细胞仪鉴定结果一致。

图2 豇豆叶片的DNA相对含量曲线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生长点20d后,变异植株叶片主要有3种类型:一类生长点死亡,无真叶;二类叶片小、皱缩或畸形;三类叶片颜色变深、变厚,叶尖变钝。经鉴定,四倍体植株主要存在于第3类中,这为以后早期筛选豇豆四倍体工作提供依据。

本研究表明以0.2%浓度4次处理的四倍体变异率为2.33%,效果最好,这与相同方法处理的不结球白菜[5]、萝卜[6]、青花菜[3]等四倍体变异率相比较低,这不仅与品种有关,与外界环境也有一定的联系。本研究在6月份进行,温度较高,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条件存在一些困难:要保持水分,避免阳光直射,控制高温防止幼苗徒长,保证点滴在幼苗上的药品渗入生长点。另外高温多雨天气导致豇豆结实率大大降低,这要求更大的样本量,为诱导工作增加一些困难。

[1] 何礼.我国栽培豇豆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其育种策略的探讨[D].成都:四川大学,2002.

[2] 陈劲枫,雷春,钱春桃,等.黄瓜多倍体育种同源四倍体的合成和鉴定[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2):149-152.

[3] 张蜀宁,张丽丽,唐君,等.秋水仙素离体诱导同源四倍体青花菜[J].园艺学报,2009,36(11):1681-1684.

[4] 乔永刚,宋秀英.秋水仙素诱导普通番茄多倍体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2):139-143.

[5] 张振超,张蜀宁,张伟,等.四倍体不结球白菜的诱导及染色体倍性鉴定[J].西北植物学报,2007,27(1):28-32.

[6] 张红亮,张蜀宁,张伟,等.秋水仙素诱导同源四倍体萝卜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8,31(3):47-50.

(责任编辑:张瑞麟)

S643.4

A

0528-9017(2014)08-1174-04

文献著录格式:李艳艳,周鸿章,张蜀宁,等.秋水仙素诱导四倍体耐热长豇豆的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4(8):1174-1177.

2014-04-06

李艳艳(1988-),女,硕士生,主要从事四倍体豇豆和不结球白菜研究工作。E-mail:liyanyan134607@163.com。

张蜀宁,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蔬菜多倍体育种。E-mail:snzhang@njau.edu.cn。

猜你喜欢
花粉粒秋水仙素四倍体
苎麻腋芽秋水仙素诱变初探
四倍体白掌新品种‘绿萌’的选育
四倍体长牡蛎的生产方法与生物学特性
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对橡胶树无性系腋芽抽芽率的影响
花粉块内花粉粒形态观察的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不同倍性芍药杂交亲和性及子代倍性1)
秋水仙素对红肉火龙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紫丹参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
梧州地区鸭脚木蜂蜜花粉形态特征研究
鲜黄花菜如何处理才不会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