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4-06-24 14:34朱立新
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想象力想象课文

■朱立新

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朱立新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还要深入挖掘教材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非智力因素,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速成的,它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扎扎实实地、有层次、有计划地进行训练,既要重视教材的示范性,又要考虑到学生想象力和非智力因素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深入领会教材特点

重视看图学文。教学看图学文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图文并茂的课文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S版教材中精巧的构思、别致的图像、绚丽的色彩,不仅吸引了低年级学生的视线,即使是成年人欣赏起来也感觉赏心悦目。看图学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图文结合。通过看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观察所得的。然后再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进一步强化了学生观察和欣赏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阅读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

切实抓好讲读课文。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好讲读课文的教学是关键。首先要强化字、词、句的训练。每篇课文中的生字要尽量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独立掌握,尤其是高年级学生,要在词句的理解和运用上下功夫;对重点词和重点句要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要学会抓住重点词来理解整段话,通过分析、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逐步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章的能力。

不能忽视阅读课文。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讲读课文的学习,更要重视阅读课文的学习,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阅读课文是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属半独立性质,学生要凭借它复习、巩固并初步运用从讲读课文中学习到的基本知识和各种技能。指导学生学习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试着读懂课文。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根据重难点进行指导,也可归纳一二个问题,组织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加强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渠道,因为就小学生而言。课文的学习是小学生阅读的主体。但仅仅停留在教材的教学上还是不够的,还应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想象力和非智力因素对它的影响。

重视学生想象力培养

学生阅读时的思维活动必须借助于想象。记得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事实正是这样。学生的阅读需要借助于想象。有了想象力就能在脑海中再现各种事物形象,就能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种种新形象,就能提高阅读能力。由此看来,培养想象力在阅读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该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呢?

诗歌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教学中要让学生根据诗歌所描绘的形象,展开想象和联想,逐渐进入诗歌的意境。如唐朝诗人李白的绝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可抓住景物启发想象,依据“故人西辞黄鹤楼”,不妨这样问学生∶“李白为什么不说孟浩然和自己辞别,而说辞别黄鹤楼呢?”这就拓开了想象之路,学生便会理解∶两位诗人曾多次到黄鹤楼饮茶谈心,登楼望远。今天,在这百花齐放的阳春三月,老友要离开这儿了,下扬州了。他俩自然要登楼互相勉励,然后走下楼去,挥手惜别。这一想象活动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构成了诗的优美的意境,可采用“描述意境,唤起想象”的教法。教师还可运用直观教具挂图,让学生一面看图一面听讲述∶孟浩然上了船,风鼓着船帆,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学生从“孤”想象到李白也许在想∶老朋友这番远去,孤孤单单一个人,路上会寂寞吗?愿他一帆风顺,一路平安!又从“尽”“惟见”想象到李白目送孤零零的帆船消失在蔚蓝的天边,仍久久地站立在江边,但见一片茫茫的江水,向着遥远的天边流去。可见江水流不尽,他和孟浩然的友情也是不尽的。这样的描述意境,能唤起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深厚、真挚的友情,感受到诗中的意境美。

散文《荷花》运用了形容、比喻、拟人的手法,创造出一种色彩美、姿态美的清幽意境。讲这类课文可让学生看图、读文、听音乐,想想看到了什么。通过步步引导,使学生渐渐进入散文中的画面和意境,仿佛与作者一起在荷花塘周围散步。这时,可先让学生口述想象到的情景,学生会说∶“我看到荷叶,看到荷花,还看到花骨朵……”这样口述似乎局限于看到什么,教师要遵循想象的发展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过程,引导学生合理想象,表达想象的句子生动、形象起来。如学生想象到自己也是一朵荷花。荷花是白色的,想象自己穿着雪白衣服在舞蹈,衣服随着风飘动……这样的想象使学生明白作者是依据事物的特点,一点一点合理地想象开去的。这样的想象训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的思维提升。

小说《凡卡》,课文中有这么一段∶“伙计告诉他,信应该丢在邮筒里,从那儿用邮车分送到各地去。邮车上还套着三匹马,响着铃铛,坐着醉醺醺的邮差。凡卡跑到第一个邮筒那儿,把他那宝贵的信塞了进去。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教师可启发学生朗读,理解课文后大胆想象。学生会按自己想象复述凡卡梦中情景。这段内容与前文对比反衬,暗示寓意。通过课文的形象来启发学生形成分析的思路,学生就会通过具体形象来展开自己的想象,更加激发起对凡卡及劳苦大众的无比同情,对不合理的制度和那黑暗的社会的无比愤恨。

阅读教学使学生学到知识,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但这只是不仅仅是课本上,还包括从课外多种多样活动中获得的知识,这是发展想象力所必须具备的。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重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形象化的加工,形成正确的表象,并能逐渐扩展思路,养成想象的习惯,促使学生学会用丰富的语言来描述人物的形象和发生的事件。显然,这必将不断丰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日积月累,自然会大大提高语文素质。

重视非智力因素影响

非智力因素,指学生智力因素以外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与此密切相关,动机的明显与模糊,意志的坚强与脆弱,兴趣的高涨与低落,情感的浓厚与淡漠等,都直接影响到学生智力的发展。从非智力因素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调动学生积极的内驱动力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注重师爱,培养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是沟通教与学的纽带。教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并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那门学科上。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即含有此义。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阅读教学是师生见的知识信息交流,也是师生间以心理微妙碰撞为主要特征的感情交流。只是信息交流是在感情交流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传递是以心理间的积极影响力为背景的。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不能认为小学生年龄小,不懂感情,可以任意训斥。特别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他们往往会因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而产生自卑感。教师应给他们以信任和关怀,更多地给予鼓励和帮助,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信任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信心,教师的关怀会使学生感到温暖,教师的鼓励会给学生以进步的力量,学生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师生情感。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与其学习动机有直接关系。兴趣则是产生动机的主要原因。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小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是他们主动学习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采用创设情境,设难置疑,诱发动机等方式,造成学生渴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为主的线性结构,整个教学把学生严密控制在教师自身的智能之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努力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在教学《倔强的小红军》时,可采用 “讨论型课堂教学模式”,打破程式化教法,以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笔者向学生提出∶如果你是当时的小红军,能不能用其它方式来回答陈赓的问题呢?学生对这一问题很感兴趣,纷纷发言讨论。最后,笔者充分肯定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另外对一些情节生动,故事性强的课文及童话、故事、寓言等,可采用“表演型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感兴趣,课堂教学充满和谐、民主的气氛,学生积极性高,学的活、效果好。

提供条件,锻炼意志 意志是自觉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一种心理活动。学生意志力的强弱影响着智力的发展,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也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样是小学生,有的星期天也想出去玩,但能坚持认真完成作业后再去玩。有的同学却虎头蛇尾,作业开头写的还工工整整,后面便潦草从事,甚至不做完作业就去玩。教师要善于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来逐步培养他们的意志力。笔者的做法是∶从学习习惯的培养入手,做到有要求,有检查,对于暂不能按要求做到的,反复训练,持之以恒。其次是利用榜样的力量,将意志力强的学生同意志力较弱的学生编到同桌,既能榜样示范又能及时提醒督促。再次,是采取学生感兴趣的教育方法,如创设情境、定期评比、作业竞赛等,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努力,克服困难,多鼓励、多表扬,逐步锻炼提高他们的意志力。

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参与学习中的过程,但它同智力因素一样也是一种心理活动。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必须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锻炼他们的坚韧的意志力,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只要深入挖掘教材的特点,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非智力因素,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朗读 资料图片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望湖路小学)

猜你喜欢
想象力想象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快乐的想象
看见你的想象力
背课文的小偷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开新的想象力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