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滨海新区人才培养的探讨

2014-07-14 02:08刘蕊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6期
关键词:滨海新区高技能新区

刘蕊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 300451)

对于滨海新区人才培养的探讨

刘蕊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 300451)

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新区对于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但目前新区人才培养的状况还不能完全适应滨海新区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新区发展状况的分析提出了对新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议。

滨海新区 人才 对策建议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也是中国邻近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口。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随着新区的开发开放不断深入,人才需求问题对新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

(1)天津滨海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全面深入推进“十大改革”,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行政资源得到优化,层级关系进一步明确,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金融改革创新,重点发展产业金融,扩大投资,不断完善融资租赁业,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强化科技与金融相结合,建设符合新区特色的科技金融体系,鼓励金融创新,加大金融招商,加强金融服务功能,完善投资机制。深化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完善交易流转制度,推进土地市场化。三是打造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运用成熟的经济市场,与国际接轨,逐步实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经济对接、资源融合,进一步提高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度、进一步推行自由贸易港,设立航运交易所等服务体系,完善中新生态城管理机制,落实国家对生态城的政策支持,开拓创新生态城的合作机会,同时完善公共服务机制。四是改善民计民生,着力解决好百姓生活问题。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对住房、医疗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新区会加大保障力度,多渠道、多模式进行配套管理。

(2)扎实推进“十大战役”,形成了功能区开发与优势产业集聚、产业布局优化同步提升的良好态势。金融和航运可以说是核心城市最核心的两大功能。产业金融、科技金融等是新区主要着眼的具有优势的特色金融,而在航运物流方面,新区充分利用天津港口的特殊优势,发展航运服务、物流服务和加工贸易服务等功能,全力开发对外开发程度,吸引全球大型船务公司落户滨海新区,成立船舶、航运等国际产品交易市场,汇聚高端产业项目,坚持高起点、高效能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实力,努力成为北方贸易枢纽中心。

(3)新区积极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区、国家863计划产业化伙伴城区建设,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110项,“天河一号”、“曙光星云”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投入使用,14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建成7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10个行业技术中心、15个产业技术联盟,新增96家国家级和省部级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大力实施科技小巨人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4万家,小巨人企业715家,上市科技企业26家。有效专利2.3万件,比2009年增长3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5件、市级著名商标131件、市级名牌产品72个。以10个服务业聚集区为载体,实施重大服务业项目550项,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3%。90座商务楼宇投入使用,98座加快建设,总部企业达到245家。建成滨海国际会议中心、滨海一号酒店、泰达时尚天街等一批商贸服务设施。2013年旅游接待量突破175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115亿元。9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初具规模。新区成功举办了四届滨海生态城市论坛暨博览会、中国天津滨海国际文化创意展交会和两届中国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以及一大批国际性重大会展活动。航运物流快速发展,天津港贸易往来扩大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内陆无水港增至23个。港口旅客吞吐量超过25万人次。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

(4)新区紧紧围绕“一城双港、三片四区”的空间布局,构建了“东港口、南重工、西高新、北旅游、中服务”5大产业聚集板块,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各大功能区紧密合作、积极推进新兴产业园区、北塘等经济区域的开发,共同建设示范小城镇。提升滨海新区的功能区和城区、街道紧密对接,实现了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的双向延伸。

2 滨海新区人才需求现状

随着十大战役的深度展开,滨海新区迫切需要一批运筹帷幄、能征善战的领军人才,一支不畏艰辛、甘于奉献的实干大军,一支掌握科技、攻坚克难的尖兵队伍,故已滨海新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青睐人才。只有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坚决打赢争夺人才攻坚战,才能确保十大战役人才济济,更快夺取开发开放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虽说滨海新区广聚四海贤才,采取了一系列开放务实的政策举,人才总量不断壮大,但这与中央和市委要求、科学发展需要和面临形势任务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人才政策不够统一健全,人才吸引优势不够明显,各领域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比较缺乏,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等。顾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加快构筑人才竞争新优势已是滨海新区的当务之急、发展之要。必须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全面加强人才工作,加快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滨海新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3 滨海新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对策和建议

人才是生产力,是科学发展的重要资源,在面对挑战和机遇、竞争与生存、发展与创新的搏弈中,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人才的引进、人才的管理、人员的服务,都是关系到能否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关键所在。

(1)开设创新创业基地,提高职业技能。滨海新区目前许多家企业与天津多所高职院积极合作,为适应一些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高校与知名企业联谊,开展交流讲座,建立校企合作,对一些相关技术现场指导操作,更快更好的保证员工培训质量。学校也可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课程设置,订单式培养,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也可以技能大赛为契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积极引进创新型人才。滨海新区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特别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更需要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引导带动,为了适应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迫切需要引进一些具有高端管理经验的管理人才,作为各行业创新的骨干人才。

(3)联合滨海新区部分地方高校,打造适合新区的高技能创新人才。1)创造优质人才环境,实现教学、科研为滨海新区服务。启动教育系统全面对接滨海新区各行业的优势产业,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坚持专业瞄准产业、人才瞄准需求、办学瞄准市场,加强高校培养模式与企业结合,课程设置与企业岗位的衔接,培养一批实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全面开放部分高校的公共实训中心和教学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扩大社会培训,更好地满足滨海新区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2)走“校企合作”道路,适时解决滨海新区企业人才短缺的问题。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从学生的实训环节出发,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通过模拟情景、现场操作,从而保证学生的实训过程更为真实化。融入校企合作,也使得很多教师亲临企业顶岗实践。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更益于新区企业发掘人才、培养人才,特别是一些企业急需的一线技工人员;通过与新区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一些大型企业都采取了订单式培养模式,适时解决了人才短缺情况。3)不断探寻滨海新区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启动支持滨海新区各行各业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以培训促改革,在不断总结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出更适合企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使滨海新区人才培养更科学、更实际,同时也引导地方高校的产学研紧紧围绕滨海新区经济发展这个中心。

4 结语

总之,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离不开高技能、创新型人才,虽说新区的地区优势吸引了很多高科技人才,但将人才培养纳入滨海新区发展规划势在必行。

[1]徐锋.天津滨海新区急需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14(12).

[2]李捷.天津高校应对滨海新区人才需求的对策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2).

[3]李宝梁.关于为滨海新区培养更多更好高技能人才的建议[J].建言献策,2010(6).

猜你喜欢
滨海新区高技能新区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天津滨海新区 率先建立防返贫资金池
天津市滨海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与应对之策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天津市滨海新区粮食局 创新机制加强监管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天津滨海新区“典范之声”合唱艺术节圆满落幕
浅议高技能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