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俄罗斯摄影

2014-07-04 03:13章开元
摄影世界 2014年4期
关键词:列宁苏联摄影

章开元

俄罗斯人天生有文学和艺术细胞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圣彼得堡(那时叫列宁格勒)被纳粹德军包围近900天,满眼废墟,没吃没喝,电力供应也很紧张,但大剧院里仍在上演传统芭蕾舞剧《天鹅湖》,电台里仍播送着交响乐;前线的战士们在得知了后方“歌舞升平”后,非但没有抱怨消沉,作战意志反而倍增,敌人却气得捶胸顿足。俄罗斯人天生有文学和艺术细胞,这是不争的事实。俄罗斯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文学强国、音乐强国、油画强国、基础教育强国、甚至也是摄影强国。但岂止是摄影,俄罗斯许多曾经甚至现在仍然很优秀的东西都不太被人提及了。

有一定年纪的人也许还会记得文革时期有部百看不厌的电影叫《列宁在1918》,是前苏联1939年拍的,艺术性极佳,翻译得也好。电影一开始,是家在莫斯科的瓦西里出差回家,一进家门,老婆正在做活,知道他没吃饭,偷偷塞给他两块面包干,瓦西里又趁老婆不注意放回去了。有心人这时候可以仔细打量打量瓦西里的这个家: 墙上挂的是许多艺术镜框,男人身上穿的是呢子服,女人的肩膀上则是大披巾,做活用的是手摇缝纫机,小孩则睡在铺盖齐全的婴儿床里,屋里还安装着暖气片,怎么看也不像是个连两块面包干都你推我让的特等贫困家庭。后来瓦西里又在列宁的办公室里饿昏了,苏维埃政权的头号人物列宁找来的应急食品也不过是两块又冷又硬的面包外加一杯糖茶,而此时不远的莫斯科大剧院里,却在演着芭蕾舞剧《天鹅湖》。我在北京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和整个文化大革命困难时期,再困难也没有过连窝头馒头都吃不饱的时候。这两个例子至少向人们传达一个这样的信息:是苏联人实在把吃饭太不当回事了,宁可忍饥挨饿看《天鹅湖》,也不花钱修五脏庙。这也间接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的外文书店里净是来自外国的购书者,而我们出国的人总是挤在人家奢侈品商店的门前。总之,对文化的追求与投入,看来不是一两天养成的习惯。

再举一个与摄影有关的例子。那是一张出自俄罗斯战地摄影师德米特里·鲍特曼斯的照片,画面是1945年春苏军打进柏林时,在一个几近被炸毁的人家中,一个苏联士兵在弹钢琴,旁边围着几个听得入神的战友。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摄影艺术

俄罗斯的摄影和它的油画一样,一直不被西方世界所重视,西方人对俄罗斯有着固有的偏见,这不是一两句话讲得清楚的。最近我又看了看我手头的几本1950年代的俄罗斯摄影杂志,虽然俄文咱看不太懂,但由于是摄影杂志,里面的照片还是深深地吸引了我。要说印刷质量,平心而论,肯定比不上同时期的美国摄影杂志,但单就照片而言,俄罗斯摄影作品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手法与美国的没有太大区别。1950年代,美国借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余威牛气冲天,苏联虽也遭受重创,但恢复得很快。既然当初敌军围困万千重还能听交响乐,如今敌人被打败了,俄罗斯人的小情调回来得那叫快。俄罗斯人的生活情调在沙俄时代是两级分化,有钱人一切向法兰西看齐。说真的,地道的俄罗斯贵族连像德国和英国这样的国家都不太看得上呢。十月革命后,俄罗斯的贵族一律扫平,平民的小情调代替了往昔贵族的高雅,也正是这个时候,俄罗斯人又发现了一个好玩的东西,那就是摄影。1919年,列宁亲自签署命令,将俄国摄影和电影工商业收归国有,之后,苏联一直把这一年当做苏联摄影的诞辰日。但是在那个年代,摄影是很昂贵的事情,一般老百姓玩不起。直至1930年,苏联才自主生产出第一批照相机,起名为“第一号摄影通讯员”,1934年,著名的费特牌135相机问世。根据当时统计,1935年,苏联已拥有50多万部照相机,就苏联的人口总量而论,这已经不是个小数目了。

20世纪的头30年里世界充满了矛盾与混乱,各种激进思想与运动增加了社会的动荡,汹涌澎湃的资本主义一方面创造了灿烂的工业文明,另一方面却不能有效地改善大多数人的生活,反而将其巨大的能量运用在几乎无休止的战争中。贫困和分配不均导致共产主义运动与社会变革思想风起云涌。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后,俄国一批知识分子与前卫艺术家发起了构成主义艺术与设计的探索,这其中与照相机的运用有直接关系。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当时对艺术创作没有过多干预,也没有实行严格审查。列宁希望能够在迷茫与混乱之中形成一个新的、能为无产阶级政权服务的艺术形式。当十月革命胜利时,左翼艺术家与设计师备受鼓舞,俄罗斯有限的几位留下姓名的摄影师也施展拳脚,大量创作。俄罗斯虽然物质匮乏,但毕竟算是欧洲国家,摄影资源远比当时的中国强。要利用新的艺术形式来反对沙皇时期的老套,利用可以贴近大众的摄影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是新政权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具有创意的摄影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不亚于一场革命,它可以鼓舞斗志和舒缓眼前困难的生活境况。这个作用事实上达到了,甚至还因为随后而来的战争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在俄罗斯的土地上,确实有相当一批杰出的摄影家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以素质较高的城市工人阶级为题材进行创作。至于农民,他们共同创造和享受了一个“艺术要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时代。尽管这个口号现在已不那么时髦,但当时却很流行。

提到早年的俄罗斯摄影,罗钦科(Aleksander Rodchenko)是一位不可绕过的人物。他是俄罗斯第一位使用徕卡135相机进行创作的艺术通才。他出身贫寒,后来成为忠诚的共产党人;但他永恒的称号是“俄罗斯早期摄影家”。他早期从事绘画,其理性思维和共产主义理想使他的艺术作品很早就形成了理性的构成主义风格。后来他开始使用来自德国的135型相机,如虎添翼,说是在照相,其实玩的是构图。1921年,他完全放弃了绘画,转而专门从事设计与摄影,因为他认为从前的艺术只能为少数人享用,而只有摄影与设计才能为整个社会服务。他的立场也是当时俄国构成主义艺术家的基本立场。油画画得再好也只能挂在家里被人享用,而摄影与设计可以通过廉价的印刷手段为大众享用。他是在平面设计中最早将摄影元素融入其中的设计师之一。1937年,他带着火热的革命激情设计了以列宁形象为中心的海报,其中列宁的形象也来自于纪实摄影。画面中列宁被夸张了比例,成为画面最主要的视点,激动的革命群众与醒目的报纸用拼贴的手法组成了富有动感的画面。罗钦科毫无疑问属于构成主义摄影试验的代表人物。

不要忘了俄罗斯摄影

有关俄罗斯的摄影还有很多故事,不可能一下都讲完。在广阔的摄影天地中,俄罗斯的摄影和俄罗斯制造的照相机以及便携式折叠放大机,甚至俄罗斯曾独有的,像卡片一般厚的黑白和彩色放大纸,都占有不可小觑的一席之地。俄罗斯的摄影不太被人提及,并不是因为它不够好,可能是一方面自身宣传不够,相机制造也不够精致,另一方面是如今懂俄文的远少于懂英文的。但不管是什么原因,一个好东西是客观存在的,主观上不被人重视并不能从根本上撼动它的地位。在此提醒大家,如果谁今后有机会到俄罗斯去旅游,自己还是个摄影爱好者的话,别忘了到当地的旧货店淘几张用前苏联加厚放大纸放大的老照片,绝对绝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列宁苏联摄影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
纪念列宁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