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理论的“四化”同步发展机制探讨

2014-07-12 08:52教授关启轩通讯作者代玉虎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710061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36期
关键词:四化参量工业化

■ 张 鸿 教授 关启轩 通讯作者 代玉虎(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西安 710061)

协同理论与“四化”同步发展

协同理论主要研究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表现出时间上、空间上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其主要内容包括协同效应、伺服原理、自组织原理三个方面。其中,协同效应是指大量的子系统通过协同作用而形成的集体效应;伺服原理是指系统处于零界点时,系统的状态主要由少数几个集体变量(序参量)决定,而系统的其它参量则跟随这些序参量变化;自组织原理是指系统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其内部的子系统能够依照某种规律自发的表现出有序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协同理论为探索“四化”同步的发展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启示:一是从适用范围来看,“四化”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与外部进行着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要素交换,获取“有序能量”,因而“四化”系统符合协同理论的应用条件。二是从自组织原理来看,“四化”系统由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个子系统构成,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协调统一的互动关系是“四化”自组织的内在规律和方式。三是从伺服原理来看,协同意愿、共同目标、有效手段、信息沟通等是推动社会经济系统趋向有序结构的重要序参量。四是从协同效应来看,通过改变外部控制参量,如信息流、物质流和能量流,能够有效增强系统所需序参量,发挥“四化”的整体协同效应,实现“四化”高水平协同。千差万别的自然系统或社会系统中都存在协同现象,所有系统宏观性质的相变都是子系统之间合作与竞争的结果。

如图1所示,在开放的社会经济系统中,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作为子系统,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进行着复杂的协同运动。在这个运动过程中,一方面,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通过对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抢占充分发展自身实力,竞争导致系统远离平衡状态;另一方面,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控制参量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改变,也会导致系统对平衡状态的偏离,例如当前农业现代化落后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不平衡状态。当系统的不平衡性达到临界值,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力使子系统进行协同作用,竞争与合作产生的序参量促使经济系统发生相变,从无序走向有序,建立新的平衡结构,即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缓慢最终会制约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而工业化的成熟也迫使其他“三化”的进步,最终“四化”之间的竞争力和关联力使经济系统达到新的平衡。“四化”之间的自组织作用使得经济系统对平衡状态的偏离无论历时长短最终都会回到平衡状态,但新的平衡结构可能是低水平协同,也可能是高水平协同。因此,应在组织与自组织,硬控制与软控制之间寻找最佳节点,通过整合“四化”之间的要素配置,加强“四化”内部互动、提升外部经济环境,促使“四化”在较高发展水平上达到平衡。

“四化”同步发展的内部自组织过程

“四化”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信息、物质、资金、人才方面的交换关系。这种资源在工业、城镇、农业、信息科学之间的优化配置构成了“四化”的自组织过程,如图2所示。“四化”系统的自组织过程是其进行自我完善的根本途径。

工业化过程必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加速了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可支配收入,导致农产品、农业劳动力资源和资本剩余的出现。这些要素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流向工业生产和城镇生活中,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大量的农业原材料、农业产品、廉价劳动力和资本,加快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而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促使第二、三产业不断扩张,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不断增强,推动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供需平衡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农业劳动力的减少也迫使传统小农生产走向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的高效农业发展道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化的自身规律和城镇化的发展特点促使工业生产向城镇的空间地域集聚,促进了各类产业园区的发展。一方面,产业园区建设和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了信息技术在集群企业中的快速应用和扩散,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促使国家财政收入不断增加,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手段加大对农业发展的资金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工业产业园区为核心建立的社区、购物中心、商业中心等进一步推动了城镇化的建设。

在后工业时期,工业化高速发展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工业生产的成熟为信息产品生产、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本身的传播提供了设备依托。而信息化的发展为产业链增值提供了新的动力。信息技术、现代信息管理手段、信息资源的传播和扩散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低附加值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及低端制造业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逐步转变,从而推动了智能工业发展。信息技术在城市交通、社会安全、政务管理、商务策划及生活娱乐中的广泛运用,加速了城镇资源整合和功能定位,促使城镇从工业制造中心、商务贸易中心转变为信息管理和服务中心,使城镇化迈向了城镇新经济的全新阶段。与此同时,信息的快速传播促进了城乡之间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充分释放。从分散化趋势来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从城市中心向外扩散,城市经济人口向郊区迁移,出现了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向农村地区传播,丰富了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信息化在农业中的应用推动了高效农业的发展,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而农业现代化又为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从而建立起一个循环往复的自组织链条。

图1 “四化”同步发展的动态模型

图2 “四化”同步发展的自组织模型

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外部控制力

序参量是协同学的核心概念,是影响系统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主导因素。虽然“四化”的自组织能力为其同步发展提供了内部动力,促使四者自发的形成有序平衡,但是自组织的结果有好有坏,且历时较长。因此要实现“四化”的高水平同步发展,就需要将组织与自组织,硬控制与软控制相结合,通过控制参量的调控,强化和凸显“四化”从无序发展走向高水平协同所需要的序参量。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就是要通过政策支持、法律约束、市场引导等手段强化“协同意愿、共同目标、有效手段和信息沟通”,加速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发挥“四化”的整体协同效应。

第一,以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实现城镇工业园区合理布局,推动产城融合发展。首先,要加快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和人口疏散,避免重复建设和人口过度集中带来的一系列城市发展问题。其次,科学规划城市布局、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方向,合理布局城镇工业园区,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实现园区间基础设施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

第二,以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土地配置市场化、农村土地资本化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根据城乡空间差异化发展原则和农村人口转移的现实需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有层次地降低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的转化门槛,促进城乡人口流动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和制度环境建设,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第三,以工业化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推动农业机械化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首先,应避免因工业恶性扩张造成的强占耕地等土地违法行为,加强对基本农田及粮食安全的保护。其次,合理调整农业种养结构和农产品结构,推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延伸,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最后,加大对农用装备工业的资金投入、智力投资和政策扶持,推动现代先进农业技术和优良传统技术相结合,构建中国特色的农业机器体系,进一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第四,以信息化发展为引领,推动智能工业、智慧城市以及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工业化建设方面,要发挥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促进作用,提升工业的生产效率和科技含量;在城镇化服务方面,将数字乡镇、无线城市、智慧城市等一系列崭新理念引入城镇化建设,为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普及服务;在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建立起市、县(区)、乡(镇)、农户四级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农业空间信息资源,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进行动态监测,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引领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协同理论的普适性和“四化”系统的开放性,将协同理论应用于“四化”同步发展机制问题的探索中,提炼出“四化”同步发展的动态模型,进而通过对“四化”系统的自组织原理及外部参量的分析,认为“四化”子系统的自组织能力是“四化”同步发展的根本途径,外部参量的改变是加速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手段,两者构成了“四化”同步发展的原理和方法。要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就要从“四化”同步发展的作用机制出发,遵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好“四化”之间的作用关系,整合资源在“四化”系统中的合理配置,发挥“1+1+1+1>4 ”整体协同效应。

1.H.哈肯.协同学导论[M]西北大学科研处,1981

2.徐大伟,段姗姗,刘春燕.“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与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协同学和机制设计理论[J].农业经济问题,2012,2

3.袁晓玲,景行军,杨万平等.“新四化”的互动机理及其发展水平测度[J].城市问题,2013,11

4.吴旭晓.我国中部地区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研究—以赣湘鄂豫四省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1

5.徐君,高厚宾,王育红.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耦合机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9

猜你喜欢
四化参量工业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环形光的形成与参量的依赖关系
含双参量的p-拉普拉斯边值问题的多重解
锁定放大技术在参量接收阵中的应用
双棱镜干涉实验中的参量取值研究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