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戴着风帽的巨大幽灵

2014-07-14 12:29车玉蓉
名作欣赏 2014年30期
关键词:梅尔白鲸幽灵

⊙车玉蓉

[青海民族大学预科部, 西宁 810007]

白鲸:戴着风帽的巨大幽灵

⊙车玉蓉

[青海民族大学预科部, 西宁 810007]

小说《白鲸》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代表作,该小说中的人物描写丰富多彩、意蕴深厚,本文就小说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白鲸,进行了论述,说明白鲸好似一个巨大的幽灵游走于海上,同时,也游走在人们的心里,它可以是一个具体的物象,也可以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这个幽灵使读者恐惧,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和对人生的思考。

白鲸 幽灵 物象 抽象

小说《白鲸》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在 1851 年出版的一部杰作,小说描写了亚哈船长在捕杀鲸鱼时被白鲸咬掉了一条腿后,带领“裴廓得号”全体船员四处追杀白鲸,最后船毁人亡的故事,故事情节虽然很简单,并且在小说出版后的半个世纪内,不受读者的青睐,也没有引起评论家的关注。但是,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以来,该小说在评论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评论家们开始从方方面面挖掘小说所隐藏的各种意义和知识,每一个时代给这部小说赋予了新的内涵。可以说对该小说的解读在与时俱进,这样的殊荣在英美文学史上,除了莎士比亚之外,的确不太多见,而且该小说越来越引起了中国评论界的关注,学者们结合中国的实际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对其进行了主题及思想迥异的解读,笔者也就自己对该小说的理解做以下的解读。

该小说在其创作之时,作者借用了许多别的作家的创作成分,其中包括:美国早期冒险小说的叙述方式和作者自己前期所创作的小说《白外套》和《雷德本》中的寓言和象征写作手法。一直以来《白鲸》被看作是一部伟大的史诗。其中不但充满着玄学思想,也描述了美国当时社会捕鲸业的发展,小说展现了美国 19 世纪的神话和加文主义清教思想与新型工业物质社会的碰撞。

小说《白鲸》也被称作是一部伟大的悲剧。小说中的主人公亚哈船长是一个悲剧的英雄。他带领着“裴廓得号”全体船员,与白鲸搏杀,最终葬身大海,显示了人类献身自我,征服自然的壮举。他的行为令读者感到震撼和恐惧,也替他惋惜,这样一个意志坚定、经验丰富、技巧娴熟、有胆有识的老船长,为了一个不通人性的生灵,白白葬送了自己和海员们的性命。悲剧的情节和悲剧的人物激发了读者的恐惧感和怜悯感,从而对人生、人类、宇宙、生与死、永恒与毁灭、斗争与和谐等重大社会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小说中作者选择了伊实梅尔,一个寻求人生价值和自我灵魂的流浪汉,作为小说的叙述者,这一人物与亚哈船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对外来文化和宗教充满了好奇、宽容和接纳,在航海过程中表现出了自由、灵活和易变,大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在审视着周围发生的一切。另一个则显得固执、刚愎和偏执,远离他人和外界,孤僻自傲,时常把自己封锁在那个狭小的船长间里,对外来文化表现出了拒绝与憎恨,使他人成为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两个人的个性特征决定了两个人物截然不同的结局。

学者们对于两个人物的解读也是说法不一,各有不同,有人把亚哈船长等同于梅尔维尔,认为亚哈与上帝的争吵,就是作者与上帝的争吵,表现了作者想挣脱加文主义清教思想对自己的束缚。但是很多评论家常常把伊实梅尔和亚哈分开来看,认为两者是对立面,代表事物的正与反,生命的生与死,反映了人生的态度,人类的追求,这也是小说的关键点之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激发了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世界里的现代人的内省和反思。

但是,我们一定不会忘记小说中另一个更重要的人物,那就是白鲸,一个带着风帽的巨大幽灵。小说中作者描写的白鲸就像是一个幽灵,神出鬼没地游走在世界的各个大洋,忽隐忽现,令人难以捉摸,不知其踪。有人把它看作是海上的巨兽,邪恶的象征;有人把它看作是天上的神灵,上帝的化身;也有人把它看作是自然的代表,安详与宁静;还有人把它理解为一种抽象思想的体现,加文主义的代表,无时无刻不在控制着那些虔诚的教徒。

在描写白鲸的“白色”一章中,作者列举了“白色”的各种含义:美丽、纯洁、荣耀、空虚和恐惧,伊实梅尔认为:“白色除了可以产生所有的这些想象、除了可以代表所有甜蜜的、荣誉的和崇高的东西之外,在白色的象征深处还潜藏着一种难以捉摸的东西。白色在人们灵魂深处所产生的恐惧比鲜红的血腥产生的恐惧还要大。”后来他又说,“所有一切东西中,大白鲸的白色最使我感到害怕”。他还联想到北极的北极熊和热带海洋的白鲨,以增加读者对白鲸的恐惧感。随后,伊实梅尔的联想就更是令人恐怖,印第安人传说中的白色战马、白化病患者、福音传教士化身的恐惧之王所骑的苍白色的马匹、信天翁令人恐惧的白色、白浪风暴、白巾党人、死尸的苍白。梅氏认为“白色”这种最为奥妙的理想化了的含义中,不免让人想起一种特殊的幽灵。由此,我们会发现白鲸成为了一个矛盾体,其象征意义从纯洁到恐惧,从善良到邪恶,从印象到具体,从生命到死亡。以至于许多评论家把白鲸的白色与美国的种族歧视和偏见联系了起来,阐述了白人凌驾于其他种族之上,并对其他种族表现出敌意和憎恨。这样小说中的白鲸便代表了美国文化的内涵,成为了白人种族的化身。更为有意思的是,作者最后把白鲸的白色描写为一种“空白”,代表着虚无,“白色”就是“无色”。一下子“白色”就被神圣化了,如同神灵一样无法看到,只能出现在人们的想象中,让人们对其产生敬畏。

在第五十五章,“谈谈鲸鱼的那些荒乎其唐的画像”一章中。作者描述了有关白鲸的各种画像,如:印度鲸鱼像、基多所绘的珀尔修斯从还怪或者鲸鱼那里救出安德洛墨达的画、贺加斯笔下的海怪、古苏格兰的西鲍尔德笔下的《鲸鱼导言》和旧时《圣经》里的插图和宗教改革前的小祷告书中的约拿的鲸鱼、古老书籍章头章尾勾画鲸鱼的古怪画法、荷兰有关航海书中刻画鲸鱼的图版、舰长科尔内特所著四开本书中有关捕杀鲸鱼的略图、博物学家拉塞佩德鲸鱼的画片,这些画都犯了荒唐的错误,而在这些错误中处于登峰造极地位的当推科学家弗雷德里克·居维埃,他画得一头抹香鲸的画像,居然像一个南瓜。那么为什么这些有关白鲸的画像这样错误百出,荒唐可笑呢?伊实梅尔认为原因是大家都没有真正见过白鲸的模样,只是在凭借自己的想象。他说:“它确切的体态,恐怕连魔鬼本人也未必能一见……你必须承认:这种大海怪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种决不可形之于图画的生物。”很多人都想描绘白鲸的形状,但是,白鲸就像一个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其模样不得以见,说它不存在,却就在海员和捕鲸船周围游弋嬉戏,说它存在,但又不知是什么样子,最终当白鲸突然出现,将“裴廓得号”掀翻的时候,人们也没能看清这个幽灵的样子。

白鲸出没诡异,难以捕捉,而且会在同一时间里出现在不同的地方,每当它出现时,都在喷水,水手们会很恐惧地喊道:“它在那儿喷水哩,它在那儿喷水哩!那背峰像座雪山!是莫比·迪克!”当水手们真正靠近白鲸时,洋面上却变得非常平静,“像是拉过了一张地毯铺在波浪之上”;最后,猎手们靠得越来越近,“以至他的整个耀眼的背峰已看得清清楚楚;它在海里独自向前滑行,不断地在身后划出一道精细之极、羊毛般的捎带绿色的打转的圆圈”。猎手也看到了更远一些它的微微突起的脑袋上的巨大纠结的皱襞,即使等看到这个巨大无比的幽灵时,也只是雪白的背峰和皱襞的额头。而且,每当这个幽灵出现之时,总伴随着不详的征兆:象限仪和罗盘针被毁、亚哈船长鲸骨腿断裂等,它就像是“古舟子吟”中的信天翁,在戏弄着这些猎手,让他们一步步进入它设定的圈套,然后,风卷残云般将他们一扫而光,却又依然悄无声息地潜入海洋的深处,等待下一次时机的到来,这个游走于海中的幽灵,令无数水手闻风丧胆,令像亚哈这样意志坚定、百折不挠、英勇无畏、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发狂,令伊实梅尔这样的流浪者感到恐惧、死亡和孤独,令斯达巴克感觉到无奈,令所有无知的船员们感觉到好像被人念了咒语一样,稀里糊涂地追随着这幽灵的痕迹在大洋上四处奔忙,到头来等待他们的却是死亡。

总之,白鲸作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虽然作者没有花太多的篇幅进行详细的描写,但是这一人物自始至终使读者们魂牵梦绕,使读者感觉到它的存在,正如书中描写的那样,白鲸忽隐忽现,萦绕在我们的身边,给读者留下了悬念,渴望解开其中的谜底,但是,这个谜底却又无法解开,也许根本就没有谜底,只是一个谜,这个谜蕴藏在自然界中,蕴藏在人们的思想里,千年万年让我们苦思冥想,这思绪就像那漫无边际的大海一样慢慢地流淌。

[1]James E.Miller,Jr.A Reader’s Guide to Herman Melville[M].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1998.

[2] 梅尔维尔.白鲸[M].成时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3] 张立新.《白鲸》对于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白色”象征意义的重新构建[J].国外文学,2006(3).

[4] 钟瑞雪.白鲸的象征世界[J].理论园地,2013(4).

作 者:车玉蓉,英语语言学硕士,青海民族大学预科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及英美文学。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

猜你喜欢
梅尔白鲸幽灵
快把我哥带走
梅尔:我的追求塑造了梦
大号“白鲸”
梅尔维尔鲸
“熊”视眈眈
“大”白鲸
和白鲸零距离
与鲸共眠
梦想是眼睛,第一个攀上珠峰的盲人探险家
1916年的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