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何处寻

2014-06-23 12:39吴小彬
杂文选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风雅陈某文化

吴小彬

几年来,某卫视的相亲节目成为了我观察社会的窗口。耐人寻味的是,与女嘉宾成功牵手的男士中,有修汽车的、卖面包的,有地产策划、赛车手、经销商、银行高管等等,却没有一位爱好文学、喜欢诗歌的人。女嘉宾们可以青睐一个商人,可以为一个肌肉发达的健身教练发出尖叫并激烈争夺,却都对“文艺范”的男嘉宾嗤之以鼻。

多少年来,在不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甚至大专院校里,受到众人喜爱和领导欣赏并渐渐提拔起来的人,可以是司机、办事员、退伍兵,可以是能说会道的、擅拉关系的,也可以是能喝酒的、善钓鱼的、会搓麻将的,而真读了几本书、知道些礼义廉耻的人,却被晾在一边,或被安排一闲职,待在某个角落里尴尬着。

我有一朋友陈某,供职于报社,喜欢读书,文笔一流。单位一些重大的新闻采访报道任务,多由他担纲。总编和社长也屡次在大会小会上表扬他,夸他爱学习、好读书、善思考,文章有文采、有激情、有深度。但表扬归表扬,口惠而实不至,十几年下来,报社一些文字粗拙、写篇稿件错别字触目皆是的人,都当上了部室主任、副主任,而陈某却还是一名普通记者。当年,有些人的稿子,还是陈某修改润色之后才发表出去的,可现在这些人居然成了他的上司和直接管理者,有时从外面采访回来写好稿件,还得按规定拿来让这些人签字才可传送出版部。

你觉得这不可思议吗?你以为这太荒唐了吗?可现实中充满了这样的奇异和怪诞。在许多机关单位,志得意满、呼风唤雨之人,多是举止粗鲁、心肠铁硬、好勇斗狠、寡廉鲜耻者,这些人做起事来,往往不管不顾,横冲直撞,却似乎对应了时代的某种气候与口味,许多事情也似乎只有这些人靠种种摆不上桌面的手段才能办成。眼下是市场经济,是利益主宰一切的时代。市场,需要闯劲和蛮劲,需要猛打猛冲,需要无所顾忌地去争、去挤、去抢;利益,只有在不讲情面、不讲义气、不讲廉耻的情况下,才能攫取到手。

于是,如下情形的出现,就不难理解了。不少地方和城市频频发生强拆民房事件;城管人员在街头毒打小贩;经常曝出的贪官藏匿巨款、包养情妇的丑闻;一些劣迹斑斑的官员“带病提拔”;有的单位查出窝案、串案,整个领导班子被端;某些执掌权柄之人举措颟顸,笃信和坚执行政逻辑时无比强硬与蛮横;还有不时说出的惊世大话:“对待刁民要硬气,不要被刁民挟持”,“知道什么叫恶吗?跟政府作对就是恶”,“你想告我,全省范围内能告倒我的人还没生出来”……凡此种种,都与我们这个社会铁石般的粗砺相关,都和我们这个时代缺乏文化、缺少修养、缺少雅致、缺乏温情牵连。

一位著名文化学者到大学演讲,谈到人文情怀和素养的重要性。他希望学生们读些文学、哲学和历史方面的书,要能看得见湖水中白杨树的倒影,晚上记得抬头仰望星空,同时了解一朵沙漠玫瑰花开放的艰难历程。他认为只有这样的人,走上社会以后,才不会随心所欲,崇拜权力,迷信自己,才不会名利熏心,粗暴恶俗,如果从政,才会是一个“真诚恻怛”的政治家。

文化和人文素养,是制衡权势的力量,也是让政策变得温情和讲人性的调节器。在发达国家,立法、执法以及国家政策,都具有人道和人文气息,并兼备宗教神圣维度。我们缺乏深邃的宗教传统,所以更应强调,人有文,才有知,才有情,才有趣,才懂礼让;行政有文,才谨守伦理,才知怀柔,才懂克制,才知进止。此外,在市场经济中,万丈红尘里,如果有文化的一席之地,众人才不会太贪婪,太肆无忌惮,才不会肉中注水、菜里撒药、制售假货、坑蒙拐骗,才知道“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可欺天不可欺”。

然而,早就残山剩水的风雅文质,如今更是落暮夕阳,所余无几了。有多少年了,我们很少在身边见到过去那种玉树临风的才子,也绝少见到风情优雅的女人了。占据时代制高点的,是大腹便便的官员,是夸富斗富的商贾,追随在他们身后的是一大群姿色艳丽的女人。而多数普通人,忙于营生,时而瞪眼望着铜雀台上幽暗灯影中的权钱勾兑、权色交易,心中羡慕嫉妒恨,有人则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效法之、模仿之。

文化遭轻视,风雅被驱散,喜欢诗歌的人被嘲笑,爱好读书的人受冷落,昭示着中国文化的窘困处境。这是文化事业和一个曾出产过唐诗宋词的国度的悲哀,是社会物质化和过度逐利的后果,是价值颠倒和生活荒诞的证明,是人心粗鲁和庸俗的表现。愿那些有抱负有志向的读书人,于艰辛中执守,于风涛中挺立。斯文扫地了,读书种子却正要在此刻“虽千万人,吾往矣”。

【原载2014年6月9日《香港文汇报》】

广东省湛江 周文燕荐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雅陈某文化
“假离婚”导致人财两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假离婚”导致人财两空
六旬保姆上班第一天腰椎骨折索赔近9万元
谁远谁近?
月相表解读腕上的阴晴圆缺
强行求欢致女子跳车身亡如何定性
风雅起来
说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