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化团建:捆绑的力量

2014-06-28 14:26胡同洲
中国共青团 2014年3期
关键词:团工委长宁区团中央

文 / 本刊记者 胡同洲

区域化团建:捆绑的力量

文 / 本刊记者 胡同洲

编者按:2014年1月17日,《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城市街道开展区域化团建工作的通知》下发。通知指出,团中央决定在全国城市街道(以及规模较大的社区)开展区域化团建工作。一石激起千层浪,区域化团建成为团干关注的热点。我刊特此组织专题,以期对工作有所启发。

2013年10月,团中央工作务虚会提出,要构建区域网格化的组织格局,实现对流动青年的有效覆盖。在城区,要形成网格化管理、阵地化服务、社会化运作、功能化发展的格局。

2014年1月,团十七届二中全会明确,要构建区域化组织格局,根据青年群体流动、分布的变化,促进区域内青年工作资源、项目、阵地的共享,整体性推动工作开展。

会后不久,开展区域化团建的通知下发。紧锣密鼓的节奏,足以让人感受到工作的紧迫。

“捆绑”正当时

此次区域化团建的提出,正值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城镇化之时。

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取得显著进展。2012年,城镇人口达到7.1亿,城镇化率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伴随这一必然到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近年来青年跨地域、跨职业、跨产业的流动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青年将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据了解,目前有超过1亿的新生代农民工有“市民化”诉求,不少高校毕业生首选在较大城市就业创业。城市青年群体日益分化,自由职业者、网络作家、独立演员歌手、网店人员等新兴领域从业的青年多了,北漂、蚁族等困难青年群体多了,活跃在网络空间、虚拟社会里的青年群体多了。

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负责人表示,这种形势,对城市战线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从思想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到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水平, 再到传统团建的模式和方法, 都需要与时俱进地作出新的探索、新的调整。

记者注意到,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其身份正在发生变化。当农村青年流动到城市后,说是农村青年,但生活工作在城市;说是城市青年,但还没有融入城市,和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青年又有较大的区别。

目前团干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对于团的工作来说,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线或者城市线无法覆盖到这部分青年群体。而区域化团建则是一种新的尝试。

既然区域化团建是必要的,那么,相关条件是否充分呢?

团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在巩固乡镇街道组织格局创新和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的基础上,打破乡镇街道内行业、层级、所有制界限,发挥乡镇街道团(工)委的枢纽作用,推动区域内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工作共抓、阵地共用。

这里提到了区域化团建的工作基础问题。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城市战线团组织通过抓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社区团建试点及落实经费保障等工作,使街道团组织具备了一定的组织基础、干部力量和工作保障。点上的布局逐渐完成,每个“细胞”都有了,区域化团建呼之而出。

上海市长宁区仙霞社区团工委组织“两新”水上运动会

打造“司令部”

在工作推进道路中,从来不乏先行者。

在区域化团建道路上,团上海市长宁区委就是其中之一。

2009年11月,长宁区委推动成立了“凝聚力工程”学会,构建区域性、高层次协商交流合作的党建工作枢纽式组织平台。团长宁区委紧跟党建步伐,于2010年成立区“凝聚力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吸纳了85家区域单位团组织和青年社会组织入会。

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充分搭建了委员单位交流、沟通、合作的平台。在区级层面,以主任会议制度推动委员单位资源联享、项目联建、人才联育、荣誉联创;在社区层面,将85家委员单位按照地域划分到10个街道镇,发挥社区团工委书记联络协调作用,以主任联系委员制度推动形成项目共建。

不难发现,长宁区区域化团建中,“凝聚力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至关重要。

在设计者眼中,区域化团建的关键一环就是要有一个“司令部”,需要一个牵动区域化团建的“龙头”。于是在设计方案中,核心点就是建立“区域青年工作共建委员会”(简称“共建委员会”)。

据介绍,“共建委员会”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 按属地就近原则以街道团工委为核心组成的议事协调机构, 具体承担加强区域内成员单位的交流联系, 整合区域资源, 立足本区域开展各类青年活动, 实现对区域青年的联系和覆盖等职责(各地原来所建的各类街道、社区青年共建组织,要逐步调整规范, 统一到这一名称上来)。

“司令部”组建后,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团中央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只有“司令部”搭建起来,阵地、队伍、组织、机制才能汇聚在一起,有效发挥出捆绑的力量。

上海市长宁区天山路街道(社区)团工委书记金利华表示:“记得以往团工委为了完成上级工作任务,基本是有点指令式地打电话、发通知来向基层团支部布置工作,这种单向性的层级式工作方式,因为较难沟通协调,基层团组织对有的工作就会应付了事,执行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这种情况在区域化团建之前各地都较为常见。但区域化团建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上海自强社会服务总社长宁工作站团支部书记庞晓辰说:“每双月的轮值例会上,委员单位共商团建举措、互通特色经验、争取有力资源。当委员单位开展活动资源不足、碰到困难时,社区团工委便会有效整合、协调,取长补短,真正发挥了纵向指导和横向协调的功能。”

链接:区域化团建实施步骤

1,第一批实施阶段。2014年,在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以及每个省推荐2-3个条件较好的地级市,先期开展区域化团建工作,并进行年终量化考核。

2,第二批实施阶段。2015年,在剩余220个地级市及上一批未完成工作任务的城市中开展区域化团建工作,并进行年终量化考核。

3,第三批实施阶段。2016年,在具备条件的县级市和县开展区域化团建工作。

(资料来源: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

“捆绑”出活力

在南京市建邺区南苑街道兴达社区有一支1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他们被叫做“空岗信息员”。他们的任务是为失业人员寻找就业信息。为了方便失业人员上班,志愿者们顺着公交车站一路寻找招聘信息。

许多失业人员在空岗信息员的帮助下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己也变成了空岗信息员,打听到招工信息,便在第一时间通知社区。空岗信息员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找准切入点,找到社区青少年最需要的服务项目,团组织就能在社区扎下根,解决青年的实际困难,就能凝聚人心,团组织就活起来了。”南苑街道团工委副书记兰黎明说。

整合力量,做出实事,凝聚青年,激活基层团组织。这正是区域化团建努力在做的事情。

据介绍,区域化团建就是要强化属地原则,打破行业、层级、所有制界限,实现区域内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阵地共用、工作联动。用2—3年的努力,在城市街道形成网络化管理、阵地化服务、社会化运作、功能化发展的区域整体性工作格局。

“共建”、“共享”、“共用”、“联动”通俗地说,就是对组织、资源、阵地等的有机有效捆绑,形成合力。

在区域化团建探索比较早的街道,团组织正在分享着区域化团建捆绑合力带来的成果。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团委书记彭芳对此感触颇深。在她看来,区域化团建将原本孤立的一个个团组织联系在一起,各单位的青年诉求在一起交流,各单位的资源在一起共享,由此开展的活动受到青年的欢迎。“明显能感受到青年的热情,团干们的干劲更足了。”

猜你喜欢
团工委长宁区团中央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工委)”名单(共三百一十二个)
河池市成立共青团教育工作委员会
幸福成长从“三十件事”开始——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第一小学少先队员的“幸福课堂”
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的思考
My Best Friend
德宏驻昆团工委换届选举大会顺利召开驻昆团建工作全新起航
再见,团中央
“马读会”,二十二年的衷情和坚守:记上海市长宁区“青年马克思主义读书会”
团中央、全国学联下发通知 开展向“10·24”英雄集体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