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中伊莎贝拉的人物塑造

2014-07-12 15:06饶华宏
短篇小说 2014年9期
关键词:伊莎贝拉呼啸山庄艾米莉

饶华宏

《呼啸山庄》中伊莎贝拉的人物塑造

饶华宏

《呼啸山庄》是由英国著名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创作的,她是夏绿蒂·勃朗特的一个妹妹。在英国文学史上,介绍艾米莉的内容很少,对于她的了解也仅用一些语句来表达,如出身低微、性格比较内向,她把自己局限在这个家庭,没有和外界的任何男人有过来往。她在30岁时默默地死去。她活着的时候并没有看到自己的作品发表,更不会知道自己后世备受好评。她创作的仅有的作品 《呼啸山庄》为她在英国文学界以及世界文学领域占据了不可忽视的位置。对于19世纪出现的西欧作品,评论家一定不会放过 《呼啸山庄》,还有较多著名的作家和评论家对该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

《呼啸山庄》描述的时代背景为19世纪中世纪的英国,此时的英国已经经历了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后来的工业革命,并抢占了较多的殖民地,也攒下了扎实的基础资本,但是资本主义进程随着英国的胜利和不断发展也出现了不良后果,社会冲突逐渐加大,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在 《呼啸山庄》中并没有将这些矛盾正面体现出来,但是故事的情节描述让人感到当时社会的复杂,就是在这样有压迫和反抗的情况下,艾米莉认识到社会的本质,她毫不犹豫地站到上流社会的对面,面对无法忍受的摧残和压迫,表现出极大的愤慨,也同情那些在社会中倔强峥嵘的人。

一、故事内容介绍

伊莎贝拉出身名门,是一位富家千金,也将是画眉山庄未来的女主人,从小生活优越的她没有烦恼,养尊处优。但她一直崇尚美好的爱情,可以偏偏让她遇到别有用心,一心充满仇恨的希斯克利夫,在面对希斯克利夫多次的哄骗后,她跟他一起私奔,但是她万万不知道,这正是她悲惨命运的开始。结婚之后,伊莎贝拉并没有从丈夫身上获得自己期待的爱情,得到的全是折磨和无尽的侮辱,内心充满仇恨的希斯克利夫将所有的怨恨都施加在妻子的身上。这时的伊莎贝拉对丈夫只剩下恐惧和害怕,她也恍然醒悟,悔恨自己当时的愚蠢和执著,在知道希斯克利夫是什么样的人后,她对爱情和婚姻没有任何的幻想,此时的她认为,只有死去对她来说才是最快乐的事情,或者亲眼看到丈夫死去,以解心头之恨。从这里我们能够知道她内心的绝望。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不管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备受煎熬,她的生活也从天堂掉到地狱。婚前的她无比向往爱情,对爱情充满幻想,但是生活在痛苦中的她不再对婚姻存在任何的幻想,这样的婚姻生活让她苦不堪言。婚姻生活令她度日如年,最终在丈夫为自己的情人凯瑟琳伤心的时候,伊莎贝拉义无反顾地离开了让她生不如死的希斯克利夫。十几年后,儿子死去后,也促使伊莎贝拉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二、艾米莉的创作风格

牧师家庭出身的艾米莉,她的母亲是一位聪慧但是体弱多病的女人。艾米莉的母亲在她3岁时便离开了她。幼小的艾米莉很小便失去母亲的庇护,一直忍受着父亲的冷漠,因此艾米莉自幼内心深处便烙下自卑感,这也决定了她需要在幻想中获得创作的灵感。在地处偏远的约克郡,她的生活非常孤单,本身性格孤僻的她更加充满矛盾。她不仅具有固执、忧郁的性格,还同母亲一样体弱多病,这使得她患上精神病的几率更大。事实上,艾米莉在幼年时期就有病态的表现,具有抵抗男性的复杂心理,这种复杂的表现在心理学家看来是一种典型的精神两性人,这些表现可以在 《呼啸山庄》中展现出的刚柔并进上得到证明。单从作品角度来讲,艾米莉并没有展现真实的性格。

在初期的现代派作家中,就存在较多的精神分裂者或者是病态的人群,比如现代派别的远祖波德莱尔等作家。他们具有的行为方式和扭曲的心理都不同于常人的思维,但具有独特的审美创造与特殊的精神活动却有相似的地方。首先,心理病态的人存在痛苦的表现。而这种痛苦被作家转变成一种创造力,还变成审美的对象。作家艾米莉既具有矛盾的双重人格和分裂的困惑,也有病态的心理和桀骜不驯的性格,因此创造出两个不同的人物精灵——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第二,就某种程度而言,病态心理具有推动故事发展、创造丰富的想象力及行为艺术的作用。英国的吉·凯·切斯特顿就曾这样评论过艾米莉,说她具有超人的想象力,远超人性。他比喻 《呼啸山庄》是一部鹰的作品,也只有艾米莉才能创造出令人害怕的洛克乌德以及可怕的梦境,将凯瑟琳病发时的种种异常和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作品中也写出了充满情感却又无法想象出来的语句。此外,具有病态心理的作家往往能创作出具有鲜明特点的作品。在 《呼啸山庄》中就使用了较多哥特式、神秘式以及表现主义的手法,这在同时代的作家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或者说是无法接受的。对于 《呼啸山庄》的评价,学者认为它是一部 “奇特的小说”。

三、《呼啸山庄》中的伊莎贝拉

(一)内心善良的伊莎贝拉

伊莎贝拉出生于富裕的家庭,从小受到父母的保护,衣食无忧,好比生长在温室内没有经历风吹雨打的花朵,完全不了解人世险恶和社会的阴暗,对事情没有任何判断经验。生活在富裕家庭,饱受父母宠爱的伊莎贝拉注定具有单纯、任性的性格。没有人世经验的伊莎贝拉被表现良好的希斯克利夫深深吸引,将她内心深处的爱情之火完全点燃,认为自己要托付终身的白马王子就是希斯克利夫,因此放弃一切来追随他,也渴望从希斯克利夫那里获得自己梦寐以求的爱情,从此伊莎贝拉义无反顾地爱上了希斯克利夫,而有关他家庭背景、身份来历、做事风格、人情世故等都不知道,由此能够看出,单纯的爱已蒙蔽了她的双眼。从这里我们知道,被爱情蒙蔽双眼、头脑简单的伊莎贝拉深陷爱情之中,对于别人的劝告无法听进去,即使朋友的不断提醒也无法打消她的念头,仍然选择义无反顾、一心一意地跟随着希斯克利夫,此时的伊莎贝拉没有选择亲情,而是选择了爱情,最终与希斯克利夫一起私奔,正是这一步将她带进了无底深渊。

(二)打破常规的自我斗争

哥特创作的女性角色都完全颠覆了往常人们思维上无知、天真与柔弱的形象,表现的形象而是有想法、有主见、意志坚定,狂放不羁。 《呼啸山庄》中描写的主人公叫伊莎贝拉,她是埃德加的妹妹,她的想法天真,外表柔弱无力,但是具有大胆无畏、敢于打破常规的斗争心理。可以这样说,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可以通过伊莎贝拉来体现:伊莎贝拉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小姐,既聪明又感觉敏锐,凯瑟琳嫉妒她拥有美丽的头发、光滑白嫩的肌肤以及家人对她浓浓的爱;伊莎贝拉性格温顺善良,拥有怜爱他人敏感的内心。但是虚伪的希斯克利夫的突然出现让内心期待爱情的她消极地对抗自己内心的想法,让她不听劝告打破各种常规,甚至达到疯狂的地步。但是这种自我发现爱情和勇于表达的想法注定遭到社会的反对,她的爱情在哥哥面前是多么的荒诞。林顿曾郑重地告诫自己的妹妹,如果她答应下贱的希斯克利夫的求婚,那么将与她断绝一切的关系。对于伊莎贝拉的爱情,耐莉有这样的感觉,她是上帝丢下的不知去路的羔羊,肆意游荡,而希斯克利夫是一只徘徊在羔羊与羊栏之间的恶兽,寻找机会来毁灭羔羊。对于伊莎贝拉,整个社会对她向往的爱情都表示能够原谅这个身心不健康的她,她正在人们面前意志消沉下去。从这些语句中能够得出,女性在当时的男权社会受到无形的监禁、限制和奴役,然而表面上娇小柔弱的伊莎贝拉却对这些事实不屑一顾,敢于逃脱,这都表示伊莎贝拉具有多么难得的勇气。尤其是丈夫对于她的奉献尽情地蹂躏,此时的她并没有忍气吞声,而是选择打破这种婚姻枷锁。从这里我们也能知道伊莎贝拉不仅是一个爱护自己并具有完整人格的人,也是一个自由自在、不受支配的人。对于爱情,她能大胆地表露,打破家人和世俗的反对,与希斯克利夫私奔,而当婚姻破灭时,又能敢于突破牢笼,这样的做法足以让当时的男权社会感到震惊。对命运的安排敢于斗争,能够打破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凯瑟琳曾这样劝说她,自己已经吃过亏,如果你还有勇气就自己尝试吧,即使这样也没有阻止伊莎贝拉的疯狂。

在某种程度上说,伊莎贝拉所经历的事情可以说是当时女性在社会中自我发现、自我醒悟、勇敢抗争的典型代表。女性在男权和父权社会中只能沦为社会的牺牲品,对于这样的生活也只能选择忍受和消极抗争来应对,伊莎贝拉与命运之间的斗争也是这样。哥特在该作品中创作的恶棍希斯克利夫,对深爱他的伊莎贝拉是多么的无情、残酷、粗暴,令人发指。在决定跟希斯克利夫私奔的前一秒,伊莎贝拉亲眼看见自己心爱的小狗被他用铁钩吊死;而伊莎贝拉在与这个魔鬼争吵时,魔鬼把刀子架到了她的耳朵下;他在辛德里的身上划开长长的口子,并把带血的刀子放到自己的口袋里。在遭受了丈夫的残忍、变态的男权压迫和伤害后,伊莎贝拉彻底找到了自我,自我觉醒,也具有了不害怕任何事情的勇气。她向往的爱情被希斯克利夫反复蹂躏,也让她变得无所畏惧。于是她开始了报复行动,做一切可能的事情来激怒希斯克利夫以获得快感,这样的做法也让她意识到要保护自己,因此她最后选择顺利而公开地逃脱残暴、变态的希斯克利夫的束缚,找到了自由。客死异乡是伊莎贝拉最后的结局,让人感到万分心痛,但心生敬佩,由于她拼死斗争,不仅保全了自我,展现出女性在顽强的斗争中所获得的惊人的力量,也体现出两性在人类历史中想要获得平等而进行的斗争。

[1]李枫.从《呼啸山庄》看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的爱情理想[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1).

[2]刘长.浅谈早期经验对艾米莉·勃朗特创作的影响[J].惠州大学学报,1995(01).

[3]叶利荣.追寻自我的历程——《呼啸山庄》主题探析[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02).

[4]曾岚.论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中对人类社会公正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6).

饶华宏(1984— ),男,土家族,本科,铜仁学院外语系助教,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伊莎贝拉呼啸山庄艾米莉
如果回忆即遗忘
连体姐妹花
从审美角度剖析《呼啸山庄》中悲剧的崇高性
Analyses of the Roots of Protagonists’ Tragic Love in Wuthering Heights
“黑压压的恐怖感”:《呼啸山庄》中复仇者的形塑与爱情悲剧的书写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生态批评的解读
“龙母”开启征战之路 艾米莉亚·克拉克
赏析《呼啸山庄》背后的爱与宗教
吃出“历史的味道”
天鹅的前身是鹌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