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评价

2014-06-23 16:23倪玮峰杨海宁施岳柱徐晓红蒋丽华
海军医学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异丙酚氟烷氯胺酮

倪玮峰,杨海宁,施岳柱,徐晓红,蒋丽华

·短篇论著·

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评价

倪玮峰,杨海宁,施岳柱,徐晓红,蒋丽华

目的 比较芬太尼复合七氟烷与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临床小儿短小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不同类别的小儿择期短小手术,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40例患者分为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组(20例)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20例)。分别记录患儿在手术开始及手术进程中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并在手术结束后记录下患儿苏醒的时间。结果 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组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患儿在接受手术时各项指标均很平稳。麻醉前后对比,前者麻醉诱导时间、手术后苏醒时间要显著缩短(P<0.05)。结论 采用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的麻醉方式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临床效果较好,优势明显,恢复快,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治疗上值得推荐。

芬太尼;七氟烷;麻醉;儿童

小儿短小手术是指一种操作步骤简单、时间较短、快速完成的手术,对于肌肉松弛程度要求较低,可以通过静脉实施术前麻醉[1]。七氟烷具有诱导迅速、舒适、调控精确、苏醒快捷、平稳、低代谢率、无肝肾损害等优点,并且适用广泛,可用于新生儿[2-3]。本研究观察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患儿行芬太尼复合七氟烷与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短小手术的临床效果,探讨七氟烷吸入麻醉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患儿行短小手术治疗40例,其中单侧腹股沟斜疝21例,急性阑尾炎9例,包皮环切术5例,睾丸鞘膜积液5例。经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其分为2组,每组20例,年龄2~10岁,ASAⅠ~Ⅱ级。2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全部患儿行常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儿术前禁食8 h,禁饮2 h。对诱导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向患儿家属进行解释,取得其理解和配合。准备气管插管设备(喉镜、气管导管、管芯、吸引装置)、麻醉机、监护仪及相应剂量的药物。芬太尼复合七氟烷(A)组:吸氧5 L/min+6%七氟烷,诱导2min后,以2%~3%七氟烷托面罩通气维持;降低氧流量至2 L/min。静注阿托品0.01 mg/kg,给予芬太尼1μg/kg,手术操作结束后,关闭七氟烷,调节氧流量至8 L/min。异丙酚复合氯胺酮(B)组:氯胺酮静脉注射1~2 mg/kg,异丙酚肌注5~10 mg/kg。2组患儿均于手术结束时停用麻醉药。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监测血压和心率,血压波动小于20 mmHg,心率波动小于10次/min,麻醉效果确切。无一例发生并发症,血压和心率平稳。采用芬太尼复合七氟烷与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相比,A组心率次数明显低于B组(P<0.05),麻醉苏醒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P<0.01),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见表1。

表1 芬太尼复合七氟烷与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效果比较(±s,每组n=20例)

表1 芬太尼复合七氟烷与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效果比较(±s,每组n=20例)

注:A组为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组,B组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

组别 心率(次/min)平均动脉压(mmHg)血氧饱和度(%)苏醒时间(min) A组 81.00±5.88 100.24±11.00 98.71±0.85 7.19±3.16 B组 86.70±9.98 101.84±9.06 98.84±0.83 11.42±5.10 P值0.034 0.438 0.614 0.004

3 讨论

小儿短小手术包括腹股沟斜疝、睾丸鞘膜积液、急性阑尾炎等,其手术时间短,所需麻醉剂量较小,麻醉时间较短。患儿年龄较小常不能配合手术而采取全身麻醉。同时小儿在解剖、生理、药理方面与成人的差别较大,各项生理功能随着年龄增长发生迅速而急剧的变化。理想的患儿麻醉要求麻醉后充分镇静、镇痛、迅速入睡、术后快速苏醒,无麻醉药残留和后遗作用影响[4]。

氯胺酮是小儿全身麻醉常用药物,但其用药量随患儿体质量和手术时间增加而增大,导致患儿苏醒时间延长,易出现恶心、呕吐和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镇痛效果较好但是其镇静效果不佳,消除半衰期较长,体内易蓄积,多次反复用药易产生耐受性[5]。七氟烷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入麻醉剂,其镇痛和麻醉作用均较强,且起效迅速;肌肉松弛效果良好、不易诱发心律失常。七氟烷的血/气分配系数仅0.63,诱导和苏醒迅速,麻醉浓度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对呼吸和循环影响小,有芳香气味,呼吸道刺激性小,患儿易于接受[6]。且采用喉罩麻醉,无需气管插管,对咽喉区气道黏膜刺激很小。芬太尼属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常规剂量每小时约3~6μg/kg时可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或心率减慢。将七氟烷与小剂量芬太尼合用,具有协同增强效应,各自用药量可相应减少,可预防术中、术后患儿的躁动,且术后苏醒迅速,无麻醉药残留等不良反应[7]。与氯胺酮静脉注射相比,采用七氟烷复合芬太尼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更具优势,可控性强,便于呼吸管理,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道并发症少。

综上所述,七氟烷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缓解了小儿镇痛,还缩短了术后苏醒时间,减少患儿对手术的恐惧感,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邓超,代志刚.七氟烷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08,20(6):1243-1244.

[2] 裴春明,李天佐.不同药物预防七氟醚术后躁动的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1):17-18.

[3] 肖旭,李继强,冯英,等.七氟烷对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10):1184-1191.

[4] Lewis MC,TerRietM,De Lacruz L,et al.Rapid sevoflurane induction compared with thiopental[J].J Clin Anesth,2004,16 (4):271-275.

[5] 李立芊,徐平.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七氟烷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2009,31(4):45-46.

[6] 郑羡河,蒋宗明,陈忠华,等.非插管下全凭七氟烷吸入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效果[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0,31 (10):1208-1210.

[7] 于红,张志捷.小儿短小手术的全麻探讨[J].中国医师杂志,2011,13(5):371-372.

R726

B

10.3969/j.issn.1009-0754.2014.05.030

2014-04-28)

(本文编辑:甘辉亮

)

226200 江苏启东,启东市中医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异丙酚氟烷氯胺酮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细胞生物学行为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氯胺酮及其异构体和代谢物抗抑郁研究进展☆
氟烷红外光谱的研究
氯胺酮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5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