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天路励后人

2014-07-13 01:45
当代兵团 2014年18期
关键词:筑路新海巴拉

在“万山之祖”的喀喇昆仑山,从帕米尔高原的红其拉甫口岸往西,是古丝绸之路西道,沿途是千仞冰峰雪岭和峭壁峡谷,平均海拔6500米,空气稀薄,气候恶劣。1966年以前,一条崎岖山路是中巴两国往来的唯一通道,还经常被泥石流、雪崩、岩塌、洪水等灾害阻断。

1966年至1978年,中国分两期援助巴基斯坦修建喀喇昆仑公路。1万余名中巴两国筑路人员,克服千难万险,在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区,修建起一条长达1200多公里的“当代丝绸之路”。为了这条友谊的纽带,兵团有91名优秀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68年7月,23岁的王新海和战友们开始了他们的援巴初期工作。作为汽车中队的一员,王新海和战友们很清楚自己将要面临的困难——由于组建仓促,刚刚成立的3个汽车中队仅有150辆汽车,既要按时运送近万名援巴人员出国,又要承担运输全部筑路材料、施工器材、动力设备和生活物资的任务。援建人员出发日期已定,贻误时机不但会打乱整个施工部署,而且还将严重影响祖国的声誉。

如今家住八师、石河子市的王新海仍然记得当年首次进入喀喇昆仑山的情景:“7月的喀喇昆仑山气温大约在20摄氏度以上,但只要天色一变,霎时便风雪交加,身穿皮袄也不觉得暖和。河水涨落,水位高低,主要依高山融雪程度而定。山体多为变质岩,属冰川沉积地带,随时都有发生危险的可能。”

除了物资准备方面外,中方施工人员还面临很多困难,首批援巴指挥部副总指挥、总工程师李华仙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队伍一出国,就驻扎在海拔4700多米的一段狭窄山谷之中。这里空气稀薄,高原缺氧,气候恶劣,变化无常。水烧不开,饭做不熟。大部分人产生高山反应,吃不下饭,喝不下水,喘不过气,鼻孔出血,甚至有人昏迷。在山下能扛100多公斤的棒小伙,在山上连5公斤重的东西也提不动。虽然经过一个多月的适应,一部分人逐步好转,但仍没有完全恢复体能。”由于便道不通,给养物资、工程器材都运不进去。工程所需水文、气象、地质等有关资料一无所有。除了水之外,筑路部队连引火柴都得从国内辗转运来。

面对诸多困难,全体筑路战士充分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李华仙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时除了做好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外,指挥部重新调整部署,责成二大队2000余人提前进至巴拉洪地区,迅速组成若干突击小分队,携带简单的行装、工具和爆破器材,配合先头的几个中队尽快修通巴拉洪路段的上、下便道。”此外,指挥部召集了由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群众三结合的研讨会,集思广益,制定了“突围”计划:抢修便道,加紧施工,一定要在冰冻雪封之前走出困境。突围战役随即打响,尽管许多人头晕目眩,四肢无力,呼吸困难,呕吐不止,高山反应严重,同志们仍然顶风雪,冒严寒,积极投入施工战斗。担任突围开路先锋的一大队四中队、三大队七中队和二大队突击小分队分,别从比尔里、巴拉洪和苏斯特等地出发,带着工具、炸药和简单的行装,爬高山,涉激流,翻悬崖,走绝壁。帐篷一时运不过去,就住山洞,宿峭壁,或者在山谷、河滩、枯草地上露营。没有炉灶,战士们在青石板上烤大饼,没有高压锅,就在罐头盒里煮稀饭。高原地区,水的沸腾温度只有70摄氏度,水烧不开,饭煮不熟,战士们克服了生活上的一切困难。不久,所有的困难都得到了基本解决,便道基本修通,并且在冰冻雪封之前完成了既定任务。

中巴喀喇昆仑公路通车以来,极大地促进了两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条公路是强有力的交通大“动脉”,将各类物资源源不断送到中亚各国。中巴公路是两国筑路工人用鲜血和生命共同铺就的友谊路。两期工程,兵团共派出4184人参加。兵团施工人员在筑路中牺牲91人、致残119人,他们那时大多只有20多岁。他们用血肉之躯,续写着丝绸之路的新传奇。

猜你喜欢
筑路新海巴拉
生产实习课教案
打动总统的梦想
巴拉莱卡琴:从指尖流出的动听旋律
赞云南大山筑路人斯那定珠
澳大利亚:用烟头筑路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新海归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筑路中的利益协调
两棵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