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研究

2014-06-23 16:23杨东升
对外经贸 2014年11期
关键词:奖学金学费学历

杨东升

(大连外国语学院汉学院,大连辽宁116002)

【国际经贸】

辽宁省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研究

杨东升

(大连外国语学院汉学院,大连辽宁116002)

由于经济、地缘及教育资源优势明显,辽宁省已成为我国留学生接收大省,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仍存在生源国别过于集中,专业比较单一,收益较低,缺乏有效竞争机制,对留学教育重视不够等问题。辽宁省应建立健全留学市场竞争机制,同时各高校应积极开辟新兴国家生源市场,提升留学产品质量和档次,拓宽招生渠道,以促进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留学生;辽宁省

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主要指一国公民到另一国去留学进修和接受外国留学生。目前我国是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的净出口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来中国接受教育,中国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进入了成长期。进入21世纪以来,受到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的影响,辽宁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截至2011年末,辽宁省高校来华留学生总数超过15万,位居全国前列。

一、辽宁省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一)来华留学生情况

1.留学生总数排名2011年辽宁省接收来华留学生总数为15013人,居全国第六位,比2010年下降1位。

表1 9个省市留学生总数对比

单纯从数量上说,辽宁省是接收来华留学生的大省,除北京、上海两个极具优势的直辖市外,辽宁省与其他排名靠前的省份相比差距不大。

2.留学生结构

与其他地区相比,辽宁省留学生中学历生所占比重较高,为47.83%,高于全国平均值7个百分点,仅次于湖北省,居全国第四位,说明辽宁省的留学生结构比较合理。湖北省主要是由于招收了2725名中国政府奖学金学历生,因此位置比较靠前。但是,从学历层次来看,辽宁省本科留学生占比最高,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较少,说明高层次的留学生比较稀缺。

表2 9个省市留学生学历生和非学历生对比

全国合计118837 40.61% 173774

表3 9个省市学历生层次对比

3.留学生生源

2010年辽宁省生源国别达152个国家,遍及世界五大洲。其中来自韩国(3940人)、俄罗斯(2603人)和日本(1418人)的留学生分列前三位。2011年辽宁省留学生生源国别达155个国家,其中韩国留学生3431人,俄罗斯留学生2847人,日本留学生1949人。亚洲合计9177人,欧洲3638人。

从全国范围看,亚洲是我国留学生的主要来源地。亚洲留学生主要集中于韩国、越南、印度、巴基斯坦、泰国等国。辽宁省因与韩国、日本、俄罗斯地理位置接近,所以吸引这三国的留学生较多。同时,凭借省内几所医学院校的学科优势,也吸引了大批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学生前来学习中西医。

从生源地来看,辽宁省的留学教育市场高度集中。虽然2011年留学生来自全球155个国家,但主要集中于韩国、俄罗斯和日本三国,有很多国家仅有个位数字的留学生。就亚洲市场而言,近年来蒙古、哈萨克斯坦及东南亚国家的来华学生增长速度较快,绝对数量也非常大,但是大多集中在其他省区市,来辽宁省留学的学生并不多。

4.留学生学科分布

目前辽宁省接受来华留学生的13个专业(类)为:汉语言、西医、文学、经济、中医、管理、工科、法学、理科、历史、农科、哲学和教育。从全国来看,2011年,来华留学生达到或超过5000名的专业(类)有9个,依次(按留学生数量递减)为汉语言、西医、工科、管理、经济、文学、中医、法学和教育。

辽宁省留学生专业分布与全国情况大致相同,最多的为汉语言和文学两个专业,共吸引了9020名留学生,其次为医学专业,吸引了3013名留学生。工科、管理学和经济专业也吸引了大量留学生。说明辽宁省高校专业分布比较合理,学科门类齐全,各学科对留学生均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二)接收留学生院校情况

1.地区分布

目前,辽宁省有44所院校可以招收外国留学生,其中本科院校40所,这些高校主要集中于沈阳和大连两个城市。相对于省内其他城市,沈阳和大连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城市环境优美,这也是吸引留学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2.院校层次

作为全国教育大省,辽宁省有研究生培养机构50个,其中包括14个科研机构和36所普通高校。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12所(含独立学院18所),其中中央部委属5所,省属54所,市属18所,民办35所;按办学层次分,本科院校63所、高职专科学校49所。辽宁省高校绝对数量较多,但是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如“985工程”院校仅2所、“211工程”院校也仅有4所,在各大国际知名大学排行榜中难觅辽宁高校的踪影。

3.学科及人才配置

全省高等教育共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13个,二级学科点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31个,二级学科点152个;全省普通高校共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9个。全省普通高校共有两院院士20人;“千人计划”入选者16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2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5人。总体来说,辽宁省具有较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这是发展来华留学教育的基础。

4.孔子学院情况

与海外大学联合承办孔子学院是推广中国语言和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内大学扩大海外影响、推进国际化的重要途径。截至2013年底,辽宁省共有9所高校在海外承办20所孔子学院,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南北美洲和非洲。其中大连外国语大学承办7所,辽宁大学承办3所,辽宁师范大学和沈阳师范大学各承办2所。海外孔子学院的建设,对提高高校知名度和扩大招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奖学金情况

全国共有252所高等院校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生,辽宁省有20所高校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其中沈阳9所,大连6所,锦州2所,鞍山、抚顺、阜新各1所。2011年辽宁省招收奖学金生1491人,占全国总人数的5.8%,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位居全国第五位。

辽宁省于2008年起开始设立辽宁省政府奖学金,每年财政拨款500万元人民币,招收留学生30人来辽宁省攻读博士研究生,此政策的实施目的在于吸引高端人才来华留学,提高辽宁省的留学层次,目前有15所院校可接受辽宁省政府奖学金。

大连、鞍山等地还设立市政府奖学金,多家院校为留学生设立校级奖学金。

各层次奖学金的设立对扩大留学生数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过,虽然辽宁省的来华留学生能享受到各层次的奖学金,但是也存在政府奖学金名额较少,省、市级奖学金额度偏低,辐射面小,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

(四)留学生消费情况

留学生在中国消费大致可以分为学费和生活费用两大部分。

1.学费

从来华留学生学费总收入来看,辽宁省在全国排第五位,共收入1.83亿元人民币。学费收入最高的为北京市,高达10.65亿元。在所有留学生中,学历生所缴学费最多,这是因为学历生学习时间长,比较稳定,学费也高于一般进修生。以学历生为准计算生均年学费,可得出表6,可知辽宁省的生均年学费收入低于北京、上海、江苏、湖北等省市,说明辽宁省在学费上有一定竞争优势。

表4 9个省市来华留学生学费总收入对比

表5 7个省市学历生学费总收入对比

表6 7个省市来华学历留学生生均年学费对比

2.生活费用

辽宁省留学生的生活费总收入在全国排在前列,无论是留学生生活费总收入,还是学历生生活费总收入均排名全国第三位。但是,人均日常基本开支的排名较为靠后,仅居于全国第九位,这也说明在辽宁留学生活教育成本相对较低。

表7 5个省市来华留学生生活费总收入对比

表8 5个省市学历生生活费总收入对比

表9 11个省市来华留学生生均生活费对比(按照人均日常基本开支排序)

二、辽宁省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国别过于集中

2011年辽宁省留学生虽然来自155个国家,但大多集中于韩国、俄罗斯和日本三个国家,占比高达55%。虽然辽宁省与以上三个国家地理位置较为接近,在吸引留学生方面具有一定地缘优势,但是,留学生生源市场过分集中也为留学教育的长期发展留下了一定隐患。近年来,受领土争端等因素影响中日关系趋于紧张,日本来辽留学生数量随之开始锐减。再加上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许多日韩投资企业纷纷撤离中国,也导致日韩学生数量增长疲软。

(二)专业比较单一,收益较低

与全国其他省市情况相当,辽宁省来华留学生所学专业主要集中于汉语言和文学,非学历教育(汉语培训)占有较大比重,超过50%。语言培训生学习时间短,生源不稳定,经济效益不高,也很难体现出院校优势,培养留学生的收益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贡献不大。

(三)缺乏有效竞争机制

目前辽宁省能够提供留学教育的机构仅限于高校,民间教育机构基本无法涉足该行业,造成留学产业竞争意识差,竞争力薄弱。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留学市场不成熟,高校承担了接收留学生的工作,当时的留学生以语言进修生为主,学历生数量较少。随着我国经济腾飞以及留学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留学需求呈多元化发展,由高校垄断的供给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期留学市场要求。此种模式不仅不利于高校的发展,也没有发挥出高校的学科和专业优势,更难提高留学市场的整体层次,吸引高端国外人才服务于本地经济。

(四)对留学教育重视不够

虽然高校大多将实现国际化作为办学目标之一,但真正能做到的学校寥寥无几,很多高校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国内市场,仅将招收留学生作为增收的一个手段,对留学教育重视不够,缺乏长远规划,市场竞争意识薄弱,产品营销及品牌建设不足,不利于扩大海外学历生规模和提高办学档次。

三、对策建议

(一)积极开辟新兴国家生源市场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深,东盟国家逐步成为更具发展潜力的留学市场,辽宁省应加大对该市场的关注和开发力度。另一个有待开发的市场是中亚市场。中国目前格外注重与中亚各国的政治与经贸合作,并将其视作进入欧洲的又一个通道。随着中亚国家对中国了解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到中国留学的愿望。辽宁省应抓住这一有利契机,扩大对外宣传力度,积极吸引这一区域学生来辽留学。非洲也是需要格外关注的市场,2013年非洲来辽留学人数居各大洲之首,留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由于非洲各国留学生文化差异明显,学生管理难度大,不少高校认为招收非洲学生还不如多招收一些日韩学生。在日本、韩国等传统留学市场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辽宁高校应转变观念,积极开发新兴留学市场。

(二)提升留学产品质量和档次

各大高校应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提高学历生的规模和层次,提升留学教育产品附加值。立足辽宁省高校众多、学科门类齐全的有利条件,积极探索来华留学生特色教育模式,打造全省来华特色教育学校。除传统优势学科——汉语言与医学外,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龙头,具有比较坚实的工科基础,还拥有多所国内知名的工科院校,如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应针对发展中国家产业转型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积极开拓工科留学生教育市场,并将其作为办学特色。同时,应积极与国际主流大学的专业接轨,不断创新合作方式,提供多样化的国际课程,以此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辽留学。

(三)建立健全留学市场竞争机制

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科研机构及其他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依法开展和参与来华留学教育,建立健全留学市场竞争机制。高校和科研机构主要承担学历生和高端人才培养任务,逐步放开语言培训市场,相关培训工作由社会机构负责,这样有利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立足自身学科和专业优势发展特色优质留学教育,有利于将高校带入良性发展轨道,不断提高高校的国际声誉,真正实现国际化。

(四)拓宽招生渠道

高校应发挥专业和学科优势,积极拓宽招生渠道。与单纯招收学历生相比,校际交流与合作也不失为一条有效的招生渠道。同时,通过海外留学展、孔子学院、中介公司、网络宣传、外派教师以及毕业生推广等多种途径,可扩大辽宁高校的海外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提升留学生的数量和层次。

[1]白松来,陆应飞.来华留学教育研究(2013)[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3:17-26.

[2]贺向民,陆应飞.来华留学教育研究(2012)[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59-70.

[3]邵彤.来华留学教育的地缘优势和发展策略——以辽宁省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3(6):17-20.

[4]林小几.辽宁省近十年来华留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3.

Due to the advantages of economy,geography and educational resources,Liaoning Provinc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provinces to accept overseas students in China,and the trade of consumption abroad in educational service has developed rapidly.There are,however,stillmany problems in Liaoning Province,studentsmainly come from only one or two countries;specialities offered are not enough;profits are low;there is no efficient competitionmachanism and overseas studenteducation is not taken seriously enough etc.In order to keep the sustained and sou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e of consumption abroad in educational service,Liaoning Province should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competitivemechanisms for overseas studentsmarket. At the same tim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ctively develop new emerging economies’markets,promote the quality of overseas study products and broaden the resource of recruitment.

trade of consumption abroad in educational service;overseas students;Liaoning Province

F752.7

A

2095-3283(2014)11-0010-04

(责任编辑:马 琳)

杨东升(1973-),女,回族,辽宁大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2013年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提高辽宁来华留学生教育竞争力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13DB237。

猜你喜欢
奖学金学费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我的兴趣班学费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孔子曰”之孔子的学费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
知识无力感
研究生就业遭拒是因为学历太高吗?
大学学费“涨声”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