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巨流河》在传媒娱乐化下的接受与展望

2014-07-13 09:26李小娜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名作欣赏 2014年17期
关键词:娱乐文化

⊙李小娜[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探析《巨流河》在传媒娱乐化下的接受与展望

⊙李小娜[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巨流河》是齐邦媛所著的一部热爱中国热爱台湾的自传体回忆录,讲述作者自1924年出生至2009年为止的人生历程。《巨流河》以其字字珠玑的笔力,详实的历史背景,苦难的民族视角,为世人所推崇。在传媒娱乐化的今天,如何处理好规避浮躁和适应当下潮流的矛盾,挖掘其文化价值,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巨流河》传媒娱乐化文化价值

巨流河,现称辽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齐邦媛在《巨流河》中以它为叙事出发点,叙述自己从1924年出生到2009年为止的人生历程。作家将自己的一生与20世纪的颠沛流离相对照,记录波及整个中国的近代苦难,横跨两岸的大时代故事跃然纸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巨流河》是一部热爱中国热爱台湾的自传体回忆录。①2009年7月,《巨流河》在台湾出版,两年后引进大陆。

从时间来看,《巨流河》出版的时代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因此,如果我们承认,这里的众声喧哗很大程度上契合于今天的传媒娱乐化,那么,对于《巨流河》如何顺应“适者生存”这样的规则,如何在传媒娱乐化的视角下去理解大众接受性,如何探寻它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21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在题材意义、创作视域和精神意向等方面均具有文化象征的广度。这部作品中,作者的亲身经历使她拥有民族关切和历史责任的承担,面临具体境遇中的“历史”的提问。不难发现,这种冷静的历史叙事和掺杂文化探寻的回忆命题始终贯穿在文本中,所以,观照本书在传媒娱乐化下的传播接受,或者说立足法则,也让我们在处理自传体回忆书写与传媒娱乐化的矛盾的同时,重新展望文化价值的强劲生命力。

一、《巨流河》是“解密”的历史文化档案

《巨流河》全书四十多万字,书中仔细地介绍作者对故乡的记忆,随母亲背井离乡,经历战争岁月中的流亡,和双亲一路南下,在南开中学四川分校度过少女时期,就读国立武汉大学,师从朱光潜、吴宓等名师。这些宝贵情谊,齐邦媛珍藏至今。1947年,齐邦媛大学毕业到台湾,直至1993年,才再度踏上大陆的土地,重返故乡。

这里要说明的是,《巨流河》并没有对以上的这些细节泛谈空论,而以时间的走向为经,出现的人物为纬,经纬相交,用“见光”的历史资料打动读者。所以,这本书原则上不能简单地归类为某种文体,也正因为此,在传媒娱乐化的当下,它给予我们关于文化的启发,以下便是从文化的视角对本书进行的解读。

首先,齐邦媛在字里行间中表达出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与热爱,“我生长到二十岁之前,曾从辽河到长江,溯岷江到大渡河,抗战八年,我的故乡仍在歌声里。”②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对故乡的致敬。“在我心中,辽宁铁岭是我父祖之乡,亦是我生身故乡。”③而后,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成千上万的东北民众,遭受日本铁蹄下的统治,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巨流河》是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事变以后苦难史的展现和见证。随着齐邦媛的家人到了北平天津,齐邦媛一家又卷入抗日的洪流。在八年抗日战争期间,齐邦媛耳闻目睹国家的破碎、至亲的夭亡,国和家都经受了沉重的打击。④

当然,作者在处理这些苦难时并不是哀恸与消极,而是文字背后隐藏的希望基调。“所有的迹象显示,战争快要结束了……战局现已转守为攻。全国开始生活在期待中。”⑤

其次,《巨流河》勾勒出时代巨流中的人事流离。我们无法考证书中的历史几分真假,但间接了解一段尘封历史也是最珍贵的感受。“我自1942年到台湾后,用了60年的时间想念留在大陆的23年青春。这漫长的60年间,有激荡,有平淡,也有似乎遗忘的阶段,但是那历史冻结的短短的上半生却横亘在我心灵深处,从未消退。”⑥我们从中得到时代文化大师的纸上“教诲”,何尝不是直观的历史“亲临”呢?

所以说,“读者自身能力对文本的选择使用……使他能够洞见经验的获得;也使他能够想象一个作为经验过程的实实在在的现实,尽管这种现实在具体意义上决不真实。”⑦这点上,《巨流河》满足了读者对于未知的猎奇,进而完成了文化想象。

二、传媒娱乐化下的悲剧美

美国文化研究学者麦克唐纳(Dwight MacDonald)说,大众传媒文化,就是“尽一切办法让大伙儿高兴”⑧,传媒娱乐化由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所催生出来,作品生产与作品接受的最终的感性效果便是传媒娱乐化,它重构了人的精神意识活动,使得现代人的精神娱乐已与传媒进入一种共生的状态。⑨或者说,在作品讲述的层面去呈现人们索要的娱乐。

这里要指出的是,在传媒娱乐化的众声喧哗中,任何身份的标识都没有意义,传媒文化面对的是公众,是大多数,我们可以凭借喜好而主观封杀一部作品,在“作品”的身份确定的问题上,可以是纯文学作品,也可以是由文学作品延展出的其他表现形式,甚至是传播方式。

《巨流河》中,关于张大飞信件的描述是显性的表达,也是受众最热衷“娱乐”的部分。“这些信大约像烟酒跳舞对他队友一样,有帮助忘却狰狞现实的用处吧。我从乐山想转学到昆明西南联大去找他时,他急着来信阻止,其中有句说:‘你对我的实际生活,知道的愈少愈好’多年后才全然了解……实际上仍是保护了我。”⑩

由此不难看出,《巨流河》虽展现的是悲难史,却传达出悲剧美,“现代美学本身就发现悲剧概念含有一种情感因素……它是一种仅存于语言中的内容,名称就已经表明其内容在观众中唤起了悲悼之情。”⑪宏观上看,《巨流河》中的悲悼情是指向大众悲悼的文化现象;从微观的层面加以解剖,这种文化现象准确契合了当下的传媒娱乐化,阐述了严肃的情感表达。

那么,这种严肃的情感又该如何表达出娱乐的效果呢?

“人们时时刻刻必须面对无数梦幻式的影像,接受这些影像对于他们的强迫性叙说,并被迫使自己的审美感非现实化,被引导到虚幻的影像消费中。”⑫从文化社会学角度来分析,一旦促成消费,文本就已经在传媒娱乐的氛围中形成话语权,进而导致读者对文本的喜好或泾渭分明或一边倒。基于这样的理解,齐邦媛认为:“文学有多少人在写,多少人在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喜欢它的人真正懂得。哪怕,只有少数人真正喜欢。文学永远会是一部分人‘必要的坚持’。”⑬

至此,《巨流河》的影响,是因为以一个时代的民族悲剧美契合了当下的传媒娱乐化,照顾到相当数量甚至绝大多数的受众的最普通的感受,当然,对于我们多角度诠释一个文本的文化时代意义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三、文化价值的再解读

按照以上的分析思路,在这一节中,简单分析《巨流河》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

2011年,齐邦媛凭借《巨流河》荣获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0年度散文家”,缘于《巨流河》既实录个人命运,又深思国恨家愁。它没有对历史细节进行锱铢地比对,也没有对政治观点过度阐发自己的思想,借助于这种传媒文化氛围的侵袭,文学受众也以同样的审美格调进行了复制性的输出,导致不同文化群体对文本的审美与风尚达到一个共通点,直接影响文学出版的市场接受与反馈,将自己纳入多元文化共生的典型镜像中。

不仅如此,《巨流河》对文学域及文本接受主体的阅读方式也有重要影响。它的再版使自传体回忆录占据一席之地,情节性和日常性淡化了表述性和审美性。可以说,这样的文化叙事悄然改变了现代人的审美思维与信息接受方式,最终建构起了特定群体的意识形态与审美文化思维。因此,《巨流河》将文学纯粹性融于大众娱乐中,对于后继的自传体回忆录或其他文体的输出能否被受众和市场所接受,就显得至关重要。

事实上,作品中虽然贯穿的是平静的文化叙事,但是,并不说明它与当下的传媒娱乐化相互冲突,换句话说,当一个作品展现出伟大的内在意蕴,通过这个意蕴的解读,我们依然可以找到受众群体所蕴藏的共鸣点,那么,这种传媒娱乐就不仅仅是简单的众声喧哗,而是积极的静默式的思想传承与文化交接。

①④陈辽.一部爱国的但被偏见引入误区的回忆录[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2(4).

②⑤⑩齐邦媛.巨流河[M].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16,314,312.

⑥李菁.巨流河和哑口海,存在于我生命的两端——专访《巨流河》作者齐邦媛[J].三联生活周刊,2011(1).

⑦[德]H·R·姚斯.走向接受美学[M].周宁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96.

⑧[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89.

⑨张放.传媒文化的感性欲望叙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3).

⑪[德]瓦尔特·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M].陈永国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89.

⑫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1.

⑬傅小平,齐邦媛.巨流河是我一生的皈依[J].文学报,2011-7-7.

作者:李小娜,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赵红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娱乐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我的生活自身就是一种娱乐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谁远谁近?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