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链下的信息、信用与信贷链接:东营案例

2014-07-10 03:29段作强刘春华孙一昕
金融发展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东营市东营海参

段作强 刘春华 孙一昕

(中国人民银行东营市中心支行,山东 东营 257091)

农业产业链下的信息、信用与信贷链接:东营案例

段作强 刘春华 孙一昕

(中国人民银行东营市中心支行,山东 东营 257091)

本文通过研究产业链整合相关理论,从东营海参产业案例出发,分析探了立足于农业产业链所开展的信息、信用与信贷的有效链接模式,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产业链融资;信息;信用;信贷

一、农业产业链、产业链融资和产业链整合

农业产业链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国外学者对其研究较早,主要基于价值链和供应链理论,并集中在技术层面以提高农业竞争力和企业利润为目的(霍夫曼,2000;埃尔南德斯等,2007;里尔登等,2009等)。本文将农业产业链定义为以农业生产为核心,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以信息链、信用链、资金链和主体链四个维度相互对接形成的均衡链条式关联结构。

根据李智睿(2013)的观点,广义的产业链融资是指面向产业链运作的整个过程,整合技术、信息流和资金流,提供基于产业链真实交易的融资产品,从而实现产业链创造价值的金融服务;狭义的产业链融资是指商业银行为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在整个产品流动过程中提供信贷服务,保证产业链的高效、平稳运行,并为自身创造利益,从而达到多方共赢。本文的农业产业链融资中,资金提供者为商业银行,融资主体为农业产业链中的企业和农户,因此本文研究的农业产业链融资属于狭义范畴。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入是基于对农业产业链核心龙头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对整个产业链效益的评估,而不是单纯地评估某个企业或农户的财务状况。

产业链形成的比较优势是将交易成本内部化,若产业链内部的交易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时,产业链结构的形成就会沿着整合程度提高的方向进行变化,这种变化即产业链整合。产业链整合一般由整合企业作为主导。农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农产品信息的极端不对称和不可预测,使内部化的交易成本远远低于市场交易成本,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农业产业链的整合程度显著提高。

二、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东营海参产业案例

山东省东营市位于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海域滩涂面积广阔,饵料等自然资源丰富,海参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2003年引进海参养殖试验开始,东营市的海参产业蓬勃发展。截至目前,东营市海参养殖开发面积已达到23万亩,海参总产量达到了4162吨,比2011年增长46.04%,约占山东省海参养殖总产量的1/3,其海参价格能够影响全国的海参价格走向。随着东营市海参产业的快速发展,广大海参承包养殖户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增强。但是,由于海参养殖户普遍缺少抵押担保,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差,往往难以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海参养殖户资金不足导致发展受限,进一步限制了海参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影响了整个海参产业链的发展壮大。

为了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对海参产业的金融支持,2012年,东营市政府、人民银行与农业银行东营分行联合,针对东营海参产业链进行了调研。调查显示,相比于威海、烟台等地的海参产业链,东营的海参产业链存在四个特点:一是政府扶持力度大。从2003年起,东营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海上东营”建设的意见》、《关于扶持海参养殖业发展的意见》等相关规定,为海参养殖提供政策优惠。同时,政府给予海参产业大量的财政补贴,如根据海参池塘建设补助标准每亩海参池塘可补贴3000元。二是海参产业链跨地域。东营本地主要以海参养殖为主,为产业链的生产环节。东营生产的海参主要运往大连、胶东等地区加工和销售,而受人口、生活习惯、消费理念等因素影响,东营本地对海参的需求非常低。也就是说东营海参产业链主要的加工、销售、消费环节都不在本地。三是海参养殖成本低。东营市海参养殖以滩涂养殖为主,而不像其他地区为近海养殖。东营市内滩涂面积180万亩,土地价格非常便宜,比如某公司租地的价格为260元/亩,而大连、胶东等地的租赁价格为3000元/亩。同时,由于黄河流经入海,适宜海参的饵料生物丰富,海参养殖自育苗成本仅为市场购苗的1/7。四是海参养殖规模化经营。目前,东营市已经形成了以山东华隆、山东海虹、东营海跃等核心企业为主导,以多家海参养殖户为依托的“企业+农户”的海参养殖链。在科学规划、重点扶持下,海参养殖规模很大,已经形成了十分明显的规模优势。目前,东营市已经成为全国三大海参养殖基地之一。

根据东营海参产业链存在的四个特点,农业银行认为,开展海参产业链融资产品创新存在以下比较优势:一是东营地区主要是产业链中的生产环节,海参企业和养殖户的财务情况、信用状况等方面十分相似,有利于银行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产业链融资产品。二是东营地区海参养殖成本低,海参养殖利润大,产业链融资贷款的违约风险相对较小。三是海参养殖规模化经营,有利于银行集中进行贷款审批以及贷后监督管理。

在调研基础上,农业银行东营分行创新出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农业产业链农户贷款。该信贷产品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形成的产业链作为对象,基于对龙头企业信用实力和产业链管理程度的掌握,向农户发放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一方面,该产品以产业链核心龙头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整个产业链效益的评估作为授信依据,避免了对多家农户分别授信的高成本。另一方面,该贷款产品规定,申请贷款农户由龙头企业推荐并提供担保,获得的资金用途限定于产业链上的内部交易。

表1:农业产业链农户贷款与传统贷款产品对比表

2012年底,农业产业链农户贷款产品一推出,就受到了广大海参养殖户的青睐。仅2012年12月,农行东营分行就批复了该项目合作额度3000万元,单户贷款最高额为100万元,为11户养殖户发放农业产业链贷款1100万元,用于养殖户在公司购买海参苗、饲料、药品等养殖经营物资。随着农业产业链农户贷款产品的推广,海参养殖户与海参龙头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海参产业链出现了主体高度整合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海参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深入合作已经不局限于金融,而是拓展到技术优化、信息共享、风险防范等多个方面。农业产业链农户贷款产品,逐渐在东营海参产业链中打造了一种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即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截至2013年8月,该行已批复县域6家龙头企业的产业链农户贷款合作申请,合作金额达11200万元,现已完成发放6800万元,受惠农户达54户。

三、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的内在逻辑

在中国,农业产业链整合的实践当中,“公司+农户”的产业链整合模式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不少研究者也对这种模式对农村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发现了其促进农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证据(万俊毅,2010;杨启智,2004;胡定寰等,2006;祝宏辉,2007;孙艳华等,2008)。万俊毅和欧晓明(2010)指出,这种模式同时扮演了价值发现、价值生产和价值分配的三重角色,方便了产业链整体的价值创造功能,因而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不少研究者进一步提出,产业链整合可以成为中国农业效率增进的有效手段。农业产业链农户贷款产品,从制度创新入手打造了一条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该模式依托于产业链整合,促进了产业链整合的进程。它的本质是将企业和农户形成“利益信用团体”,从农业产业链主体层面将金融资源进行整合,具体表现为信息、信用、信贷三个方面的整合。

(一)信息整合:形成农业产业内部信息链

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对农户贷款困难提供了较好的解释。由于银行与农户之间存在较大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银行难以了解农户的财务状况、信用情况等私人信息,难以对其还贷能力和贷款用途进行监督,容易产生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等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不良影响,银行传统的做法是加大审批贷款和贷后监督成本,当此成本大于当笔放贷收益时,银行将不发放贷款。对于低额度、高成本的农户贷款来说,银行的贷款收益往往难以弥补放贷成本,不得不禁止农户贷款准入。

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通过信息整合嵌入了横向监督机制和同伴筛选机制,完成了信息需求主体从银行到农业产业链内部核心企业和农户的转变,较好地消除了这种信息不对称。对银行来说,对多家农户单独的信息甄别改为对整个农业产业链及核心企业的信息甄别,后者所付出的成本要大大小于前者。对企业来说,一方面,通过核心企业推荐及提供担保的贷款准入方式,使核心企业不得不选择财务状况良好、能够按时还贷的农户,实际上是一种同伴筛选机制;另一方面,核心企业提供违约赔偿、农户之间共享合作资金等制度设计,促使农业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和农户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相互监督,实际上是一种横向监督机制(见图1)。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信息整合将在农业产业链上形成完善的信息链,使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和农户之间非常了解,彼此信息十分透明,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的信息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并有利于产业链内部主体之间的进一步合作。

图1: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信息整合

(二)信用整合:形成农业产业内部信用链

将信用作为一种可以配置的资源,对于绝大部分农户来说,因为自身资金少、缺乏抵押担保等原因,其信用是相对不足的,或者说农户自身在银行的信用程度并不能满足其资金需求。对于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来说,信用是相对“过剩”的,银行倾向于向其发放贷款,资金需求往往得到超额满足。但是,由于下游农户资金短缺,向核心企业提供的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相对不足,制约了企业对信贷资金的运用,这就造成了信用资源的浪费(见图2)。

图2:传统农业产业链融资

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实际上是将产业链中每个个体的信用进行整合,形成一条信用链,或者说用核心企业相对过剩的信用去弥补农户相对短缺的信用,最终实现信用的帕累托优化。这种信用整合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产生的,毫无疑问农户是信用整合最大的受益者,他们获得了贷款资金。对企业来说,利用自身实际上用不到的“超额信用”,有选择性地为优质农户提供信用担保,可以保证其生产的原材料以优惠的价格提供给自己,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培养上下游合作伙伴。对银行来说,对农业产业链分散的农户个体的信用考察是费时费力的,而对整个产业链的整体信用考察,以及产业链核心企业的考察是相对轻松的,这种信用整合减轻了其信用考核时的成本(见图3)。

图3: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

(三)信贷整合:形成农业产业内部资金链

在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中,银行按照农业产业链的总体信用进行信贷发放时,并不是分散给单独的农户,而是形成产业链信贷资金池。这种资金池的运作模式如下:设定所有参与农户共同拥有的总金额,限定每户农户的最高贷款额和贷款期限,规定资金用途为农业产业链相关活动,给核心企业较大的权限,由核心企业主导整个农业产业链共同监管资金池内资金的使用。资金池的建立整合了农业产业链上的融资资金,有助于形成农业产业链自身的资金链,资金整合机制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第一,将可以从银行获得的融资资金形成产业链自身的资金链,对资金的运用更加方便和灵活。第二,共同所有和相互监督的资金池,一旦出现违约需要共同承担责任,实际上是一种内部担保机制,大大降低了资金风险。第三,最高贷款额、贷款期限以及资金投向限制,确保了资金为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服务。第四,审贷、担保和监督等职能以核心企业为主的制度设计,确保了核心企业在农业产业链整合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有利于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及发展。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实际上是金融创新助推下农业产业链的一种整合路径,它通过信息整合、信用整合和信贷整合三方面,使农业产业链向着整合程度更高的方向发展(见图4)。这条整合路径的最大优势在于,它不运用政府和市场的力量,仅仅依托于银行推出的创新型贷款产品,便使农业产业链上的各主体主动地寻求合作,形成利益信用团体,最终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链竞争力的目的。产业链整合依托于金融创新,但是当利益信用团体形成高度整合的农业产业链时,其后续优势并不仅限于金融,而是会扩展到整个产业链生产销售、信息共享、技术革新和抵御风险等各个方面。

图4: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模型

四、问题与结论

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或者说产业链融资创新产品下的农业产业链整合路径,减少了银行和农业产业链的金融资源配置成本,促进了农业产业链整合,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一是该模式在东营海参产业的成功具有一定的条件适用性,不可盲目照搬。首先产业链必须存在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其次产业链结构必须是“企业+农户”这种“大而数量少+小而数量多”的结构,最后必须存在敢于制度创新去提供大额资金贷款的银行。二是该模式仍不完善,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它仅考虑了农业产业链中原材料生产和加工环节,对销售和消费环节考虑不足。

虽然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但从农业银行东营分行提供的数据来看,其成果十分突出,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纵观全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当前国情下,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条有效路径,其实质是农业产业链整合。二是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的实施必须注意适用条件,对产业链主体层面做好信息、信用和信贷三个方面的整合,并且随着产业链的发展进行改革和完善,不可盲目照搬。三是不通过政府和市场,依靠制度创新,诱使农户和涉农企业形成“利益信用团体”进行主体整合,可以促进农业产业链整合,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

[1]姚耀军.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2).

[2]曹协和.农村金融理论发展主要阶段评述[J].财经科学,2008,(11).

[3]焦瑾璞.农村金融理论发展的脉络分析[J].金融纵横,2008,(1).

[4]左两军,张丽娟.农产品超市经营对农业产业链的影响[J].农村经济,2003,(3).

[5]赵绪福,王雅鹏.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效应与拓展优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8).

[6]万俊毅.准纵向一体化、关系治理与合约履行——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温氏模式为例[J].管理世界,2010,(12).

(责任编辑 刘西顺;校对 XS)

Through studying the theories related w ith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chain,this paper takes the sea cucumber industry in Dongying asan example and explores the integrationmode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which takes the financial innovation as the pusher,relies on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 financing and aims at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Itprovidesgood reference forsolving the three rural issues in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industrialchain financing,industry chain integration

F830

B

1674-2265(2014)01-0067-04

2013-12-15

段作强(1964-),男,山东广饶人,中国人民银行东营市中心支行助理调研员;刘春华(1967-),男,山东寿光人,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东营市中心支行;孙一昕(1987-),男,山东河口人,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东营市中心支行。

猜你喜欢
东营市东营海参
感谢海参
东营市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古今八珍之葱烧海参
海参易变弯,掺了糖
陕西青年作家采风团走进山东东营
海参
山东东营黎宁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