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疫病的多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2014-06-24 20:41范永全邓强生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畜牧业疫情

范永全+邓强生

摘 要 最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改变,呈现了逐渐增长趋势。这主要是因为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村养殖的疫情也在不断恶化,这给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就此,为促进农村养殖业可持续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畜牧业;疫情;养殖策略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养殖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项目。伴随着最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畜牧业的高速发展,养殖的疫情在不断提升,这给养殖人员造成巨大的损失。为改变这种现象,笔者着重针对农村养殖疫情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策略。

1 农村养殖疫病多发的原因

从目前我国农村养殖的模式来看,一般都是以个人为单位,养殖的规模较小,相对分散,管理粗放、饲养方式不科学。就此,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分析。

1)没有合格的防疫条件。养殖人员在进行养殖的过程中,不设置隔离区。一些病死的动物尸体没有固定的放置处,出现老鼠、犬类啃食的现象,导致疫情蔓延。

2)农村缺少专业的防疫人员,防疫制度和措施缺失严重。在农村,疫情的主要控制人员就是饲养人员、药店服务人员、村级的防疫人员。专业性不强,技术较差,缺乏防范意识。所以,即便进行了防疫措施,但是还是会出现疫情。

3)养殖场所不符合动物的防疫要求。一般,农村进行养殖的动物的圈舍利用石、砖等进行建造,建筑结构不合理,缺乏整体的规划。圈舍内没有动物取食、粪便的分开场所,圈舍低矮、潮湿、不经常性的进行清理、光线不足、养殖密度过大及用水不清洁等都是造成动物出现疫情的原因。

4)饲养方式不符合标准。农村在饲养动物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没有经营的理念。主要是通过获取有机肥或者是肉类自食为目的,饲养规模过小,数量太少。将饲养品种、饲养年份混合在一起,没有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饲养。

5)消毒意识非常淡泊。农村对消毒作用的认识非常淡泊,很多饲养人员并不知道消毒的重要性,只是简单对舍内的环境进行清理,忽略了舍外的环境。这导致了疫情潜藏在环境当中,致使疫情的发生。与此同时,在消毒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消毒步骤,在进行酸性消毒之后又采用碱性的石灰进行消毒,降低了消毒效果。

6)缺乏定期的消毒观念。农村在养殖的过程中,会对圈舍和畜禽进行消毒,但是次数较少,且不定时。在动物出现疫情的时候,养殖人员大多是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却没有考虑到这是因为消毒才造成的后果。同时,在选择疫苗的过程中,重视发病的本身不重视潜在的病症,不重视药物的有效性及药物的副作用。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导致疫苗失去效果,没有达到防疫的目的。

2 农村养殖病疫的防治策略

针对以上所提出的农村养殖存在弊端,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做好技术推广工作。在农村着重宣扬防疫的法律和法规,提升养殖户动物防疫的法律意识,加强和动物防疫的监督机构的合作,实现依法治疫的策略。介绍养殖业的风险性,提高养殖户的风险意识,提升农村养殖人员的防疫水平和意识,从基本上提高人们对疫情的

认识。

2)帮助养殖人员树立正确的方针政策,落实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建立防治结合、预防为主及防重于治的方针政策,做好预防接种、防疫卫生、饲养管理、隔离消毒及检疫监督等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不断的提高畜禽的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降低动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3)采取科学饲养的方法,增强动物对疫病的抵抗能力。不断加强饲养的管理,是最有效并且成本最低的预防疫病的措施。在进行饲养的过程中,实施全进全出式饲养方法,供给畜禽干净的饮水,保障营养的需求,增强畜禽对疫病的抵抗能力。4)加强农村动物防疫的技术培训工作,成立高水平的、高技术、高素质的动物防疫队伍。定期举办培训班、讲座,逐渐的提升动物防疫病情的技术含量,保障防疫工作人员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防疫手段,保障防疫工作的科学和规划化。

5)不断的落实消毒、卫生、隔离、免疫的防治措施。养殖人员要针对圈舍内部和外围进行清扫和消毒工作,将圈舍内的污水、粪便进行清理,保障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除此之外,要定期对圈舍的外部进行消毒,在畜禽进入圈舍之前也应该做好消毒工作。每空出一批畜禽就应对空舍进行一次清扫和消毒工作,并且空出圈舍一段时间,保障消毒的彻底性、有效性,保障下一批畜禽进入之前消毒物质已经散尽,不会对禽畜产生任何影响。在每次进行消毒的过程中,都应该采取不同的消毒液,这是因为不同的消毒液所带来的消毒效果是不同的,能够保障消毒细菌不再滋生。

3 结语

在针对畜禽进行防疫的过程中,要坚持恒久的理念。从长远角度出发,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定期针对圈舍进行消毒,保障圈舍内外卫生环境能够控制疫情的发展。同时在对畜禽进行疫情控制的过程中,要选择有效的疫苗,保障疫情能够被控制。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养殖户传统的养殖方法和观念,提高养殖人员对消毒和疫情防治的重视度,提高防疫的重要性,从根本上取得一定防疫效果,促进农村防疫工作的开展,保障农村畜禽业能够健康的发展,为养殖人员提供最大的经济

效益。

参考文献

[1] 其木格.动物传染病防疫工作的几点建议[J].当代畜牧,2013,(11):22-23.

[2] 刘若愚.中小养殖场(专业户)动物防疫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其实施效果[J].养殖与饲料,2009,(3):72.

[3] 张得强,李勇奇.农村养殖污染现状与对策[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2,(3):63.

[4] 聂胜利.科技兴农视野下渝西地区农村养殖增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5] 杨定康,李有智,吴建平.浅谈农村养殖疫病多发的原因及对策[J].畜禽业,2011,(08):85.

(责任编辑:赵中正)

收稿日期:2014-01-09

范永全(1985-),男,佛山三水人,本科,初级兽医。从事动物防疫、检疫。

作者简介:邓强生(1985-),男,佛山三水人,本科,初级兽医。从事动物防疫、检疫。

猜你喜欢
畜牧业疫情
疫情中的“梦境”
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研究
疫情中的我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畜牧业发展对策探讨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达961个
对加强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