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之境

2014-07-09 18:30杨靖
中华奇石 2014年11期
关键词:夜场人文景观石友

杨靖

上文说,风景中的人物,能够在画面中画龙点睛,往往成为山水的灵魂。许多石友也确实喜欢在石头上找人物。不知看什么的时候,就看“人”;在山水景观画面中,也认为有了人,才是真正的“高境界”,找到了,很有成就感;找不到,则有点怅然若失,似乎画面的审美也低了一个层次。

在这些石友看来,人是万物之灵,山水有人,才有“思想”,没有人,则没了“灵魂”。真是这样吗?“夜上海”,高楼鳞次栉比,直指天宇,片云淡月,都显暗淡——特殊的构图,奇妙的影像效果,这是一幅典型的人文景观画面。没有人,然而似有霓虹闪动,似有“你是个不夜城”的低徊咏叹,车流似仍穿梭,夜场似已散尽……人的建筑,人的城市,人的视角,也流荡着人的情感。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里,一切风景,都有人的痕迹。

当然,人文景观,自然处处有人的烙印。那么自然景观呢?我们看“秘境”。阡陌纵横的绿色田野,静静的躺在山脚下,暮色袭来,山色已晦,密林渲染出大片的黑色,衬得山下的原野格外宁静迷人。大块面,纵横线条,色彩对比,特殊构图,石以如此艺术的方式,呈现似曾相识的中国西南部风景。也许是梅里神山下的原始村庄,也许,就是蜀中乡间的无名原野。这里,不仅仍有人的活动,人的轨迹,也是人的精神圣地,心灵家园。

田野,路桥,亭台房舍,扁舟轻骑……在自然风景画面中,这些不经意的点染,其实都是人的痕迹,人的生活、情趣、思想、精神。正如王维诗意:“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看似无人迹,处处有人情。

其实,即便是丝毫“人为”不见的纯自然山水,又何尝与“我”无关呢!看那“高山流水”,你又会有何神思,作何慨叹呢?

猜你喜欢
夜场人文景观石友
本期石友通讯录
本期石友通讯录
本期石友通讯录
城市公共空间人文景观设计
石友天地
园林建设中人文景观元素的作用探析
你可知道“夜场”对拍卖市场的重要性?
夜场向左走日场向右走
姑苏水城旅游人文景观整合规划研究
假设法的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