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学习的三重境界

2014-07-16 23:42王国芳
中小学德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哲学思维思想政治课学习方式

王国芳

摘 要:把握哲学知识,养成哲学思维,提升哲学智慧是哲学学习的三重境界。哲学学习,要由点及面,准确把握哲学知识,具体要求是吃透核心概念、掌握基本原理、构建知识体系;由知到用,努力养成哲学思维;由外而内,逐步提升哲学智慧,做到乐观对学习、理性对社会、智慧对人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学习方式;哲学教学;哲学思维;哲学智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5-0032-04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模块。有学生认为哲学很难学,也有学生认为哲学很简单;有学生感慨哲学很抽象,也有学生感觉哲学很有趣;有学生说学哲学没用,也有学生认为学哲学很有用。种种不同,其实反映了人们在哲学学习中所处的境界上的差异。哲学学习,可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把握哲学知识,第二重境界是养成哲学思维,第三重境界则是提升哲学智慧。

一、由点及面,把握哲学知识

准确把握哲学知识是学习哲学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哲学学习的第一重境界。这里的哲学知识,主要包括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知识体系三个层次。准确把握哲学知识,就是要在哲学学习中吃透核心概念、理解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1.吃透核心概念

概念是最基本的学科语言表述单位。小到哲学中的一个原理,大到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都建立在一个个基本概念基础之上。掌握这些概念,特别是吃透物质、意识、规律、实践、认识、联系、发展、矛盾、价值与人生价值、价值观等核心概念,是学好哲学的重要前提。具体而言,须从两个方面加以重视:一是对核心概念的文字表述把握务求严谨;二是对核心概念的内涵理解务求全面。

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为例: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要吃透这一概念,从文字表述上看,需要我们字斟句酌,既不能把“意识”换成“意志”,也不能把“客观实在”换成“客观存在”。意识不等于意志,客观实在也不同于客观存在,如果随意更改,那么我们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从内涵理解上讲,物质概念涉及两对关系。第一对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一方面是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另一方面是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前者强调了世界的客观性,划清了与唯心主义的界限;后者强调了世界的可知性,划清了与不可知论的界限。第二对关系是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的概括,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哲学概念的把握要切中内涵,而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文字记忆上。

2.掌握基本原理

哲学原理是哲学知识中的精髓,是应该在学习中彻底掌握的。有些同学以为自己记住了、能背了,就是掌握了基本原理,这种认识可说是大错特错。所谓掌握基本原理,至少应达到两方面要求:一是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即要在熟记基本原理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为什么这一原理是这样的;二是既要知其“来龙”,更要知其“去脉”,即要在理解为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知道这一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或启示,坚持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以认识的反复性为例,有同学会把认识的反复性理解为认识的曲折性,甚至认为认识的反复性一定会伴随认识的倒退。当然,认识的曲折甚至倒退确实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但反复性并不一定要通过“倒退”来体现。从“来龙”看:由于认识的主体——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主、客观各种条件的限制,认识的客体——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从“去脉”看: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可见,认识的反复性强调的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正确与错误的“反复”。

3.构建知识体系

概念吃得再透,原理掌握得再到位,还不能说已经把握了哲学知识。学习哲学必须在此基础上,对零碎的、分散的、相对独立的概念、原理等进行整合,打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才能说是比较好地把握了哲学知识。当然,哲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有时,打通微观知识之间的联系,甚至比构建宏观知识体系更为重要。

以量变、质变与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为例,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会忽略其中的联系,换句话说,在他们的知识储备中量变、质变与矛盾主次方面是割裂的。实质上,如果我们稍加思考: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而事物的性质不正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吗?因此,我们可以把量变理解为矛盾主次双方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并没有导致双方地位的变化;同理,我们可以把质变理解为矛盾主次双方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已导致双方地位的变化。再进一步分析,量变、质变仅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状态而已,而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矛盾,正是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这样,我们就打通了量变、质变与发展、矛盾及矛盾主次方面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即构筑了一个新的知识系统。

二、由知到用,养成哲学思维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指出:“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1]哲学知识也必须加以利用,让它活泼起来。学哲学,用哲学,并在用的过程中,努力养成哲学思维。这是哲学学习的第二重境界。

1.解读与诠释

哲学思维是指人们自觉地运用哲学观点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既可以运用于认识世界的过程,也可以运用于改造世界的过程。我们学习哲学,掌握了哲学知识,就要自觉运用哲学知识对文本材料或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作出自己的解读和诠释。这种解读和诠释的习惯和能力,是衡量和体现一个人哲学思维水平的重要方面。

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所记载的故事《獐鹿之辨》为例:“王安石之子只有几岁的时候,有个客人送来一头獐和一头鹿,关在一起。客人问他:‘哪只是獐,哪只是鹿?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两种稀有的动物,看了半天,答道:‘獐旁边的那只是鹿,鹿旁边的那只是獐。客人听了,十分惊奇。”没有学过哲学的人,看到一个小孩在情急之下,竟能作出如是回答,自然会惊奇。但我们学了哲学之后,便应对此作出另外一种解读和诠释: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应当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王安石之子的回答,表面看来倒也没错,但究其实质是废话一句,因为它没有回答任何具体问题,根本不能指导实践。

《獐鹿之辨》的故事,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能够看到:大块文章,洋洋洒洒;大会报告,滔滔不绝,但实际上不解决任何问题,都是故事的翻版。学习哲学,重要的是养成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解读和诠释世界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2.反思与追问

从一定意义上讲,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反思与追问也应当成为哲学思维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学习哲学,就是要树立永不满足于现状的思维追求,就是要增强勇于探索的思维勇气,就是要养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思维习惯。我们应该把这种反思与追问的哲学思维,运用于日常学习(包括哲学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学习为例,教材是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三个方面展开阐述的。许多同学在学习时,不善于刨根问底,仅满足于知道这三句话,而缺少更进一步的追问和思考。这样学习哲学,只能停于表面、流于肤浅,学习的意义和学科的魅力又在哪里?哲学学习需要我们养成反思与追问的思维习惯。在这一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如果我们思考过“人民群众是如何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人民群众又是如何通过创造物质财富来创造历史的”,思考过“人民群众是如何创造社会精神财富的”,思考过“人民群众是如何变革社会的”“人民群众又是如何通过变革社会来创造历史的”等问题,那么学习效果就会完全不同,学习的境界自然也就不同。学习需要反思与追问,生活与工作也是如此。

3.批判与创新

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获得的宝贵的思维武器。现行《生活与哲学》教材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学习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树立辩证思维,以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

以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为例,为了寻找一种合适的灯丝材料,爱迪生失败了1600多次。但在爱迪生看来,他并没有失败,而是成功,因为他知道了1600多种材料是不适合做灯丝的。换个角度看问题,其实失败也是一种成功。正是这种宝贵的批判与创新精神才造就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当然,我们学习了哲学,对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就不能局限于成功与失败的关系上。我们能不能从这一故事中考察真理和谬误的关系,认识到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我们能不能从故事中感悟正确对待错误的态度,认识到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学习哲学,不能就事论事,也不能人云亦云,而要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这样才能体会哲学学习的乐趣,感受哲学学习的价值。

三、由外而内,提升哲学智慧

对于学习者而言,任何学科知识都是一种由概念、原理和观点构建而成的外在的体系,哲学也不例外。哲学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把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内化为自己的哲学智慧,也即要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行动,把哲学知识升华为人生智慧。

1.乐观对学习

一个人的智慧应该体现在他对学习的感情和态度上,一个不爱学习、感受不到学习快乐的人,自然是谈不上智慧的。哲学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寻找学习的乐趣,进而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在需求。

有同学认为哲学很无趣。其实,知识本身是无所谓有趣和无趣的,在很大程度上,学习的乐趣需要自己去体会。以“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一知识点为例,这只是一个理性表述,谈不上乐趣。但我们如果多读一些有关脑科学的资料就能发现,人类大脑的利用率非常低(有专家认为只有3%,有专家认为是5%或9%),而人类智商的潜能是很大的,有研究表明,人的潜在智商为2000左右,但现代人只发挥了49到152。若我们把资料与“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一知识点联系起来,就会感悟到自己拥有许多潜能,我们应该把它们发挥出来。这样,理性甚至无趣的哲学知识的学习,就会变得很有趣,枯燥甚至空洞的哲学知识也会变得很有价值。哲学还是那个哲学,至于是否有趣、有价值,其实都取决于我们自己。哲学学习,就是要帮助自己发现学习的快乐和意义。

2.理性对社会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各种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新名词、新观念纷纷涌现。社会的发展似乎变化莫测,令人眼花缭乱。对此,有人感觉不安,有人感到不满,有更多的人则可能感到不适甚至茫然无措。我们学习哲学,就是要炼就一双“慧眼”,把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看个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也即能让自己更理性、更客观地看待社会及社会上的各种新现象、新事件、新观念。

以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腐败问题为例,如何看待这一问题?一个学过哲学的人应该更理性,看得也会更全面、更透彻:坚持全面的观点,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腐败问题的严重性,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腐败问题与党和政府的性质水火不融;坚持联系的观点,我们既要分析腐败问题产生的现实和历史原因,也要看到腐败问题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坚持发展的观点,我们既要看到解决腐败问题任务的艰巨性,但更要看到我们党和政府对惩治腐败的决心和措施,相信腐败现象最终还是能够得以抑制和控制的。所学哲学知识一旦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我们对社会的观察和分析就会少一些盲目、多一份理性,少一点浅薄、多一层深刻,少一些片面、多一些全面。

3.智慧对人生

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但这并不是说掌握了哲学知识就等于拥有了智慧和聪明。只有当我们把掌握的哲学知识内化为观察社会、反思人生、指导行动的个人素养时,才称得上真正拥有了哲学所赋予的智慧和灵性。因此,学习哲学绝不仅是为了知道一些哲学知识,也不仅是为了认识和改造外在世界,学习哲学更在于修炼自我、使自己更智慧地面对人生。

中学生处在人生的关键期,受自身成长阶段的制约和外界种种影响乃至诱惑,难免会产生困感、迷茫甚至一时的迷失。学习哲学能让自己更正确地看待和处理人生道路上的种种艰难和困苦,拨开迷雾,让人生之路洒满阳光:懂得了辩证唯物论,就要从自身实际出发设计和规划人生,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知道了唯物辩证法,就要能够坦然面对挫折,又要脚踏实地、充分利用各种条件为成功而奋斗;知道了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就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并使之成为自己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学习哲学要让自己能更正确地看待和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走出狭隘的自我,让人生目的更明确:懂得了历史唯物主义,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顺应历史潮流、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社会有益的人。不要让哲学学习成为自己的负担,而要让哲学成为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把握哲学知识、养成哲学思维、提升哲学智慧是哲学学习的三重境界。遗憾的是,很多人的哲学学习,仅停留在第一重境界上;更有甚者,连准确把握哲学知识都存在问题。其实,哲学学习与修养是一辈子的事,需要我们不断去感悟、去体会,并不断地将其渗透到自己的血肉和情感中,最终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外化为自己的语言和行动。

参考文献

[1]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6-8.

(作者单位:浙江省春晖中学

浙江绍兴 312353)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哲学思维思想政治课学习方式
哲学思维与治国理政
政治学科知识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