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美好与现实的无奈——纪录片《无用》赏析

2014-07-14 12:29山西传媒学院艺术设计系太原030013
名作欣赏 2014年30期
关键词:马可裁缝纪录片

⊙齐 欢[山西传媒学院艺术设计系, 太原 030013]

《无用》是贾樟柯所执导“艺术家三部曲”的第二部,该片摘得了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纪录片奖。“无用”是著名服装设计师马可创立的一个服装品牌,纪录片《无用》通过三段式结构讲述了马可的服装设计理念和创作过程,通过对不同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下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记录,引发观众对艺术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无用是马可创立的第二个服装品牌,第一个品牌是她和前夫毛继鸿创立的“例外”。2013年的春天,彭丽媛首次以第一夫人的身份出访时,身着的就是马可设计的服装,庄重大方又不失时尚的服装为第一夫人赢得了满堂喝彩,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丽媛”风潮,也使马可及品牌“无用”瞬间受到无数关注。

纪录片《无用》并不是对马可服装品牌的推介与广告,它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部艺术作品。导演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影片内容所传达的思想才是最吸引观众的地方。影片从内容上突破了传统纪录片纯记事的限制,选择具有特殊性,将其记录的每一个对象的社会属性阐述得极其丰富。导演的三段式结构分别描述了“例外”服装品牌的工厂生产过程、马可服装设计作品在巴黎的成功展出、山西汾阳普通劳动人民最原始、最朴素的服装观念。影片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物质“衣服”出发,反映出人与人、人与社会、艺术与现实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困境。

一、工业社会使设计制造与使用者相分离 影片从一个横移的长镜头开始,炎热拥挤的车间,灯光下一群不知姓名的男女工人在赶制成衣,风扇无力地摇摆,酷暑难当,缝纫机前他们每个动作伴着b e y o n d的《情人》不断重复,在经过排料、裁剪、缝制、整烫、检验等数十个程序后,成衣被贴上了“例外”的标签,一个马可和前夫创立的另一个著名服装品牌。最后,漂亮的成衣被陈列在豪华的商场出售,购买者都是身着高跟短裙的时尚追随者,她们品着红酒,挎着L V。而那些辛苦劳作的工人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到集体食堂打上一份饭,端着搪瓷碗边看橱窗里的报纸边吃。他们可能不知道自己亲手缝制出来的衣服一件售价会超过他们一个月的工资,他们也没有机会去追求时尚与奢华,因为打工妹在吃饱了饭还不知道这个月能给家里寄多少钱的情况下,是不可能买一件香奈儿的粗花呢西装去体会时尚小姐的生活态度的。

马可在影片中说,服装是要表达情感的,而手工衣服更能去承载和表达,所以她希望通过类手工的风格设计去传递和表达情感。而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使服装设计制造的效率不断加快,批量生产的流水线上的工人不会理解设计师要表达的情感和理念,因为他们不需要理解,其实也无暇顾及,只忙于专注手中不断传递过来的布料,按分工裁边、锁扣、熨烫,重复的机械劳动而已。生产出来的服装有哪些款式,代表什么潮流,会在哪里卖,卖给谁,多少钱,这都与他们无关。而消费者在挑选和购买漂亮的服装时,没有人会去想起生产这些衣服的工人。传承和表达感情的功能,因为当今工业社会设计制造与使用的分离而逐渐剥落,这是设计师的设计艺术与现实分离的矛盾根本所在。

二、脱离实用性的艺术无法独立存在 在《无用》的第二个段落里,一个穿着白色棉布上衣的女人趴在昏暗的房间里,抓起一把沙土,捏一捏,摇摇头又扔下,反复多次后,她终于找到了满意的材料,将一件件粗布衣服埋了进去,脸上露出虔诚又闪耀的光芒。她就是纪录片《无用》的女主角,服装设计师马可。此时她正在进行一项重要的创作,数天后,带着浓厚泥土气息的粗布服装登上了巴黎服装发布会,厚重大气的服装、静态真人展示和零距离与接触的新颖方式,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们发出了声声赞叹。

这是整部纪录片中最耀眼也是最有艺术气息的段落,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工业社会,纯手工生产的竞争力很弱,或者说非常无用,但马可却有自己的想法。她坚定地认为物品是有记忆的,经过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衣服能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故事,这是现代工业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产品无法比拟的。所以在工作室里,她用最原始的织布机织出粗布,用泥土做旧,希望创造出文物出土的效果,从而将厚重的、夸张的衣服赋予泥土的气息,絮乱的缠绕和粗糙的缝制仿佛下定决心要与现代文明对抗。

马可在巴黎的展出获得了观众的满堂喝彩,但此时如果站在巴黎展台下的不是那些外国观众而是在工作室织布的女工,并且最后这些衣服都被赠送给它们的生产者,这种概念或许表达得会更真实一些。事实是,影片中的老外是以看兵马俑的心态去看“无用”的,它的精彩来自于表现形式的创新,而不是对生活与劳动的敬畏和赞美。

马可专注于手工,使她更像是一个艺术家和哲学家,而不只是一个服装设计师。当前国内很多设计师都期望以类似的方式表达个性和创新,但手工制造效率低下的先天不足,使得那永远只是一个创意和概念,不能真正惠及普通人,这也是为什么“无用”品牌只是小众品牌的原因。

究竟什么是衣服?这个问题足以从社会、历史、设计、文化、经济角度写无数篇文章,但是最后衣服还是拿来穿的。什么是设计师?改革开放之前这个词在中国是没有的,那时服装设计师被统称为裁缝,能吃饱饭是人们对生活的基本概括,至于设计师,其地位还不如裁缝,裁缝还属于度身定做呢。影片的后半部分,一群全副武装的煤矿工从井下钻出,当他们扒光浑身装备,却还是黑得和黑夜分不清,站在昏黄的灯光下用洗洁精狠命搓洗身体的时候,衣服还真的什么都不是,它的所有意义甚至功能都被残酷的生活消解。所以,实用性是所有服装及其他产品存在的基本属性,脱离开来,艺术性无法单独存在。

三、现实的无奈使普通大众与艺术相隔甚远 影片的第三部分回到了导演贾樟柯的故乡,山西汾阳。几乎贾樟柯所有的作品都会在汾阳取景,这是中国中部的一个丝毫不起眼的小县城,这里上演的故事在任何一个中国中部的县城里都能够轻松地找到相似的影子,贫穷、落后,人们都在为生计奔波,而这也是贾樟柯将镜头对准这里的原因。

在汾阳,一个以做衣服为生的裁缝关门转行当了煤矿工人,在城乡结合部的小店里,裁缝和她的妻子坐在炕上接受采访。妻子穿着丈夫给她从县城买的粉色衬衣,有些局促。镜头外导演问丈夫为什么放弃拿手的裁缝手艺去危险的煤矿工作,丈夫摇摇头说:“现在我在超市给她买一件衣服只要四十块钱,而我替别人做一件西装的手工费都不止四十,做不下去了。”他的手艺很好,可是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传统手工缝制的裁缝这个行当日渐衰落,裁缝们只能改改裤子,因为广东的新衣服成本更低。结果是,极小部分裁缝店变成了高端私人成衣定制,剩下的都已逐渐消亡。这就是所有西方与东方、先进与落后问题的关键。现代产业结构和工业社会生产方式的渗透,对传统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瓦解和破坏是致命的,随着传统手工业逐渐消失,马可所说的情感和文化的传递也失去了载体,于是出现了生活方式的变动和历史的断裂,基层服装从业者的逐步淘汰只是一个注脚。

艺术是人类通过借助特殊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它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是人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有机结合体。近现代以来,文化精英们一直试图推进艺术的大众参与,希望呼唤民众自身参与艺术的积极性,以借此“开民智”,马可之类的艺术家们正是这些精英的代表。他们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蓬勃发展,商业的、流行的大众艺术占据了主流,艺术在消费主义的掩盖下,大众的审美观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艺术美学被快感所吞唾,大众文化背景下艺术的发展与金钱自然联系了起来,正如马尔库塞直接所指出:“资产阶级艺术的作品都是商品,他们也许就是为了拿到市场上去而被当作商品创作出来的。”平民大众面对物质唯一的现实生活变得迷茫,于是有一部分人陷入盲目追随的怪圈,是不是国际大牌、是不是够贵成为了他们衡量艺术价值的唯一标准,当然那都是有钱人。更多的普通大众只关注是否能吃饱穿暖,他们很少会去考虑哪个艺术性更强,因为追求艺术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例外”和“无用”单件上千的价格可不是普通大众能承受得起的。

四、贴近现实是艺术发展的出路 在影片的结尾,几个煤矿工人穿着厚重脏乱的工作服进入煤矿,两个小伙子骑着摩托车在煤堆间挥舞着脱下的上衣呐喊飞奔,那是对自由的憧憬和呐喊。汾阳所关注的朴实与马可的“无用”形成了一个比照,这是对于时尚与艺术的背后所存在的现实生活处境最好的诠释。

社会终究是要不断进步的,文化艺术是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如何做到贴近现实是关键。在现代工业社会的不断冲击下,传统服装行业和手工业前景堪忧,以马可为代表的设计精英们正努力摆脱模仿与跟风的魔咒。唯有把握传统精髓,贴近大众现实需求,顺应时代不断创新,才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艺术发展的美好,艺术才能有更广的发展空间。对此,马可的“无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马可裁缝纪录片
An incredible journey难以置信的旅程
马可·波罗的启程——泉州小记
麦恩是条多情的狗
老裁缝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最好的选择
勇敢的小裁缝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