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林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考

2014-06-24 20:51薛艳芳杜丽赵伟张华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工作建议林业产业农民增收

薛艳芳+杜丽+赵伟+张华

摘 要 对发展干杂果经济林、木材加工、种苗花卉等产业,阐述了一些看法,并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

关键词 林业产业;农民增收;工作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

近年来,陕西省渭南市以“国土增绿,农民增收”为目标,扎实开展造林绿化,着力发展林业产业,认真组织实施,加强检查指导,全市林业特产业开发工程进展顺利。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1 林业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在抓好生态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因地制宜,突出发展以花椒、红枣、柿子、核桃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和以泡桐、速生杨、刺槐为主的用材林产业,栽植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同时,林产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花卉产业、野生动物驯养及森林旅游业也得到稳步发展,形成全市林业产业门类多样、重点突出、规模较大的发展格局,到2010年年底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20.58亿元(不含水果),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面积达到1541666hm2,完成规划目标的96.35%。

1.1 经济林产业

依托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发挥“中国花椒之乡”、“中国枣乡”和“中国柿乡”的品牌效应,大力发展以花椒、红枣、柿子、核桃为主的经济林产业,至2010年底,全市建成1541666hm2经济林基地,其中花椒84000hm2,红枣32000hm2,柿子16666hm2,核桃20666hm2,板栗833hm2。其中2009年以来新建27546hm2。去年,全市特色经济林果品(鲜果)产量达22.1万t,果品及加工年产值16亿元。全市经营林果品加工的企业和农户达500余家。

1.2 用材林基地及木材加工业

以速生杨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目前,全市建成速生杨、泡桐用材林基地54666hm2,用材林蓄积240万m3,年产值2.25亿元。种植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和带动了木材加工业的发展,全市目前有木材加工企业100多家,涌现出华阴青岛良木集团、大荔三河木业公司、蒲城凯达木业等规模较大的企业有30多家,全市年加工木材8万m3,年产值实现4000万元。

1.3 种苗花卉业

种苗花卉业是林业产业中的新兴产业,近年来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开展合同育苗、定向育苗,注重优良乡土树种和生物质能源树种的培育,2009年完成育苗1491hm2,2010年全市完成育苗1600hm2,今春完成1533hm2。年均产值达1亿元以上,成为渭南市继经济林、用材林后的又一大林业产业。

1.4 特种动物驯养繁殖业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是近年来新兴的林业产业。目前,从事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经营户不断增多,已发展到37户,2010年底存栏1.6万只(头),驼鸟、梅花鹿、孔雀、麝、环颈雉等已落户林区、农家,林业驯养繁殖种类不断丰富。

1.5 森林旅游业

森林旅游业属于新兴以生态利用为主导的林业产业,是现代林业产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森林公园是森林旅游的重要载体。全市现有市级以上森林公园10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处,省级森林公园6处,市级2处。目前已经营接待游客的森林公园有5个,年接待游客45万人次,年收入343万元。依托森林资源,集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家乐近年发展迅猛,全市经营农家乐557家,接待游客202万人次,年收入2319万元。

2 主要做法

2.1 高度重视,大力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

渭南市委、市政府一直重视林业产业的发展,将林特产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农民增收六大工程之一,把柿子、核桃、杨树等产业作为林业的主导产业来抓。2009年10月份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将林业产业发展提升到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明确要求各地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推进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市林业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制定了《渭南市林特产业开发工程规划(2010--2015年)》,细化量化了基地建设任务,并及时下达到各县市区。

2.2 因地制宜,明确林业产业发展的思路

2009年在调研基础上,我市提出了林业产业发展思路:重点抓好经济林、用材林、林产品加工、苗木花卉、森林旅游及野生动物养殖等六大林特支柱产业,加快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各地在林业产业发展中注重调研,积极探索适合当地林业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经验,努力使林业产业的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群众脱贫致富相

结合。

2.3 解放思想,创新林业产业发展的机制

渭南市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深入贯彻中共渭南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全面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运用利益驱动的绿化机制,调动全社会参与林业的积极性,增强林业产业发展的动力,提升林业产业发展速度。一是在培育保护森林资源、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鼓励各类社会主体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获得国有、集体林地经营使用权,吸纳社会投资进行林产业开发。二是落实放宽商品林采伐政策,鼓励发展用材林。在落实商品林采伐政策时,对四旁零星树木按规定不纳入采伐管理,同时对路渠过熟林在及时更新的前提下,坚持单报单批,采伐利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发展用材林的积极性。三是鼓励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把非公有制林业企业、大户作为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引导,在项目、政策、信息等方面提供周到服务,为企业提供宽松的经营环境,通过林业大户(企业)的发展,促使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向专业化生产、贸工林一体的集约化经营方式转变。四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积极向外推介我市特色林产品,吸引域外技术、资金来我市发展林产业。

2.4 科技支撑,提高林业产业发展的质量

提高林业产业的科技含量,是林业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市林业局为提高全市林业产业发展质量,决定在市直林业系统具有工程师职称资格以上技术人员中开展四方面的业务活动,即每个技术干部包联一个技术服务村、推广一项实用新技术、包装一个产业项目、实施一个产业项目,鼓励技术人员深入产业发展一线,服务于产业发展。

3 存在问题

渭南市将林特产业列为农民增收的六大工程之一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全市林特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全市林业产业绝大部分集中在种植业,木材、林果品加工业规模小,缺少龙头企业,林产品初级、低档次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及系列林产品开发研制能力差,相应的加工业尚是空白。第三产业由于资金、交通因素制约,以旅游、林区综合服务等产业发展体系落后。二是林业生产集约化、市场化程度低,信息不畅通。经济林、用材林产业处于单家独户传统小规模发展状态,经营水平不高,集约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弱。三是林业治沙贴息贷款利用难。目前,林业产业投资渠道主要靠国家,企业、个人利用贷款难度大,林权抵押贷款开展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林业经营者可依法以林木抵押申请银行贷款”,目前虽有林业、治沙贴息贷款项目可以支持林业产业、非国有林业大户,但商业银行都要求资产抵押,贷款有计划也难以落实。

4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建议

4.1 统一认识,加强指导

要以省委提出“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上台阶”为契机充分认识林业产业发展的机遇性,充分认识生态优先与林业产业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统一性,认识林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认识加快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发展林业产业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全面确立林业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各级林业部门要调查研究,加强指导准确把握当地林业产业发展规律,选准产业发展方向,将林业产业作为林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常抓不懈。

4.2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林业产业的开发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林业主管部门要把林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来思考,拿出规划方案,用以指导全市林业产业的发展。在规划中在注意品种、发展潜力、产业结构的同时,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优先发展适合本区发展的名特优新产业,提升产业发展品味。在林业产业发展中要切忌急于求成和盲目发展,要按规划,分步骤、有计划地实施,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做大做强本地区林业产业。

4.3 深化改革,推动发展

要继续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坚持造林绿化先改革后栽植,明晰产权,规范林地流转程序。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产业,尽快形成发展林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以区域性投入创办各种林场为主体,坚持个体集体一起上,农村城市一起上,运用优惠政策鼓励投资。积极走招商引资发展林业的路子,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运用凹地效应,引进龙头加工企业,促进林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刘昀)

收稿日期:2014-01-09

作者简介:薛艳芳(1984-),女,陕西渭南人,大专,林业助理工程师,从事林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工作建议林业产业农民增收
关于图书馆办公室管理工作的研究
制约吉林省农民增收的因素
构建县域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研究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公安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问题探析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
浅谈灵武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与实践
关于系部教学档案管理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