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014-07-18 11:32朱炳豹姬富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6期
关键词:罗非罗非班班组

朱炳豹 姬富才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朱炳豹 姬富才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90 例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 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 (常规 PCI+ 替罗非班 , 45 例 )和对照组 (常规 PCI, 45 例 ), 均于发病 12 h 内行急诊 PCI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梗死相关血管 (IRA)血流 TIMI分级情况 , 左室射血分数 (LVEF)指标 , 术后 30 d 内出血并发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基础临床情况、术前造影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 TIMI 3 级血流分别为 95.6%(43/45)和 88.9%(40/4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替罗非班组 LVEF(58±8)% 优于对照组 (54±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 30 d 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6.67%(3/45)和 13.33%(6/4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 , 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改善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 TIMI 血流情况 , 减少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 , 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已成为能迅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 (IRA), 恢复心肌有效再灌注 , 降低急性心肌梗死 (AMI)死亡率的重要方法。但是有多项报告显示急诊常规PCI 时 , 仍有 5%~20% 患者存在冠脉血流缓慢 , 心肌灌注不良和急性血栓发生 , 血栓的形成导致远端血管栓塞常会产生无复流或慢复流现象 , 严重影响介入手术治疗效果[1]。血小板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所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是防止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替罗非班是一种血小板膜糖蛋白GP Ⅱ b/Ⅲ a 受体抑制剂 , 可以阻断血小板聚集 , 减少血栓形成 , 可以与其他抗血栓药物联合用于 AMI治疗[2]。本研究在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普通肝素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基础上 , 加用盐酸替罗非班 , 以评价盐酸替罗非班在 AMI急诊 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 2012 年 6 月 ~2013 年 6 月间 ,本院收治的 AMI且直接行 PCI治疗患者 90 例 , 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 , 每组 45 例。替罗非班组在正常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外 , 加入替罗非班治疗 (商品名 :欣维宁 , 武汉远大制药生产 ), 对照组不使用替罗非班。患者情况:替罗非班组男 28 例 , 女 17 例 , 平均年龄 (61.5±12.3)岁;对照组男 31 例 , 女 14 例 , 平均年龄 (60.2±13.8)岁。入选标准:年龄 40~75 岁 , 缺血性胸痛持续时间 >0.5 h, 发病时间 <12 h,心电图显示 2 个以上相邻导联 ST 段抬高幅度 >1 mm, 心肌酶谱 CK-MB 升高 2 倍以上 , 患者均无肝肾功能损伤、肿瘤、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 , 无出血史和出血倾向。两组患者年龄、病史、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按常规介入手术准备 , 术前均服用阿司匹林 300 mg、氯吡格雷 300 mg, 术后各 75 mg/d。行冠状动脉造影 , 明确梗死相关动脉 , 按标准完成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 , PCI术中均给予肝素足量化。替罗非班组术中支架释放后通过指引导管注入盐酸替罗非班 10 μg/kg, 之后维持0.15 μg/(kg·min)速率微量泵入 36 h。常规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ACEI及他汀类药物。对照组不予替罗非班治疗 , 其余治疗方案相同。

1. 3 观察指标 观察 PCI术后梗死相关冠脉 TIMI血流情况 ;术后 7 d 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 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EF)指标 ;术后出血情况 ;术后 30 d 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MACE)的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 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x-±s)表示 , 采用 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 TIMI血流分级比较 , 替罗非班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 TIMI 血流情况对比[n (%)]

2. 2 超声心动图检测显示替罗非班组 LVEF(58±8)% 优于对照组 (54±9)%,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3 出血情况 替罗非班组出现 7 例 :口腔黏膜出血 2 例 ,穿刺部位出血 3 例和齿龈出血 2 例 , 对照组出现 4 例 :穿刺部位出血 3 例和齿龈出血 1 例 , 停药后消失 , 均未出现严重脏器出血并发症 ,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 4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替罗非班组 30 d 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有 3 例 , 2 例为心绞痛 , 1 例再次梗死 , 发生率为 6.67%,无死亡。对照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有 6 例 , 4 例为心绞痛 , 2例再次梗死且其中 1 例死亡 , 发生率为 13.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心肌梗死的治疗关键是快速开通相关梗死动脉 , 恢复血流 , 使缺血的心肌得到再灌注 , 防止心肌坏死。急诊 PCI作为心肌梗死治疗的有效手段已被广泛接受。行 PCI术时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 引起血小板黏附聚集 , 并转化为血栓 , 同时手术所导致脱落血栓和血小板碎片流入梗死血管末端 , 形成慢复流和无复流现象。目前临床通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功能 , 加以肝素的抗凝效果来改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研究证明 , 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后 , 只能分别阻止血小板活化的一条途径 , 血小板活化仍可通过其他途径聚集 , 替罗非班是一种强效血小板膜糖蛋白 GPⅡb/Ⅲa 受体抑制剂 , 通过竞争性与血小板膜上 GPⅡb/Ⅲa 受体结合 ,占据受体结合点位 , 阻断血小板聚集 , 避免或减少血栓再次形成[3]。

本组研究显示 , 在心肌梗死急诊 PCI治疗中联合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 GP Ⅱ b/Ⅲ a 受体抑制剂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慢复流、无复流现象 , 提高术后血流等级 , 降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 , 提高心肌再灌注水平 , 改善患者预后。

[1]张红雨 , 曹艳君 , 王立强 , 等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医学综述 , 2010, 16(10):3031-3033.

[2]钟诚 , 梅月华 .国产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术疗效分析 .药物与临床 , 2008, 46(10):86-87.

[3]唐强 , 郭来敬 , 张树和 , 等 .盐酸替罗非班在 ST 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诊 PCI中的安全性分析 .心肺血管病杂志 , 2007, 26(1):21-29.

2014-04-16]

472000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心内一科

猜你喜欢
罗非罗非班班组
班组“5米经理”安全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强班组建设 促企业发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群策群力!罗非鱼产业上下游积极扩大内销市场,今年将迎来多重利好消息(附2019罗非购苗指南)
鱼价连涨3周,广东鱼贩直接“杀”到海南塘头抢鱼,罗非鱼的春天即将到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