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散文之美 成阅读之功

2014-06-30 15:11任炳强
文学教育 2014年8期

任炳强

内容摘要:散文在人们心里眼里是文学作品美的化身,考试中的散文阅读是块硬骨头,是学生的一块心病。笔者将针对散文美读这个问题从“寻情理、品意境、赏语言”等角度作一番解读。并就考试中散文常见题型以及如何做到“美答”,从“厚重、层次、精准”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散文美读 训练题型 答题指导

在时光流转的午后,焚一段扑鼻的熏香,捧一杯醇香浓厚的咖啡,播一曲缓缓流淌的轻音乐,坐着毛质柔软的地毯,靠着蓬松舒适的沙发,细细品读数篇散文,感受着美的浸润,恬静而无争的生活着,该是多么惬意。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审美看成是人的高级精神需要之一,认为“审美是一种高级需要,美在自我实现者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对于初中散文阅读教学而言,如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散文之美尤为重要,这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也是备战中考的需要。

一.美文美读——平时散文阅读训练

新课标对初中阅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赏读散文之美,更应该从情理、意境和语言等方面进行把握。

1.静心读文,把握整体,寻得情理之美。

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林非先生说:“散文文体的本质特征在于散文创作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它主要是以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有时候我们读某些美文能被打动的眼泪婆娑,正是因为作者的坦率和真诚感染了读者,拨动了读者的心弦。散文的写作必定是因为作者有感于生活中某些事与物,由此触发作者所感所思,故而提笔写心,因此学生要学会以己之心度人之情。在阅读中一定要静下心来读懂文字到底在写什么,作者在想什么,找到全文主旨与情感。因此教师必须提醒学生读文一定要从整体上用心来把握,通过看文章所造之意境、所用之语言,体会心中美感,然后在全文总体基调之下找到那些相关的抒情议论句子,明确所读散文主旨。

如朱自清的美文《荷塘月色》,文中的荷塘静谧安详,荷花仪态万方,不胜娇羞,荷叶曲曲折折,碧色如玉,轻雾缭绕,似真如幻。这样美的景色该是朱自清心情恬淡,怡然自得的手笔吧,殊不知这入梦景色里氤氲着哀愁。这篇文章是朱自清写于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之后,反映的是作者内心的苦闷和矛盾的情绪,但是这种情绪又是不能咆哮而出的,故而作者只能将郁结于胸的愁绪倾注于这看似美丽的景色之中,文中写景的句子居多,但是从一些议论和抒情的句子中我们还是可以捕捉到作者隐含其中淡淡的哀愁,例如“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们到底惦着江南了”这些句子,而且对文字敏感的同学在通篇读过之后会感受到景色美则美了,但是这种美不是一种温暖色调,而是给人一种忧郁的美。

所以说读美文要静下心来,把握整体,兼顾部分,注意重要的抒情议论句,细细品味其中的情理之美。

2.进入情境,揣摩意图,品到意境之美。

“意境,是写景散文的命脉。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散文‘物我一体的意境,散文的主题、感情、技巧等都能够带动起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散文的思想、感情、技巧讲得深入浅出,并还原散文完整、动人的本来面目”,有老师如是说,笔者完全同意。作者用各种手法技巧来构建意境,用意境来渲染衬托情感,用情感来表现主题,因此要捕捉作者的写作意图,我们必须要学会赏析作者笔下的意境。鉴赏散文的意境美,就要顺了作者的意,慢慢地到他所描绘的境界中,去领略他笔下各种人、事、物的喜怒哀乐,去不同地方看不同的风景,从这种场景的或闪烁而过或慢速显现之间,捕捉到作者寄寓其中的绵长的情思或者深邃的哲理。

例如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散文佳作。一沙一世界,一花一乾坤,于是乎作者看似不经意信手拈来的事物,入了文便成了画,清丽隽永的文字就这样写着写着就写出了清新淡雅的小世界,写出了一首咏怀状物的精致小诗,于是乎读者在小世界里享受着舒心惬意,在诗中享受着音律和谐,醉倒在这文字中了。她的意境清新脱俗、气韵飞扬、情思灵动,凡是入文者都有了生命,这种幽深的意境,透露着无穷的情韵,从而做到了“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老师要鼓励学生体味作者营造的意境,告诉学生美就在身边,发现了用心记录,慢慢的积累,当要用的时候,随手拈来也会笔下生花,意境隽永。

3.感知词句,巧妙设疑,赏出语言之美。

语言的锤炼推敲之说自古就有,一篇好文语言必有过人之处。叶圣陶先生也说:“文艺鉴赏还得从语言、文字的透彻了解入手。”而散文在语言上尤为讲究,有的散文寓意深刻,有的散文朴素自然。散文语言是秋天的晴空,一碧万里;是雨后的春山,清新淳朴。因此散文的艺术可以称之为“语言的艺术”,在散文的教学中决不能放过语言的鉴赏。朱熹说:“读书之能,既先识得它外面一个皮壳好,又须识得它里面骨髓好。”所以,散文教学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协助学生体会那些表情达意比较深刻的词句,感知语言的魅力,具体该怎么样做呢?我们不妨用设疑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鉴赏,让他们在读散文的时候注意作者对语言的应用,看看作品的语言风格。为什么作者用这个字表达感情就恰到好处,用另一个字就表达的不充分?文中用到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这样表达的好处在哪里?这样步步设疑激趣,定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总之,笔者认为寻情理、品意境、赏语言是散文教学中三个很重要的环节,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达到美文美读的效果。

那么,中考美文阅读的答题有无技巧呢?

二.美文美答——中考散文答题技巧

答题必先读文,在考试中学生自然不能如平时读文那么的细细琢磨,但是一定要做到明确作品主旨这一条,因为大部分的涉及深层含义的题目最后的落脚点都在这里。而读懂文章之后就要看题了,答题需注意以下几方面。endprint

1.审题定范围,答案凝聚“厚重”之美。

很多学生在考试中往往急于答题,结果就忽略了题目中的关键字,关键词,往往事倍功半,题没答好,时间也浪费了,所以审题很重要。审题要抓住题的要求、范围以及附加条件,看看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涉及哪些知识,在文中的哪些段落寻求答案,即确定答题区域。根据答题区域,精读文本,勾画关键语句,一定要让答案在分值的基础上显出饱满厚重之美,才能确保满分。

2.思考顾前后,答案凸显“层次“之美。

中考题中常常有关于词句理解的题,做这一类题时尤其要注意整体思想法的运用,即将题中的词句放入原文中,联系上下文和整体文章思想推知答案。切忌“断章取意”独自臆想答案,否则小则会丢掉答题点,大则偏离主题,所答答案与正确答案南辕北辙。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挖井法”的运用即答题要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突出“层次“的美感。

例如:北京市2005年中考语文阅读题萧乾先生的《老北京的小胡同》,其中第18题,“结合上下文品味第(9)段中‘大摇大摆一词,说说这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我们很容易这个词显然是在写“屁帘儿”飞起的样子,会不会跟前边那个“花与美”的问题套路一样呢,需要具体写一下风筝的状态?但是题干让我们解析的就是“大摇大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该看看这个词的下文了,一看写的是“我”的心情,这不禁想到自己在生活中兴奋起来得意洋洋的样子不就是“大摇大摆”么?于是答案就出来了,“写出‘屁股帘儿飞起时摇摇晃晃的样子,表达了‘我兴奋与满足的心情”。

看来,只有注重了上下文的联系,才能全面,才能使答题凸显“层次“之美。

3.语言扣要求,答案落实“精准”之美。

答题的语言很重要,怎样做到既全面又简洁,这就是要体现出“精准”之美。

(1)按分答题法。主观阅读的解答方法首先要看清的就是分值。指导学生应该根据分值来考虑到底从几方面来答题,如果分值过低就将最接近主旨,最符合文章主题的挑来答,如果说超过2分的题,其答案往往有两个以上的分值对应点。据此组织答题语言。

(2)整合组装法。出题人是“依文设题”,学生答题也要“依文解题”。解题时就应在指定的段落中进行信息筛选,如果有效信息分散在几段文字中,就应该将这些信息进行提取、压缩、组合,进行恰当表述即可,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让文字最有效地体现题干要求。

(3)字数达标法。答案用语要规范化,只要字数允许,在语意要准、文字要精的前提下,就要尽量多答点。

对于散文阅读,“美”的体会,笔者更倾向于意会而非言传。《文心雕龙·神思》云:“至于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至精而后阐其妙,至变而后通其数。伊挚不能言鼎,轮扁不能语斤,其微矣乎!”散文之美读,更应重言外之美,非文字所能述。本文所述不过是就学生而言,尤其为考试而出可能机心太重,世俗气明显,故而情理浅薄。但在当前散文阅读教学的形势下,做到美文之文美读、美文之题美答倒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品散文之美,成阅读之功,正是我们探讨的意义所在。

(作者单位:安徽阜阳市成效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