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陪都城里的美国将军(五)

2014-07-18 12:07杨罕亭重庆史迪威博物馆
重庆与世界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史迪威宋美龄罗斯福

□ 文/杨罕亭 图/重庆史迪威博物馆

史迪威:陪都城里的美国将军(五)

□ 文/杨罕亭 图/重庆史迪威博物馆

Joseph W. Stilwell, an American General in Chungking(Ⅴ)

两头奔波,史迪威促成缅甸攻势

1944年,胜利的曙光已经来临。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在尼米兹和麦克阿瑟的指挥下,正向着日本本土步步推进。

蒋介石也看到了这种局面的发展将会对中国战场带来的影响。战争态势当然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美军有了太平洋中的小岛做跳板,对中国战场就不那么倚重了,中国战场的地位恐怕很快就会跌落。

战争眼看就要结束。蒋介石何曾不也想快一点结束这场战争,可现在他却希望能够把时间再向后推一些才好。因为目前援助物资正通过扩大的驼峰航线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这些物资有的囤积起来,有的通过其它手段在黑市上变成黄金,这些对日后与中共的决战无疑是有好处的。

德黑兰会议后,罗斯福曾一度对蒋介石指挥的中国战场的消极和失败不满,甚至要求他把指挥权移交给史迪威,被蒋严词拒绝。蒋介石也曾扬言要退出战争,以此来要挟罗斯福扩大空运物资,可是他知道如果自己真要退出这场战争,不仅再也得不到美援物资,以后也免不了跟着日本一起成为战败国。那时,不仅授共产党以把柄,使他们得以更大的发展,就连全国民众乃至国民党中许多人也会起来反对自己的。“退出战争”,只不过是外交攻防的辞令罢了。

基于这些原因,蒋介石同意史迪威带领驻印部队由印度东北角进入北缅。这样也可缓解一下德黑兰会议以后蒋介石和罗斯福间的僵局。

史迪威带着蒋介石的命令回到了利多。驻印部队的28师和22师都已经基本在这里完成了集结,前线部队已经推到了于邦附近。筑路队伍也沿利多向前线修筑了几十公里简易公路。部队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但是越接近日军第十八师团的防卫圈边缘,部队的行动越是小心谨慎,后来干脆停止了前进。史迪威的参谋长波特诺告诉史迪威,说这些部队是在等待蒋介石的命令。

① 扛枪的将军——史迪威将军在缅北战场。

② 中国军队在萨尔温江(中国称怒江)峡谷高地上与日军作战。

史迪威也知道这些部队实际上受着蒋介石的遥控,部队的一举一动都必须得到蒋介石的批准。为了使蒋介石下决心投入战争,看来必须动员英国人很快投入行动才行。史迪威在德里会见了蒙巴顿海军上将,这位英俊潇洒、谈吐自若的英国勋爵,在关键问题上跟他的前任韦维尔一样举棋不定,毫无具体的行动。在史迪威的一再催促下,蒙巴顿终于同意将英军的远程渗透部队派往北缅,另外将沿阿拉干海岸派出部队进攻若开。

缅甸攻防僵局,云南远征军参战

英帕尔城下激战正酣。史迪威率领中国驻印部队攻下了缅北布坚山,进入孟拱河谷作战。由于日军在加迈到孟拱之间集中兵力拼死抵抗,双方成僵持状态。英国陆军将领温盖特的远程渗透部队在日军的追剿中避开大路,在没有道路的群山里向北推进着。缅甸已经打得一塌糊涂,可这时蒋介石摆在云南边境上的30个精锐师却隔着怒江按兵不动。

史迪威几次电请蒋介石立即派兵强渡怒江,进击日军侧背。如果这样两面夹击,缅北日军便可全面瓦解,而且可以调动更多部队增援英帕尔,解除其兵临城下的危机。可是蒋介石连个电报也不回,对史迪威的请求毫不理睬。在这种情况下,史迪威和蒙巴顿只好按各自的职责分别致电罗斯福和丘吉尔,要求他们对蒋介石施加有效的压力,逼迫蒋介石立即派云南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在蒋介石多次拒绝罗斯福的要求后,一天,美国将军贺恩突然来到黄山官邸求见蒋介石,蒋介石不耐烦地对宋美龄说:“我不见,你就说我有病在身,你去处理好了。”宋美龄在会客厅里迎接了史迪威的心腹贺恩将军和一位传令官。贺恩将军走进来时脸上的气色显得很冷峻,他环顾了四周一下说:“请委员长亲自收讫总统电报。”“他病了,不能办公,由我签收。”宋美龄斜了贺恩一眼。传令官得到贺恩的同意后从腋下取出机要公文包,拉开了好几层拉链,取出了总统的电文递给了宋美龄,并将回执交到宋美龄手里:“这是总统急电,电稿已经译出。”宋美龄的目光接触到电稿,两条细眉拧到了一起,她迅速浏览了电稿后,拍着桌子质问贺恩将军:“有用这种口气对一个主权国家元首说话的吗?这还有什么中美邦交呀,就对中国下命令得啦!”

贺恩刚一走,蒋介石就从屋里跨了出来,他从宋美龄手里抓过电稿,看了以后,脸色惨白,半天说不出话来。蒋介石告诉宋美龄:“你设法马上打电报给史迪威,叫他就罗斯福这份电报做出补救措施。”史迪威一接到宋美龄用英文写来的信,便立即电告马歇尔,转达了蒋介石夫妇愿意考虑罗斯福总统建议的意思,但又需要给他们面子。但马歇尔则命令贺恩暂时停止向集结在云南的远征军调拨物资,待远征军出动后再恢复供应。

在这种十分不利的局势下,蒋介石不得不考虑自己与美国人的关系问题。如果在出兵缅甸的问题上与美国人闹得太僵,中断了必要的物资供应,中国军队对日军即将发动的进攻可能丧失抵抗力。出兵缅甸,虽然有点丢面子,但冒的风险不大,而且有成功的把握。1944年4月11日,蒋介石在罗斯福第五次电促并停拨租借法案物资的情况下,被迫下令卫立煌率领云南远征军的11集团军和20集团军在滇西惠通桥、三江口、栗柴坝、马面关和双虹桥数处强渡怒江。

③ 1944年,史迪威将军与中国驻印军新22师师长廖耀湘等研究组织1944年缅甸反攻战。

猜你喜欢
史迪威宋美龄罗斯福
宋美龄戒烟
关于史迪威及其史迪威公路
宋美龄的“美丽吃货经”
罗斯福的壮举
罗斯福的壮举
罗斯福的壮举
制造出来的“史迪威神话”
罗斯福的壮举
史迪威:陪都城里的美国将军(九)
爱上宋美龄,没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