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不同高危亚型在宫颈腺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2014-06-26 02:08何惠华张芳华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14期
关键词:宫颈癌

何惠华 张芳华

【摘要】 目的:研究HPV不同的高危亚型在宫颈腺癌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差异,从而得出在宫颈癌的医学治疗中HPV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引物及多重型特异聚合酶链反应检测60例门诊宫颈癌患者(其中宫颈腺癌30例,宫颈鳞癌30例)在石蜡包埋组织中HPV六种高危亚型(HPV16、18、31、33、45、16/18)的感染情况,分析不同HPV高危型在宫颈癌与宫颈鳞癌中的存在意义。结果:对60例宫颈癌患者检验后发现:其包埋组织中HPV感染率分别为71.7%、80.0%;通过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感染有脱漏的现象,HPV在宫颈癌中的比例较高占主要地位。HPV高危亚型存在不同的表达形式:HPV18与宫颈腺癌最具相关性,HPV16则与宫颈鳞癌密切相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淋巴结转移、肿块大小、临床分析、及组织学分级均无关(P>0.05)。HPV18感染与年龄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结论:HPV亚型在不同组织类型中的表达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宫颈腺癌不同组织的发病机制,在临床和指导预测预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宫颈鳞癌; 宫颈癌; 聚合酶链反应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different high-risk subtypes of HPV in cervical adenocarcinoma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uterine cervix expression,so that the medical treatment of cervical cancer in the role of HPV.Method:6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outpatients (including 30 cases of cervical adenocarcinoma,30 cases of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ere detected by specific primers and more sever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 paraffin embedded tissues six risk HPV subtypes (HPV16,18,31,33,45,16/18) of infection,the different high-risk HPV types in cervical cancer and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were analyzed.Result:60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after inspection found that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embedding of HPV infection rates were 71.7% and 80.0%,by prime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etection of infection with the phenomenon of ellipsis,the higher percentage of HPV in cervical cancer.The high-risk HPV subtypes had different form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PV18 and cervical cancer,HPV16 wa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High risk HPV infection and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tumor size,clinical analysis,and histological grade were independent(P>0.05),HPV18 infection was related to age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closely(P<0.05).Conclusion:HPV subtypes expression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tissue types,to some extent,explain the pathogenesis of cervical adenocarcinoma different organizations,in clinica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dicting prognosis and guiding clinical.

【Key words】 Cervical cancer; Cance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由于现代女性角色的转变导致的压力增大以及生活快节奏导致分泌的紊乱,女性的生殖健康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以宫颈癌最常见[1-2]。本文从HPV不同高危亚型在宫颈腺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其在临床上所发挥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Maier和Norris提出的诊断标准[3-4],随机选取2000-2010年间在同一医院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其中鳞癌30例,内膜癌15例,腺鳞癌6例,透明细胞癌7例,子宫内膜样腺癌2例,并取其腊块标本,保留患者完整的病历资料,并根据FIGO提出的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1.2 方法 依据科学的原理,在试验室的试管内对提取的60块蜡块标本进行DNA聚合酶以及特型引物下PCR扩增的研究。对60例患者石蜡包埋组织中的HPV感染情况应用两种检测方法,即引物、多重型特异性酶链聚合反应[5]。石蜡标本脱蜡水化,超纯水洗涤后自然风干,然后按照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来提取DNA,对DNA浓度及纯度进行测定,DNA电泳分析,PCR扩增的引入,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6]。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引物扩增阳性率比较 应用通用引物和多重型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中HPV的感染率分别为71.7%(43/60)、80.0%(48/60),通过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感染有脱漏的现象,因此在结果统计时以多重型引物扩增的HPV感染率为准。

2.2 高危型HPV不同亚型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 HPV18在宫颈腺癌与宫颈鳞癌的阳性率分别为40.0%、1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在宫颈腺癌与宫颈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3.3%、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与宫颈鳞癌密切相关,HPV18与宫颈腺癌密切相关;其他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高危型HPV亚型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HPV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见表3。

2.4 高危型HPV18与宫颈腺癌患者的病理关系 高危型HPV18型在宫颈腺癌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结论

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HPV感染与组织癌的进展和分化无关联,只存在于与其他基因的协同作用来影响宫颈癌的进展及预后[7]。感染中最常见的HPV16在不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高危亚型感染情况具有差异性,HPV18型和HPV16型在宫颈腺癌与宫颈鳞癌中的差异较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只是相关的对象不同,前者为宫颈腺癌,后者为宫颈鳞癌。HPV亚型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不同,透明细胞癌中为检测到HPV感染[8-9]。HPV属于性传播性疾病,HPV18为其提供相关依据。检测宫颈癌组织中在HPV感染情况,更适用于针对高危型引物,而通过引物才使用与早期病变的粗查以及普通人群的筛选[10-11]。综上所述,宫颈腺癌类型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引起HPV亚型的表达差异。本文对于HPV亚型在不同组织类型中的表达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宫颈腺癌不同组织的发病机制,以利于学者研究其临产病理特征的不同,在临床和指导预测预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褚宏雁.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性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4):153-154.

[2]李慧红,肖长义,袁太宁,等.宫颈癌HeLa细胞内HPV L1蛋白表达的观察[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3,29(3):260-264.

[3]张杰东,向丽,周铁军,等.宫颈腺癌中高危型HPV病毒感染与NF-κBp65、P16表达的相关性研究术[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2,36(1):27-30.

[4]陈文.宫颈腺癌和宫颈鳞癌中HPV型别感染及其与发病年龄的关系:一项来自多中心的研究[J].中国肿瘤,2012,21(12):951-955.

[5]彭孝莲,吴宜林,孟杰,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表达及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与宫颈鳞癌淋巴转移的关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9(12):19.

[6]丁永慧,徐永辉.MDM2和p53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与高危型HPV感染的关系[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1):26-28.

[7]朱丽娜.子宫颈细胞学ASC-US并高危型HPV检查阳性病例组织病理学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29(3):334-337.

[8]粱勇,刘菁,李惠容.高危型HPV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8):115-116.

[9]周静,肖松舒,邓新粮,等.HPVI6型E6蛋白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和外阴鳞癌中的表达[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0(9):225-230.

[10]党裔武.HPV在广西宫颈疾病中的感染及其亚型分布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

[11]刘金艳.HIF-1α、Ki-67和P2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苏州大学,2012.

(收稿日期:2014-03-21) (本文编辑:欧丽)

1.2 方法 依据科学的原理,在试验室的试管内对提取的60块蜡块标本进行DNA聚合酶以及特型引物下PCR扩增的研究。对60例患者石蜡包埋组织中的HPV感染情况应用两种检测方法,即引物、多重型特异性酶链聚合反应[5]。石蜡标本脱蜡水化,超纯水洗涤后自然风干,然后按照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来提取DNA,对DNA浓度及纯度进行测定,DNA电泳分析,PCR扩增的引入,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6]。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引物扩增阳性率比较 应用通用引物和多重型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中HPV的感染率分别为71.7%(43/60)、80.0%(48/60),通过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感染有脱漏的现象,因此在结果统计时以多重型引物扩增的HPV感染率为准。

2.2 高危型HPV不同亚型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 HPV18在宫颈腺癌与宫颈鳞癌的阳性率分别为40.0%、1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在宫颈腺癌与宫颈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3.3%、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与宫颈鳞癌密切相关,HPV18与宫颈腺癌密切相关;其他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高危型HPV亚型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HPV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见表3。

2.4 高危型HPV18与宫颈腺癌患者的病理关系 高危型HPV18型在宫颈腺癌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结论

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HPV感染与组织癌的进展和分化无关联,只存在于与其他基因的协同作用来影响宫颈癌的进展及预后[7]。感染中最常见的HPV16在不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高危亚型感染情况具有差异性,HPV18型和HPV16型在宫颈腺癌与宫颈鳞癌中的差异较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只是相关的对象不同,前者为宫颈腺癌,后者为宫颈鳞癌。HPV亚型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不同,透明细胞癌中为检测到HPV感染[8-9]。HPV属于性传播性疾病,HPV18为其提供相关依据。检测宫颈癌组织中在HPV感染情况,更适用于针对高危型引物,而通过引物才使用与早期病变的粗查以及普通人群的筛选[10-11]。综上所述,宫颈腺癌类型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引起HPV亚型的表达差异。本文对于HPV亚型在不同组织类型中的表达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宫颈腺癌不同组织的发病机制,以利于学者研究其临产病理特征的不同,在临床和指导预测预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褚宏雁.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性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4):153-154.

[2]李慧红,肖长义,袁太宁,等.宫颈癌HeLa细胞内HPV L1蛋白表达的观察[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3,29(3):260-264.

[3]张杰东,向丽,周铁军,等.宫颈腺癌中高危型HPV病毒感染与NF-κBp65、P16表达的相关性研究术[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2,36(1):27-30.

[4]陈文.宫颈腺癌和宫颈鳞癌中HPV型别感染及其与发病年龄的关系:一项来自多中心的研究[J].中国肿瘤,2012,21(12):951-955.

[5]彭孝莲,吴宜林,孟杰,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表达及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与宫颈鳞癌淋巴转移的关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9(12):19.

[6]丁永慧,徐永辉.MDM2和p53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与高危型HPV感染的关系[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1):26-28.

[7]朱丽娜.子宫颈细胞学ASC-US并高危型HPV检查阳性病例组织病理学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29(3):334-337.

[8]粱勇,刘菁,李惠容.高危型HPV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8):115-116.

[9]周静,肖松舒,邓新粮,等.HPVI6型E6蛋白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和外阴鳞癌中的表达[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0(9):225-230.

[10]党裔武.HPV在广西宫颈疾病中的感染及其亚型分布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

[11]刘金艳.HIF-1α、Ki-67和P2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苏州大学,2012.

(收稿日期:2014-03-21) (本文编辑:欧丽)

1.2 方法 依据科学的原理,在试验室的试管内对提取的60块蜡块标本进行DNA聚合酶以及特型引物下PCR扩增的研究。对60例患者石蜡包埋组织中的HPV感染情况应用两种检测方法,即引物、多重型特异性酶链聚合反应[5]。石蜡标本脱蜡水化,超纯水洗涤后自然风干,然后按照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来提取DNA,对DNA浓度及纯度进行测定,DNA电泳分析,PCR扩增的引入,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6]。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引物扩增阳性率比较 应用通用引物和多重型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中HPV的感染率分别为71.7%(43/60)、80.0%(48/60),通过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感染有脱漏的现象,因此在结果统计时以多重型引物扩增的HPV感染率为准。

2.2 高危型HPV不同亚型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 HPV18在宫颈腺癌与宫颈鳞癌的阳性率分别为40.0%、1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在宫颈腺癌与宫颈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3.3%、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与宫颈鳞癌密切相关,HPV18与宫颈腺癌密切相关;其他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高危型HPV亚型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HPV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见表3。

2.4 高危型HPV18与宫颈腺癌患者的病理关系 高危型HPV18型在宫颈腺癌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结论

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HPV感染与组织癌的进展和分化无关联,只存在于与其他基因的协同作用来影响宫颈癌的进展及预后[7]。感染中最常见的HPV16在不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高危亚型感染情况具有差异性,HPV18型和HPV16型在宫颈腺癌与宫颈鳞癌中的差异较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只是相关的对象不同,前者为宫颈腺癌,后者为宫颈鳞癌。HPV亚型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不同,透明细胞癌中为检测到HPV感染[8-9]。HPV属于性传播性疾病,HPV18为其提供相关依据。检测宫颈癌组织中在HPV感染情况,更适用于针对高危型引物,而通过引物才使用与早期病变的粗查以及普通人群的筛选[10-11]。综上所述,宫颈腺癌类型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引起HPV亚型的表达差异。本文对于HPV亚型在不同组织类型中的表达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宫颈腺癌不同组织的发病机制,以利于学者研究其临产病理特征的不同,在临床和指导预测预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褚宏雁.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性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4):153-154.

[2]李慧红,肖长义,袁太宁,等.宫颈癌HeLa细胞内HPV L1蛋白表达的观察[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3,29(3):260-264.

[3]张杰东,向丽,周铁军,等.宫颈腺癌中高危型HPV病毒感染与NF-κBp65、P16表达的相关性研究术[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2,36(1):27-30.

[4]陈文.宫颈腺癌和宫颈鳞癌中HPV型别感染及其与发病年龄的关系:一项来自多中心的研究[J].中国肿瘤,2012,21(12):951-955.

[5]彭孝莲,吴宜林,孟杰,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表达及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与宫颈鳞癌淋巴转移的关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9(12):19.

[6]丁永慧,徐永辉.MDM2和p53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与高危型HPV感染的关系[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1):26-28.

[7]朱丽娜.子宫颈细胞学ASC-US并高危型HPV检查阳性病例组织病理学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29(3):334-337.

[8]粱勇,刘菁,李惠容.高危型HPV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8):115-116.

[9]周静,肖松舒,邓新粮,等.HPVI6型E6蛋白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和外阴鳞癌中的表达[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0(9):225-230.

[10]党裔武.HPV在广西宫颈疾病中的感染及其亚型分布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

[11]刘金艳.HIF-1α、Ki-67和P2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苏州大学,2012.

(收稿日期:2014-03-21) (本文编辑:欧丽)

猜你喜欢
宫颈癌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也许梅艳芳可以继续歌唱——谈宫颈癌预防
宫颈癌癌前病变的几个相关问题
34岁月经异常,一年后确诊宫颈癌晚期
也许梅艳芳可以继续歌唱——谈宫颈癌预防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