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扶贫之路

2014-06-27 15:47
中国扶贫 2014年8期
关键词:整村易地甘肃

甘肃省的扶贫工作起步早,历时长,任务重,在全省综合经济实力不强的情况下,举全省力量为之,取得了巨大成就。甘肃的扶贫工作开创了全国扶贫开发史上的三个第一:第一个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行动;第一个集中连片推进的区域性扶贫开发行动;第一个大规模易地扶贫和生态移民搬迁行动。2013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省时特别强调,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在全国都是典型的,连片特困地区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要放在扶贫开发上,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由于自然、社会等原因,甘肃成为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中,全省上下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消除贫困的工作,但由于受到诸多条件限制,并没有走出贫困的阴影。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支持下,甘肃省委、省政府不断探索,科学决策,扶贫工作主要经历“两西”建设(1983-1993年)、“四七”扶贫攻坚(1994-2000年)和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三个阶段,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制约,贫困问题依旧突出,扶贫任务依旧艰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这一深刻论断一直指导着甘肃扶贫工作迈步向前。

拉开扶贫开发的大幕

20世纪80年代初,党中央、国务院针对一些地区群众生产生活非常困难的情况,首先从“三西”(甘肃的定西、河西,宁夏的西海固)地区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1982年12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两西”建设,按照“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的战略方针和“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不通另找出路”的三条路子,开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农业建设和扶贫开发,由此拉开了全国区域性扶贫开发的大幕。

定西位于陇中,属于黄土高原西部,有典型的丘陵沟壑及高寒阴湿自然类型,山大沟深,自古以来就是极为贫困的地区。“甘肃要定,定西先定,定西不定,甘肃难定”,言明了定西地区治贫致富的重要性。

借着“两西”建设的东风,定西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坚持水路、旱路、其它出路相结合的开发式扶贫路子,发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植树种草,兴修水利,改造梯田,治理小流域,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使贫困地区整体面貌大为改观。1999年,定西人民圆了温饱梦,农民人均占有粮达到323公斤,比1982年净增167公斤。最贫困地区人民温饱问题的解决,标志着甘肃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1986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甘肃省内配套资金共同扶持的县(市、区)达到69个,形成了全面扶贫开发的局面。1983年到1993年10年间,甘肃共用“三西”专项资金16.6亿元,全省贫困人口从1982年的1254.42万人减少到1993年的427.4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74.83%下降到22.35%。1994年初,按照《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甘肃结合实际制定了《全省四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要用7年时间,解决省内400多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好钢用在刀刃上

随着扶贫实效的逐步体现,甘肃农村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由改革开放初期几乎遍布全省,退至贫困程度较深、扶贫开发难度较大的边远山村,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这就要求扶贫工作的部署必须由以贫困县为基本单元向以贫困村为基本单元转移,“整村推进”模式便应运而生。

1998年,甘肃省在不同的地区选择10个贫困村,作为“扶贫综合示范点”,开展以村为单位的扶贫方式的探索;1999年再安排10个村继续试验;2000年安排99个贫困村在全省初步推广整村推进模式。伴随着整村推进的步伐,贫困地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区域性林业、瓜果、蔬菜、草食畜、中药材等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特色产业促进了“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品牌的创建,拉动贫困地区人均收入快速增长。

在整村推进扶贫基础上,面对扶贫攻坚中的“硬骨头”地区,甘肃省又探索出一条扶贫的新路子。2009年开始,甘肃创造性地将少数民族地区、庆阳革命老区、河西特困移民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主战场,通过加强资金整合,集中合力攻坚,使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加快了当地统筹协调发展。

在希望的田野上

为了解决一些地区缺乏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导致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针对当地不具备就地扶贫条件的实际,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甘肃省有计划、有组织地向河西移民。同时,在中部沿黄地区也建成了一大批移民基地。在严酷自然环境推力和易地致富拉力共同作用下,安土重迁的人们渐渐转变了观念,由政府号召动员迁移转变为自己积极要求迁移,由分散搬迁转变为整村搬迁。移出的农户绝大多数实现了“一年安家,两年温饱,三、五年后稳定脱贫”的目标。

易地开发移民缓解了中部地区的人口压力,使“越穷越垦、越垦越荒”的恶性循环得到扭转,促进了贫困地区生态的休养生息。另一方面,移民为迁入地也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加快了当地开发建设。生态移民搬迁行动为后来的易地扶贫搬迁探索了道路,迁出的人们在水资源充足的灌区,因地制宜,或发展特色种植业,或进行家畜养殖,或做生意跑营运……摘掉了贫穷的帽子,在希望的田野上安下心、扎下根。

2001年,在总结“两西”移民和“四七”扶贫期间易地开发移民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甘肃开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到2012年底,该项工程累计搬迁贫困群众12.77万户64万人。此外,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1.77万户8.5万人,“5·12”地震灾后重建安置1万户4.1万人。总共有76.6万名农牧民得到搬迁,并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目标。endprint

新形势下的大手笔

新世纪以来,甘肃省持续坚持开发式扶贫与社会保障相结合,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争取中央和兄弟省市及有关单位的对口帮扶、东西扶贫协作与群众自力更生相结合,扶贫工作体系逐步完善,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全省人均收入119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756万减少到2010年底的310万,贫困面由37%下降到14.9%。但是,按照国家贫困新标准, 2012年,全省尚有692.2万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户籍人口的33.2%,特别是有58个县(市、区)分布在六盘山区、秦巴山区和藏区三大集中连片特困片区。要帮助这些地区的人们彻底脱困实非一日之功,甘肃扶贫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面对扶贫新形势,省委深入研究、全局思考,2012年2月做出了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决策。“双联”行动以省、市、县、乡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形式,帮助群众了解政策、开阔视野、提高技能、解决突出困难和问题。“双联”行动的开展,使得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2013年7月,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确定了18条政策措施,涵盖国家和省里对贫困地区的各项扶持政策。提出要紧紧围绕“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这个核心,全力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异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六大突破”的目标。这项行动是省委、省政府适应扶贫新形势、顺应百姓新期待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具体抓手。

30年来,甘肃扶贫工作成就有目共睹。正如汪洋副总理视察甘肃农业和扶贫工作时评价说:“三个第一,既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积累了经验,也为后来的跨区域开发式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探索了道路。”新时期的甘肃扶贫工作将持续走统筹扶贫、精确扶贫、开放扶贫、“造血”扶贫、生态扶贫的路子,坚持不懈、砥砺奋进,全力打好新一轮攻坚战,实现全省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甘肃梦”。

(李军、杜维泽整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整村易地甘肃
盂县农商行“整村授信”工程启动
农村商业银行整村授信实践及其问题与对策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吕梁石楼金融扶贫出新招
甘肃卷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