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好莱坞战争片的思考

2014-07-12 08:48何怡然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大众文艺 2014年2期
关键词:战争片战争

何怡然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关于好莱坞战争片的思考

何怡然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战争片作为类型电影的一种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通过以美国战争片《现代启示录》的分析,探讨战争片的主题、元素、视听语言以及其和道德的关系和观众的理解。同时,进行中美战争片的对比浅析。

战争片;《现代启示录》;好莱坞战争片

战争无疑使人性中最黑暗,最邪恶的东西暴露出来,人性的黑暗也使战争变成一场最为恐怖的屠杀。柏拉图说过:只有死者才能看到战争结束。这也就是战争片从1930年的《西区无战事》到如今,战争片已经经历了八十几年的岁月仍然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战争片(War Film)的主题包括战斗,生存和逃避,勇敢的牺牲精神,战争的荒谬和反人性,对于人类和道德问题进行睿智和深入的探究。《现在启示录》就是属于最后一个主题的典型影片。1979年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拍摄的《现代启示录》,基本框架与构思借自英国著名的现代主义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的心》。1《现代启示录》讲述的是越战中的故事,美军情报官员威尔德上尉奉命乘小艇逆流而上,去一处神秘偏僻的热带丛林中,除掉自立为王的叛逃军人库兹上校。可当他真的千辛万苦地除去库兹,无形中也成为了另一个精神失常的独裁者。在著名摄影大师斯托拉罗的掌镜下,全片呈现出一种复杂交织的神秘意味。显然全片的基调都是超现实的,一种末世的宿命感悠然而生。

与作为政府宣传旗帜的战争片不同,《现代启示录》的主题具有少有的深刻内容和现代主义风格,对于战争中的暴力战场上的人的异化做出了深刻的真实地反思,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其通过对越战的恐怖和疯狂的反映进行深刻的哲学思考,并通过对于战争动作和奇观的描绘展现惊人的暴力美学观,使之成为最杰出的史诗性哲理性战争片和现代最伟大的电影之一。与之主题不同的另一部战争片《巴顿将军》则是赞美战争,体现政治主流和美国人好战精神的一部作品。这部1970年的著名影片根据大量史实拍摄的史诗性战争片,再现看一个个性鲜明、暴躁又儒雅、才华横溢、功勋卓越又劣迹斑斑的美军将领形象。影片大量采用了最新的宽银幕,场面壮大而真实,成功创造了一个“美国英雄”和“军神”的形象。2作为战争片的不同的主题表现,两部影片则体现不同的美国人对于战争的看法以及反思。

战争片作为电影类型中独特的类型,也有其外部形式元素。首先是视觉图谱:与西部片把场景设置字边境不同,战争片则设置在前线,两者都是两方力量碰撞交战之地。在战争片的前线,众人都服从源自军事组织的严格纪律,强调勇气和体力的考验。其次是战争片中多为个人英雄主义的叙事方式。单一英雄的故事之所以能成为战争片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是因为它是最经济也是最集中地讲述一个故事的方法。它可能与我们自身的心理机制类似——很多人都认为人生只有一个主要中心角色,那就是自己。例如《将军号》里的孤胆英雄基顿。另一点必不可少的是“爱”,无论是对祖国的爱还是对家人战友的爱,情感的元素在战争片里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女人常常方案看见“过于暴力”,而男人厌恶看到“情感泛滥”。那些对男人和女人有同等吸引力的电影就是讲情感和暴力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战争片的经典故事。《乱世佳人》《乱世忠魂》都是这样的影片。

战争片与其他类型片相比较尤其独特的力量。其不可告人的秘密说的并不是战争是地狱,而是战争是一个能收容众多娱乐元素的容器,否则,战争片和其他利用战争这一元素的类型片——警匪片、侦探片、黑帮片、科幻片、恐怖片和西部片——就不会是广受欢迎的电影产品了。拍摄一部战争片的艺术很多程度上也在于做出正确的策略决定故事要如何结构。战争片作为一种奇观,美学价值被称为“上镜头性”的被摄对象一直。《拯救大兵瑞恩》中的奥马哈海滩登陆血腥又壮观的场面,以及它对观众的吸引和震撼,就是战争片的美学价值的绝妙例证。战争片常常会使电影产生吸引观众的戏剧感,展现了如此冲突产生的苦难,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片就成就了一种主要的电影类型。

科波拉自己曾说:所有的战争片都是反战片。即使是主旋律的《巴顿将军》也是如此,影片描写战争史实,但镜头几乎一直对准主角,巧妙地让人们从巴顿的威力中感受德军的力量。主角的演技出神入化,尤其是开场戏在美国国旗撑满银幕的背景下,主人公作了长达五分钟的开场独白。这是高难度的反传统处理,也是影片最著名的一段。它奠定了美国打败德国,意大利结束欧洲战争中的作用,同时表现出美国人民对于战争的看法,让美国人民勇敢的面的战争获得自由。

战争电影以描绘一场战争为主要内容的故事片,多着重于表现人在战争中的命运。但事实上,对“战争电影”的理解与实践,在不同的时代及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走向。观看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拍摄的战争电影,也是通过这种开放性的渠道获悉那个时代的特殊信息:关于文化的,关于政治的,关于社会风俗的,然而归根结底,还是历史的。 而当代中国人对于战争片的记忆,可能最早来自于《地道战》《地雷战》以及后来的《大决战》,它们后来被归于“主旋律”的旗下。当然其中也穿插过一些插曲,但多数进不了主流视野。因此,当《集结号》摆在面前时,才会有些许的“惊艳”。而事实上,无论是主旋律还是小插曲,从它回望过去,无论从电影还是从历史的角度,都能找出其来由与去向。与之不同的是,个人主义和反战思想从一开始就是美国战争电影的主题,尽管后来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美国国内一直信奉孤立主义,不愿意参与旧大陆的纷争,这使得美国在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自然选取了人道主义而非英雄主义的视角。这样的主题使得美国战争片与国产战争片相比更加具有市场和影响力。

战争片无论是从主题,视听语言上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它一方面让观众一定程度上了解历史,同时也理解战争对于人类不可磨灭的影响。战争片则应该在历史的滚滚长河里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让观众理解战争,反思战争。

注释:

1.悉达.《轻与重——现金与永恒(相伴一生的电影课)》,中国民航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页.

2.宁朗朗.《百年好莱坞》.金城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何怡然,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13级电影批评史专业。

猜你喜欢
战争片战争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被风吹“偏”的战争
对物理特效助力战争片的探究
谁是战争的幸运之子
探究中国儿童战争片的发展与缺失
他们的战争
战争的女性书写
浅析技术革新对战争题材电影叙事策略的影响
美式英雄主义的颂歌——简析《美国狙击手》
体内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