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互通视域下的中俄动画片比较

2014-07-12 15:49于胜男朱红岩黑河学院中文系164300
大众文艺 2014年16期
关键词:互通中俄动画片

于胜男 朱红岩 王 婵 (黑河学院中文系 164300)

文化互通视域下的中俄动画片比较

于胜男 朱红岩 王 婵 (黑河学院中文系 164300)

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为各个国家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开创了平台,文化的互通让中俄动画片在题材选择的传统与多元、造型设计的民族性与创新性、制作差异的国家投入与产业化方面都呈现出了各自的特点,有相似也有不同。随着中俄在经济和社会活动的频繁合作,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加快两国在动漫领域的交流,弥补国际市场的缺位,势必会促进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文化互通;全球化背景;中俄动画片

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为各个国家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开创了平台,与中俄经济领域相互合作与交流的繁盛情景相比较,文化领域特别是动漫领域的交流却显得有些落寞。在曾经的一段时期内,俄罗斯的动画片如同俄罗斯的文学、美术一样,也对中国产生过深远影响。但近些年来,与充分利用市场运营和商业运作的美日韩动画相比,俄罗斯动画片似乎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近几年,随着中俄在经济和社会活动的频繁合作,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2010年中国动漫游戏展在俄莫斯科中央美术宫首都亮相。2011年亚洲青年动漫大赛上,首次在国内开展俄罗斯动漫主题日活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动画作品和动画人物将通过主题日走进中国的观众。这些活动的举办促进了中俄动画的交流和合作,为中俄动画事业的对话和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用动画的文化纽带推动中俄文化交流,加深两国人民的友好情感。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面对美日韩动画大片的冲击,中俄动画片呈现出了各自的特点,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比较,为中俄动画片的互通和交流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

一、题材的选择: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

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都是具有悠久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他们在绘画、音乐、雕塑、文学戏剧等领域都取得过伟大的成就,这些都为各种类型的动画片,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借鉴材料。但在动画片题材的选择上,中国的动画片大多取材于本土的文学名著或寓言故事或神话传说,无论是早期的《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还是后来的《宝莲灯》都来自于本土。而俄罗斯动画题材的选择,不仅是对本国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童话、寓言等题材进行编创,还来源于其他国家,广泛的题材范围选择更体现出俄罗斯动画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兼容性。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文化互通交流的频率增加,既促进了文化的趋同性,又体现了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中国和俄罗斯的动画片在题材的选择上也开始产生了变化。中国更多地体现在对传统题材的坚守上,如《宝莲灯》取材于中国传统神话传说故事“劈山救母”;1998年由央视制作的系列动画片《小糊涂神》改编自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葛冰的奇幻实话等。但文化的互通让《宝莲灯》比起早期同样取材于传统故事的《大闹天宫》却具有了包容力和时代感。在题材上,我们一方面坚持传统,另一方面重新创作了革命经典题材作品、新创作了校园青春片和科普系列片等多种类型,体现了题材选择的多元化与国际化特点。然而,俄罗斯的动画在苏联解体后,由于不再遵守统一的文艺体系和题材方向,随着人们思想体系多元化的形成,主题的选择也颇有内涵,用动画的言语表达方式探讨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问题,题材上更多地体现出对多元文化的融合。不仅有取材于本民族的童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如2004年播出的《宝石山》《阿廖沙•波波维奇与图加林蛇妖》,还有取材于欧洲的童话故事。取材的广泛还体现在对各种题材的运用,如取材于美国小说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原创作品《我的爱》等等。

二、造型的设计:民族特色与创新意识

动画艺术作品常受到本国地域风格、文化传统、民族审美习惯的影响,带上民族的烙印。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绘画、雕塑、建筑、服饰等艺术方面,还有戏曲、民乐、剪纸、皮影、年画等民族民间艺术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可以说我国的艺术土壤得天独厚。动画创作者们自觉地从民族艺术形式中吸取养料,化入自己的动画创作之中,在造型的设计方面继承和发扬了民族特色。如《大闹天宫》融入了传统国剧艺术、《山水情》融入了水墨画的创作笔法等。全球化的背景下,伴随着大量境外动画片的流入,文化的趋同性,使得中国当代动画在造型方面开始学习并借鉴日、美等动画先进国家的风格,尤其是人物外型的设定,部分作品逐渐摆脱了以往圆圆脸的三头身模式,开始向挺拔、俊美的人物形象靠拢。但这种改变确有“抄袭”之嫌,《宝莲灯》完全是美国迪斯尼模式,《大耳朵图图》中的“图图”形象被有人认为抄袭日本经典动漫《蜡笔小新》中的“小新”,动画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人物造型、叙事风格更被认为是美国动画片《花木兰》的翻版。中国文化中有复古的因素,这导致中国在变革时期总是面临巨大的阻力,缺乏创新的能力。

相比较俄罗斯在经历了艰难的转型之后,动画片发展相对比较卓越,对动画技法的研究与艺术性的表现方面也出现多元化。艺术家们通过研究性实验不断丰富着动画艺术的表现内容,如动画大师彼得罗夫创作的《老人与海》充满写实性油画风格的画面、具有节奏感的叙事是动画创作的先锋性和实验性的代表。在日本动画和好莱坞动画充斥眼球的今天,俄罗斯的动画作品在吸引他国风格和手法的同时也保持着苏联动画片鲜明的绘画性和俄罗斯民族钟爱的华丽斑斓的色彩,人物造型不似美国、日本那样追求完美,而是突出个性化。《玛莎和熊》中的主角玛莎可爱、伶俐颇具俄罗斯特色,《开心球》中的十个有趣的圆形小怪兽也颇具创意。创新意识让俄罗斯动画在陷入困境后获得了重生。

三、制作的差异:国家投入与产业化

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国家的投入和支持对动画片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中国的动画作品均由国家机构制作及控制,基本上属于计划经济的产物,考虑市场因素不多。随着1995年中国电影放映公司对动画片不再采用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政策后,动画产业开始面向市场,改变生产状态和经营方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观念开始确立。这一时期开始,中国涌现出大批的动画制作厂商,这些制作厂商通过与国际动画界的合作,制作技术得到了发展,数字化生产取代了纯手工制作。在文化互通的背景下,我们仅仅是具备了与国际接轨的理念,实际上在制播体制上并没有实现接轨。同时,相关衍生品及周边产业的开发,也截断了动画作品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出现的动画作品《喜洋洋与灰太狼》和《熊出没》系列在这些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对外传播的影响力上却远远不足。

比较起来俄罗斯的动画业在90年代失去国家的财政补贴后,遭受了巨大打击,伴随着商业化进程出现了整体水品下滑、规模不大、分散经营、追求商业利益等特点。这时,俄罗斯新出现了一批小型的动画工作室,计算机技术在动画中的运用,出现了大量作者个人的动画作品。进入21世纪,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国家加大了对动画业的投入,俄罗斯动画片的产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生产出一系列好片。在俄罗斯,国家对动画的资金投入很大。俄罗斯动画大师彼得罗夫2006年的新作《我的爱》和新锐动画导演布龙济特的新片《厕所故事——爱情故事》都得到了俄罗斯联邦文化电影部的资金支持。但品牌效应在俄罗斯并没有被很好地利用,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潜在市场还待进一步挖掘。尽管俄罗斯的动画片很优秀,但由于俄罗斯对国家软实力重视不够,对外传播能力不强,向外推介本国动画产品的投入不大,造成了俄罗斯动画片在国际市场上的缺位。面对这种情况,引入西方国家的制作机制对俄罗斯动画片走向国际大有帮助。

中国和俄罗斯都曾是动画生产大国,在动画领域里都取得过不俗的成绩,但在文化互通的背景下,两国动画片的发展都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如若我们能够在全球化的社会文化语境的视野下对中俄动画片表现形态差异进行比较,探究其形成的原因,继而使二者在文化差异的基点上互动有余,加快两国在动漫领域的交流,弥补国际市场的缺位,势必会促进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1]陈茂涛.经典动画短片《老人与海》赏析——及其对动画短片创作的指导意义[J].电影评介,2007(7)

[2]孙立军.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电视动画业发展态势扫描[J].中国电视,2008(12).

[3]赵永华.国家的作用于俄罗斯动画产业的发展——数字时代中国公共频道的展望[J].国际新闻界,2009(6).

[4]蜡城堡.俄罗斯动画电影的前世今生[J].大众电影,2013(1).

本文是2012年黑河学院人文社科项目:“文化互通视域下的中俄动画片比较研究”(RWY2012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于胜男,1982年2月,黑河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教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理论、影视艺术。

朱红岩,黑河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新闻学理论。

王婵,黑河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传播学。

猜你喜欢
互通中俄动画片
互通互动助力区域发展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中日ETF互通“活水来”
宜毕高速陈贝屯互通立交桥
推荐一部动画片
强强联合!中俄将在航天领域深度合作
面向VDC组网的VXLAN控制面互通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