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童装产业结构转型的城镇空间结构优化与小城镇试点改革研究

2014-06-28 13:04费瑶苏烁烁徐科裕
科技视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规划

费瑶+苏烁烁+徐科裕

【摘 要】本文拟以系统论和GIS空间分析理论为模型理论来源,通过对织里镇童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城市空间结构变化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建立该镇空间数据模型,分析该镇城市空间结构现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统计分析,研究童装产业结构变化产生的空间后果,从而提出优化织里镇城市空间结构的措施与规划方案,建立该镇城市空间结构模型。

【关键词】童装业;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织里镇

0 引言

在未来城市的发展中,调整城市空间结构,以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解决城市人口与就业、环境、资源保护协调发展的问题,是城市空间规划所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织里镇不仅是湖州市的产业大镇、经济强镇和市场重镇,更是湖州中心城市的工贸区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目前,织里镇存在因童装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城市空间矛盾,制约着该镇城市功能与作用的发挥,需要对该镇进行进一步规划。而对于这些城市空间矛盾,大多只是停留在社会管理方面的研究,并没有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探究该镇由于童装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空间效果。

因此,本文对织里镇的童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情况、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进行相关调研,了解该镇童装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分析童装产业结构变化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的影响,建立GIS空间结构数据模型。针对最终调查结果,提出缓解因产业结构变化产生的城市空间矛盾的措施和建议。从而促进城市空间的功能分工合理化和综合化,为经济与社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基础。

1 空间数据模型概述

空间数据模型以计算机能够接受和处理的数据形式,为了反映空间实体的某些结构特性和行为功能,按一定的方案建立起来的数据逻辑组织方式,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表达。分为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本文建立的城镇空间结构模型为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表征了待解释的系统的学科共享知识。为了把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抽象、组织为某一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人们常常首先将现实世界抽象为信息世界,然后将信息世界转换为机器世界。

2 织里镇空间数据模型构建

2.1 织里镇空间数据模型的来源

2.1.1 系统论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相关的多重要素组成的;要素本身也可能是另一种系统,它相对于原来的系统而言是子系统;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组织和结构,而且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有机结合的整体;事物的各组成要素都有一定的属性,执行着特定的功能,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统一体。应用系统论,将织里镇童装产业结构的变化作为发展的事物,织里镇城市空间结构作为外部环境,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对于理解织里镇童装产业结构变化产生的空间效果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整体和局部相统一”理念的体现。

2.1.2 GIS空间分析理论

空间自相关分析是认识空间分布特征、选择适宜的空间尺度来完成空间分析的最常用的方法。目前,普遍使用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 I指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I-Moranj=■■

S■=X■■X■

Morans I指数的变化范围为(-1,1)。如果空间过程是不相关的,则I的期望接近于0,当I取负值时,一般表示负自相关,I取正值,则表示正自相关。用I指数推断空间模式还必须与随机模式中的I指数作比较。通过Moran's I指数的计算来了解织里镇童装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而选择适宜的空间尺度来完成织里镇城市空间结构分析,以达到优化织里镇的城市空间结构的目的。

2.2 织里镇空间数据模型的构建要素

本文选取产业结构、城镇空间布局、人口数量为织里镇空间数据模型构建的三大要素。其中,产业结构中包括产业分布、产业产值两个子因素;城镇空间布局中包括功能区分布、功能区面积两个子因素;人口数量分为外来人口数量和本地人口数量两个子因素。通过这三大要素,6个子因素的Moran's I指数计算分析,研究它们的空间自相关性,根据结算结果和调研情况分析织里镇童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空间效果。

2.3 织里镇空间数据模型

依据上述理论和模型构建要素,构建本文初始空间数据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织里镇空间数据模型

3 织里镇童装产业结构和城镇空间结构研究

3.1 织里镇童装产业结构现状与分析

织里镇经历八次扩建和十多年的建设,形成了以童装和棉坯布两大专业市场为主,以纺织印染、服装辅料等配套市场为辅的市场体系。该镇的专业市场,拥有4360个营业摊位,总占地面积24.6公顷,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2009年市场成交额92.9个亿,而童装业作为最大的市场占了30%。并且,童装业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如服装面料、辅料以及印花、缝纫机销售等。

织里镇具有明显的主导产业优势,块状经济比例提升。全镇目前的经济局势表现为以童装为主导产业,其他相关产业块状经济相结合。童装业已成为织里镇的第一大产业,全镇现有童装企业近6000家,年产量将近2亿件,产值达40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两成。此外,国内及省内416家童装企业在此地落户,产生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

3.2 织里镇城镇空间结构现状与分析

织里镇土地利用规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4.1平方公里,现辖4个镇辖街道和2个办事处。本文的研究区域为织里镇建成区,主要由振兴街道、利济街道、织里街道、晟舍街道4个镇辖街道的部分社区组成。

建成区土地用途主要分为工业用地、商业金融用地、居住用地、市政建设用地、公共绿地、仓储用地、学校用地7种类型。就分布而言,该镇西部、南部主要是工业和仓储用地,中部、东部和北部主要是居住用地、商业金融用地、市政建设用地、学校用地。各类用地分布较集中。就面积而言,该镇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占据了建成区的大部分面积,剩下1/10左右的面积为其他5类用地。而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织里镇童装业有些是家庭作坊式生产,在居住区内部也存在小型的童装生产加工厂。

3.3 织里镇人口数量

织里镇区域面积为135.8平方公里,2005年总人口18万人,外来常住人口约8万人,2011年全镇人口约30万,其中镇区居住人口15万人,外来登记人口20多万人,外来人口增长率较高。

童装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在织里镇就业居住。随着人口增加,会相应地出现一些城市问题,如交通拥挤、住房条件差。因此,就会加剧该镇原有的经济矛盾、空间矛盾,同时也会产生新的矛盾。

3.4 空间统计分析

运用ArcGis9.3软件分析织里镇产业结构、城镇空间布局、人口数量三个要素之间的Moran's I指数。将所得数据和图形信息导入该软件,分析织里镇产业结构、城镇空间布局、人口数量三个要素的空间相关性。

通过使用Moran's I工具,会返回Moran's I Index值以及Z score值。如果Z score值小于-1.96获大于1.96,那么返回的统计结果就是可采信值。如果Z score为正且大于1.96,则分布为聚集的;如果Z score为负且小于-1.96,则分布为离散的;其他情况可以看作随机分布。

4 织里镇空间数据模型应用

4.1 结果

计算得Moran's I的值为8.09,接近于1,可以认为整体上织里镇童装产业结构和该镇城镇空间结构是相关的。通过使用Moran's I工具,会返回Moran's I Index值以及Z score值,得到Z score值为2.01,说明织里镇童装产业结构和该镇各功能区都呈现聚焦分布。

4.2 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和数据计算分析,我们发现织里镇存在以下这些矛盾:

1)在产业结构方面,织里童装业正处于由传统作坊生产向依靠科技生产的现代产业发展的转型初期。在空间上表现为,工业用地集中分布,在居住区商业区内零散分布着类似于“小作坊”的小型童装生产企业。我们走访了该镇建成区的大部分街道社区,振兴街道、利济街道都普遍存在这类情况。这种现象易导致城市功能区分工混乱,产生或加剧城市空间矛盾。童装业本身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吸纳劳动力的同时会造成大量外来人口流入的现象。

2)在人口方面,外来人口较多,且流动性大。大量的外来人口造成了织里镇城镇空间压力,易引起各种城市问题,增加社会管理压力。我们针对该镇居民发放了2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95份,在关于卫生环境、交通、基础服务设施等方面满意的有5%,较满意的有16,有待改进的占68%,差的占11%。调查数据说明织里镇居民对生活环境满意度较低,人地矛盾较大。

3)在城镇功能区分布方面,织里镇建成区将该镇城市功能区划分工业区和居住区两大块,其他功能区零散分布。这样划分易引起各功能区不能相互协调工作,会出现功能区之间相互穿插,甚至出现大杂烩的功能区。如织里镇商城西路,就存在居住区内部存在小型童装企业,商业区兼具居住和生产加工功能此类功能区混乱现象。

4.3 建议

1)在产业结构方面,应加快该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该镇产业集聚。在目前有专业市场的基础上,建设专业生产区,将分散在生活区的作坊式企业规范到专门的生产区。此外,鼓励企业创新,引进高新技术,提高童装业生产效率,精减从业人数,一定意义上可以控制外来人口增长量和城市流动人口数量,缓解该镇社会管理压力,推进该镇空间结构优化。

2)在人口管理方面,控制外来人口流入数量,加大人口管理力度。同时从规划上探索人口管理方法,例如在居住区规划时考虑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分开居住,可以避免因生活习惯不同带来的社会矛盾。

3)调整织里镇功能区布局,可以将商业区、居住区和低污染的工业区交错分布,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调整该镇目前整体上工业区和居住区大块集中,功能区内部用途混乱的现象,促进各功能区作用协调,优化该镇城镇空间结构。

【参考文献】

[1]甄峰.城市规划经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2]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我国城镇化问题[J].小城镇问题研究,2009(9).

[3]曹小琳,马小均.小城镇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4]彭晖,苇荟.城市功能和产业发展的耦合[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1):55-61.

[5]王春兰.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政治社会学分析[J].上海人.

[责任编辑:丁艳]

3.3 织里镇人口数量

织里镇区域面积为135.8平方公里,2005年总人口18万人,外来常住人口约8万人,2011年全镇人口约30万,其中镇区居住人口15万人,外来登记人口20多万人,外来人口增长率较高。

童装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在织里镇就业居住。随着人口增加,会相应地出现一些城市问题,如交通拥挤、住房条件差。因此,就会加剧该镇原有的经济矛盾、空间矛盾,同时也会产生新的矛盾。

3.4 空间统计分析

运用ArcGis9.3软件分析织里镇产业结构、城镇空间布局、人口数量三个要素之间的Moran's I指数。将所得数据和图形信息导入该软件,分析织里镇产业结构、城镇空间布局、人口数量三个要素的空间相关性。

通过使用Moran's I工具,会返回Moran's I Index值以及Z score值。如果Z score值小于-1.96获大于1.96,那么返回的统计结果就是可采信值。如果Z score为正且大于1.96,则分布为聚集的;如果Z score为负且小于-1.96,则分布为离散的;其他情况可以看作随机分布。

4 织里镇空间数据模型应用

4.1 结果

计算得Moran's I的值为8.09,接近于1,可以认为整体上织里镇童装产业结构和该镇城镇空间结构是相关的。通过使用Moran's I工具,会返回Moran's I Index值以及Z score值,得到Z score值为2.01,说明织里镇童装产业结构和该镇各功能区都呈现聚焦分布。

4.2 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和数据计算分析,我们发现织里镇存在以下这些矛盾:

1)在产业结构方面,织里童装业正处于由传统作坊生产向依靠科技生产的现代产业发展的转型初期。在空间上表现为,工业用地集中分布,在居住区商业区内零散分布着类似于“小作坊”的小型童装生产企业。我们走访了该镇建成区的大部分街道社区,振兴街道、利济街道都普遍存在这类情况。这种现象易导致城市功能区分工混乱,产生或加剧城市空间矛盾。童装业本身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吸纳劳动力的同时会造成大量外来人口流入的现象。

2)在人口方面,外来人口较多,且流动性大。大量的外来人口造成了织里镇城镇空间压力,易引起各种城市问题,增加社会管理压力。我们针对该镇居民发放了2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95份,在关于卫生环境、交通、基础服务设施等方面满意的有5%,较满意的有16,有待改进的占68%,差的占11%。调查数据说明织里镇居民对生活环境满意度较低,人地矛盾较大。

3)在城镇功能区分布方面,织里镇建成区将该镇城市功能区划分工业区和居住区两大块,其他功能区零散分布。这样划分易引起各功能区不能相互协调工作,会出现功能区之间相互穿插,甚至出现大杂烩的功能区。如织里镇商城西路,就存在居住区内部存在小型童装企业,商业区兼具居住和生产加工功能此类功能区混乱现象。

4.3 建议

1)在产业结构方面,应加快该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该镇产业集聚。在目前有专业市场的基础上,建设专业生产区,将分散在生活区的作坊式企业规范到专门的生产区。此外,鼓励企业创新,引进高新技术,提高童装业生产效率,精减从业人数,一定意义上可以控制外来人口增长量和城市流动人口数量,缓解该镇社会管理压力,推进该镇空间结构优化。

2)在人口管理方面,控制外来人口流入数量,加大人口管理力度。同时从规划上探索人口管理方法,例如在居住区规划时考虑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分开居住,可以避免因生活习惯不同带来的社会矛盾。

3)调整织里镇功能区布局,可以将商业区、居住区和低污染的工业区交错分布,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调整该镇目前整体上工业区和居住区大块集中,功能区内部用途混乱的现象,促进各功能区作用协调,优化该镇城镇空间结构。

【参考文献】

[1]甄峰.城市规划经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2]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我国城镇化问题[J].小城镇问题研究,2009(9).

[3]曹小琳,马小均.小城镇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4]彭晖,苇荟.城市功能和产业发展的耦合[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1):55-61.

[5]王春兰.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政治社会学分析[J].上海人.

[责任编辑:丁艳]

3.3 织里镇人口数量

织里镇区域面积为135.8平方公里,2005年总人口18万人,外来常住人口约8万人,2011年全镇人口约30万,其中镇区居住人口15万人,外来登记人口20多万人,外来人口增长率较高。

童装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在织里镇就业居住。随着人口增加,会相应地出现一些城市问题,如交通拥挤、住房条件差。因此,就会加剧该镇原有的经济矛盾、空间矛盾,同时也会产生新的矛盾。

3.4 空间统计分析

运用ArcGis9.3软件分析织里镇产业结构、城镇空间布局、人口数量三个要素之间的Moran's I指数。将所得数据和图形信息导入该软件,分析织里镇产业结构、城镇空间布局、人口数量三个要素的空间相关性。

通过使用Moran's I工具,会返回Moran's I Index值以及Z score值。如果Z score值小于-1.96获大于1.96,那么返回的统计结果就是可采信值。如果Z score为正且大于1.96,则分布为聚集的;如果Z score为负且小于-1.96,则分布为离散的;其他情况可以看作随机分布。

4 织里镇空间数据模型应用

4.1 结果

计算得Moran's I的值为8.09,接近于1,可以认为整体上织里镇童装产业结构和该镇城镇空间结构是相关的。通过使用Moran's I工具,会返回Moran's I Index值以及Z score值,得到Z score值为2.01,说明织里镇童装产业结构和该镇各功能区都呈现聚焦分布。

4.2 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和数据计算分析,我们发现织里镇存在以下这些矛盾:

1)在产业结构方面,织里童装业正处于由传统作坊生产向依靠科技生产的现代产业发展的转型初期。在空间上表现为,工业用地集中分布,在居住区商业区内零散分布着类似于“小作坊”的小型童装生产企业。我们走访了该镇建成区的大部分街道社区,振兴街道、利济街道都普遍存在这类情况。这种现象易导致城市功能区分工混乱,产生或加剧城市空间矛盾。童装业本身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吸纳劳动力的同时会造成大量外来人口流入的现象。

2)在人口方面,外来人口较多,且流动性大。大量的外来人口造成了织里镇城镇空间压力,易引起各种城市问题,增加社会管理压力。我们针对该镇居民发放了2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95份,在关于卫生环境、交通、基础服务设施等方面满意的有5%,较满意的有16,有待改进的占68%,差的占11%。调查数据说明织里镇居民对生活环境满意度较低,人地矛盾较大。

3)在城镇功能区分布方面,织里镇建成区将该镇城市功能区划分工业区和居住区两大块,其他功能区零散分布。这样划分易引起各功能区不能相互协调工作,会出现功能区之间相互穿插,甚至出现大杂烩的功能区。如织里镇商城西路,就存在居住区内部存在小型童装企业,商业区兼具居住和生产加工功能此类功能区混乱现象。

4.3 建议

1)在产业结构方面,应加快该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该镇产业集聚。在目前有专业市场的基础上,建设专业生产区,将分散在生活区的作坊式企业规范到专门的生产区。此外,鼓励企业创新,引进高新技术,提高童装业生产效率,精减从业人数,一定意义上可以控制外来人口增长量和城市流动人口数量,缓解该镇社会管理压力,推进该镇空间结构优化。

2)在人口管理方面,控制外来人口流入数量,加大人口管理力度。同时从规划上探索人口管理方法,例如在居住区规划时考虑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分开居住,可以避免因生活习惯不同带来的社会矛盾。

3)调整织里镇功能区布局,可以将商业区、居住区和低污染的工业区交错分布,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调整该镇目前整体上工业区和居住区大块集中,功能区内部用途混乱的现象,促进各功能区作用协调,优化该镇城镇空间结构。

【参考文献】

[1]甄峰.城市规划经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2]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我国城镇化问题[J].小城镇问题研究,2009(9).

[3]曹小琳,马小均.小城镇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4]彭晖,苇荟.城市功能和产业发展的耦合[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1):55-61.

[5]王春兰.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政治社会学分析[J].上海人.

[责任编辑:丁艳]

猜你喜欢
规划
“十四五”规划开门红
“十四五”规划建议解读
发挥人大在五年规划编制中的积极作用
规划计划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基于蚁群算法的3D打印批次规划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十三五规划
年初之际说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