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大豆枸杞复合饮料工艺研究

2014-07-18 11:43马栎李逸鹤卢海涛杨婷婷张潇逸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年23期
关键词:羧甲基豆浆柠檬酸

马栎,李逸鹤,卢海涛,杨婷婷,张潇逸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003)

大米大豆枸杞复合饮料工艺研究

马栎,李逸鹤,卢海涛,杨婷婷,张潇逸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003)

研究大米、大豆、枸杞为原料制备饮料的工艺。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得到研究结果表明:α-淀粉酶酶解大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8(g/mL),加酶量0.3 g/100 g大米粉、酶解温度70℃、酶解时间80min。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大米豆浆汁(体积分数=3.5∶1)与枸杞汁(料水比1∶4)比例为6∶1(体积分数)、蔗糖添加量2%、柠檬酸添加量0.015%。复合稳定剂添加量为:分子蒸馏单甘酯0.05%、蔗糖酯0.03%、黄原胶0.10%、羧甲基纤维素钠0.05%。此工艺生产的饮料具有较好的品质及风味。

大米;大豆;枸杞;饮料;加工工艺

大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之一,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大米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高达77,大米淀粉几乎100%被人体吸收[1]。中医认为大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等功能,被誉为“五谷之首”[2-3]。我国是大米生产大国,产量居全球第一,但我国大米加工还处于满足人民口粮的初级阶段,深加工仅占20%,造成大米资源浪费,因此利用大米资源进行深加工研究开发势在必行[4]。

大豆含有40%左右的蛋白质及8种人体必须氨基酸,赖氨酸含量很高。近年来科学家研究发现:大豆中还含有低聚糖、大豆磷脂、大豆异黄酮等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5]。枸杞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补肾益气,养肝明目,生精助阳”等作用[6]。

饮料是人类重要的食品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对营养健康的谷物饮料需求量逐年上升。本研究以大米、大豆、枸杞为原料,开发新型的谷物类功能型饮料,既可充分利用大米中糖类及微量元素,大豆中优质蛋白及枸杞中生物活性物质,实现营养互补,又可丰富饮料市场、满足人们对功能型饮料的需求。同时提高大米、大豆的附加值,实现大宗谷物的综合利用[7]。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大米:淮安凌桥米业;大豆:市售;枸杞:市售;中性中温α-淀粉酶(10 000 U/g):江苏苏锐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柠檬酸、蔗糖、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分子蒸馏单甘酯、蔗糖酯均为食用级,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食品添加剂标准。

1.2 仪器与设备

WAY-2W阿贝折射仪: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80-2离心机:金坛市金城国胜实验仪器有限公司;3011均质机:上海华东高压均质机厂;LDZX-75KB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中安医疗器械厂;HH-D4水浴锅:金坛市双捷仪器有限公司;JFS-13A旋风磨:杭州钱江仪器设备有限公司;C21-SH2129电磁炉: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FI1004B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饮料工艺流程

1.3.2 工艺操作要点

1.3.2.1 大米汁制备

1)前处理:选取品质优良、无病虫害、无霉变的大米为原料,用清水洗净后在40℃下烘干。将烘干后的大米用旋风磨粉碎,过100目筛备用。

2)糊化:大米粉与水以1∶8(g/mL)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在80℃条件下糊化10min,冷却到室温。糊化过程中,充分搅拌,防止结块。

3)酶解:在糊化液中加入适量中性中温α-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酶解,酶解后加热煮沸灭酶。灭酶后将样品在4 000 r/min的条件下离心20min,取上层清液作为大米汁。

1.3.2.2 豆浆制备

选取颗粒饱满、无霉变、无破损的优质大豆为原料,清洗后用2倍于大豆质量的水室温下浸泡24 h,清洗后加入6倍于湿豆质量的水进行打浆,过滤后煮沸,备用。

1.3.2.3 枸杞汁制备

选取优质枸杞,用清水洗净枸杞中杂质,枸杞与水1∶4(g/mL)混合、浸泡、打浆、离心,取上层清液为枸杞汁,备用。

1.3.2.4 混合调配

将大米汁、豆浆、枸杞汁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蔗糖、柠檬酸、稳定剂充分混匀。调配后的饮料在20MPa,55℃条件下均质,在121℃条件下灭菌15min,灌装封口。

1.3.3 大米α-淀粉酶酶解正交试验设计

影响α-淀粉酶酶解效果的因素有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8]。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3个因素做正交试验L9(34),对α-淀粉酶酶解大米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判断酶解效果。酶解正交试验安排见表1。

1.3.4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按照GB/T12143-2008《饮料通用分析方法》中规定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方法测定。

表1 酶解大米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Table1 Factorsand levelsof ricehydrolysisexperiments

1.3.5 大米饮料配方正交试验设计

以大米豆浆汁、枸杞汁、蔗糖、柠檬酸四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L9(34)确定饮料配方,试验安排见表2。采用感官评价方法进行评定,感官评价小组由10名具有一定感官评价经验的人员组成,参照表3进行评定,以10人评分的平均值作为评价结果。

表2 饮料配方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Table2 Factorsand levelsofbeverage recipeexperiments

表3 饮料感官评定表Table3 The integrativegrade standard of the tasteand flavor of thebeverage

1.3.6 饮料复合稳定剂添加量正交试验设计

为保证饮料的稳定性,在饮料中加入稳定剂、乳化剂提高饮料稳定性[9]。通过多次单因素实验筛选,选择蔗糖酯、分子蒸馏单甘酯、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四种物质进行复合。采用正交试验L9(34)确定复合稳定剂的最佳添加量,采用沉淀率作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安排见表4。

表4 饮料稳定性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Table4 Factorsand levelsof beverage stability experim ents

1.3.7 饮料稳定性评价指标

取10mL饮料在4 000 r/min条件下离心20min,轻轻倒出所有溶液后准确称取沉淀物重量(湿基),按公式计算沉淀率,作为稳定性评价指标。重复3次,取平均值[10]。

1.3.8 饮料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测定

1.3.8.1 细菌总数

GB/T 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1.3.8.2 大肠菌群

GB/T 4789.3-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米α-淀粉酶酶解工艺优化

大米酶解正交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大米酶解正交试验结果Table5 Orthogonalexperimental resu ltsof ricehydrolysis

由表5可知,影响α-淀粉酶酶解效果的因素主次顺序是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各因素的最佳组合为A3B2C3,即加酶量0.3 g/100 g大米粉、酶解温度70℃、酶解时间80min。以此条件进行验证试验,酶解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9%,高于其他条件下反应结果,因此正交试验结果正确。

2.2 饮料配方确定

2.2.1 大米汁、豆浆比例确定

将大米汁、豆浆以1∶1、1.5∶1、2∶1、2.5∶1、3∶1、3.5∶1、4∶1、4.5∶1、5∶1的比例进行配比,混合均匀后选取10名同学进行感官评定、确定最佳配比。满分10分,评定结果见表6。

表6 大米汁、豆浆配比试验结果Table6 The resultsof riceand soybeanm ilkm ix experimental

由表6可以可知,当比例为3.5∶1时,混合液口感、味道较好,得分最高。因此将大米汁、豆浆最佳比例确定为3.5∶1即7∶2。

2.2.2 饮料配方确定

饮料配方正交试验结果见表7。

表7 饮料配方正交试验结果Table7 Orthogonalexperim ental resultsof beverage recipe

由表7可知,影响大米饮料感官评分的4个因素主次顺序是大米豆浆汁>蔗糖>枸杞汁>柠檬酸,各因素的最佳组合为A3B1C3D2,即大米豆浆汁量90mL,枸杞汁15mL,蔗糖添加量2%,柠檬酸添加量0.015%,即大米豆浆汁(体积分数=3.5∶1)与枸杞汁(料水比1∶4)比例为6∶1,蔗糖添加量2%,柠檬酸添加量0.015%。此搭配为实验7,评分为85.4,高于其他搭配。

2.3 复合稳定剂添加量确定

饮料稳定性正交试验结果见表8。

表8 饮料稳定性正交试验结果Tab le8 Orthogonalexperimental resultsof beveragestability

由表8可以看出,4个因素对大米饮料稳定性影响的主次顺序是黄原胶>分子蒸馏单甘酯>羧甲基纤维素钠>蔗糖酯。各因素的最佳组合为A2B1C3D2。即分子蒸馏单甘酯0.05%、蔗糖酯0.03%、黄原胶0.10%、羧甲基纤维素钠0.05%。该搭配不在正交试验中,因此按照此条件进行验证实验,得到饮料的沉淀率为2.44%,低于其他组合,说明此组合为最佳添加量。

2.4 产品感官及理化标准

2.4.1 感官指标

此工艺生产饮料为微红色乳液,具有大米豆浆混合香味,回味有枸杞味,酸甜适度,口感细腻;组织状态均匀,无悬浮物及分层现象。

2.4.2 理化指标

可溶性固形物11%~14%。

2.4.3 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100个/mL;大肠菌群≤3个/100mL;致病菌不得检出。

3 结论

1)α-淀粉酶酶解大米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8(g/mL)、加酶量0.3 g/100 g大米粉、酶解温度70℃、酶解时间80min。此条件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1.9%。

2)大米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大米豆浆汁(体积分数=3.5∶1)与枸杞汁(料水比1∶4)比例为6∶1(体积分数),蔗糖添加量2%,柠檬酸添加量0.015%。

3)大米饮料复合稳定剂用量为:分子蒸馏单甘酯0.05%、蔗糖酯0.03%、黄原胶0.10%、羧甲基纤维素钠0.05%,以上用量混合添加到饮料中,饮料沉淀率为2.44%,效果最好。

[1]大米制品——营养开发的“主战场”[J].食品工业,1997(1):54

[2]王启军,王婷,宁正祥,等.大米饮料的研究进展及前景[J].中国酿造,2008(2):7-9

[3]钟华锋.功能性大米乳饮料的研制[J].食品科技,2008,33(2):19-21

[4]王正刚,周望岩,李永飞.稻米及其副产品深加工技术[J].粮食加工,2008,33(4):26-28

[5]权静,卢定强,张筱,等.大豆功能性成分的研究现状[J].大豆通报, 2004(3):27-29

[6]王玲,乔长晟,汤凤霞.枸杞大米发酵饮料的研制[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23(1):74-75

[7]程朝阳,莫树平,柏建玲,等.我国谷物饮料研究进展与生产概况[J].饮料工业,2012,15(6):6-9

[8]母丽萍,雷激,李博,等.紫甘薯饮料制备工艺研究[J].食品科学, 2010,31(20):513-517

[9]孟宇竹,顾熟琴,卢大新.安哥诺李、杏仁复合蛋白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12):793-796

[10]丁轲,牛晓蕊.百合大米乳饮料生产工艺及关键技术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8):104-110

Study on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Rice Soybean M ed lar Com pound Beverage

MA Li,LIYi-he,LUHai-tao,YANGTing-ting,ZHANGXiao-yi

(Jiangs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Finance&Economic,Huai'an 223003,Jiangsu,China)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rice soybeanmedlarbeverage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hydrolysis conditionsof rice juice usingα-amylasewere rice:water=1∶8(g/mL),70℃,80min,the amountofenzyme=0.3 g/100 g rice.The best recipe ofbeveragewas ratio of rice soybean juice(3.5∶1 volume ratio)tomedlar juice(20%)=6∶1(volume ratio),2%sucrose,0.015%citric acid.Theuseofmixed stabilizerof

0.05 %Molecular distillation monoglyceride,0.03%Sucrose esters,0.10%Xanthan gum,0.05%Sodium carboxymethylcellulose.Thenicequalityand flavorofthebeveragecould beobtained under theseconditions.

rice;soybean;medlar;beverage;processing technology

2013-11-10

10.3969/j.issn.1005-6521.2014.23.015

2011年江苏省淮安市科技支撑项目(SN1171)

马栎(1981—),女(汉),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粮油深加工及综合利用。

猜你喜欢
羧甲基豆浆柠檬酸
柠檬酸中红外光谱研究
豆浆侠(9)
喝豆浆能不能补充雌激素
豆浆侠(4)
豆浆侠(2)
羧甲基纤维素钠凝胶载体的制备及其控制释放作用的研究
柠檬酸氢钙水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羧甲基罗望子胶的制备与表征
光催化Fe(Ⅲ)/柠檬酸降解诺氟沙星
柠檬酸修饰油菜秸秆对Pb2+的吸附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