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提取物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活性

2014-07-18 21:46孙立春吴璐璐许剑锋
江苏农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致病菌

孙立春+吴璐璐+许剑锋

摘要:用滤纸片法评价14种植物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效果。抑菌圈大小表明:植物醇提物的抑菌效果较植物水提物好,其中五倍子的醇提物和石榴皮的醇提物对5种食源性致病菌具有广谱抑制作用,并且它们的抑制作用强于同浓度的山梨酸钾;此外丁香醇提物、甘草水提物、黄芩醇提物、五倍子水提物、拳参醇提物等都对5种致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植物提取物;致病菌;抑菌作用;抑菌圈

中图分类号: TS20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2-0275-03

收稿日期:2013-06-24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工程中心建设项目(编号:11DZ2280300)。

作者简介:孙立春(1965—),男,山东蓬莱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海洋生物制药和食品化学。E-mail:lcsun@shou.edu.cn。

通信作者:许剑锋,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海洋药物和天然产物化学。Tel:(021)61900388;E-mail:jfxu@shou.edu.cn。近年来,由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屡见不鲜,轻则会引起食用者的不适,重则会导致食物中毒,甚至造成死亡。评定食品防腐剂抑菌活性的重要指标是看它们是否对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在抑菌活性的检测方法中,滤纸片抑菌试验法是评价物质是否具有抑菌活性的常用方法。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抑菌成分具有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抗菌效果好、抑菌范围广、毒性相对低的特点[1-5]。本研究选择5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初步判定和比较14种天然植物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抑菌活性,为研究天然植物提取物对食品腐败菌的抑菌作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试验菌种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ATCC19115);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25923);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ATCC17802);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实验室分离)

1.1.2植物材料本研究以14种天然植物作为研究对象:白芍、拳参、大黄、黄连、黄芩、甘草、菊花、丁香、五倍子、乌梅、金银花、香附、肉桂、石榴皮。

1.1.3培养基TSB培养基:15 g/L胰蛋白胨,5 g/L大豆胨,5 g/L氯化钠。TSA培养基:15 g/L胰蛋白胨,5 g/L大豆胨,5 g/L氯化钠,13 g/L琼脂。

1.1.4试验试剂氯化钠(分析纯)、95%乙醇均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去离子水(上海海洋大学公共实验楼提供)。

1.1.5试验仪器RE-52A旋转蒸发仪,上海青浦沪西仪器厂生产;DRT-TW(调温)电热套,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HH-S11.6数显恒温水浴锅,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生产;Esco垂直流超净工作台,新加坡Esco公司生产;MLS-3750全自动高压蒸汽灭菌锅,日本三洋公司生产;DHG-9053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GNP9080隔水式培养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生产。

1.2试验方法

1.2.114种天然植物水提物和醇提物的制备分别称取200 g白芍、拳参、大黄、黄芩等14种天然植物材料,粉碎后分别放入500 mL回流瓶中;分别在500 mL回流瓶中加入 200 mL 95%乙醇,于80 ℃回流煮沸5 h;倒出提取液后,再分别向各个回流瓶中加入200 mL 95%乙醇,回流煮沸5 h后合并提取液。将合并后的粗提取液进行减压抽滤后倒入旋转蒸发瓶中,在65 ℃条件下进行减压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后即得到提取的膏状物质。植物水提法与醇提法相同,但溶剂为200 mL去离子水。得到水提物和醇提物后,分别配置14种浓度为0.001 g/mL的植物醇提物和植物水提物,待用。以山梨酸钾为对照,浓度为0.01 g/mL。

1.2.2试验准备活化菌种:挑取斜面上的菌种,置于 5 mL TSB无菌试管中,在摇床上于180 r/min条件下培养18~22 h(革兰氏阳性菌的培养温度为37 ℃,革兰氏阴性菌的培养温度为30 ℃),活化2~3代后备用。

无菌滤纸片的制备:先用打孔器制作直径为6 mm的滤纸片,121 ℃高压灭菌20 min,烘干3~4 h后备用。

平板的制备:取30 g TSA培养基并加热溶解于1 L水中,121 ℃高压灭菌20 min后,冷却至50 ℃左右时倒入无菌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中约15~20 mL,置于无菌环境中备用。

1.2.3天然植物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抗菌活性测定抑菌圈直径参照Ali等的方法[6-9],并略有改动。将均匀涂菌(菌浓度为107 个/mL)后的平板置于37 ℃或30 ℃恒温培养箱中 5 min,使表面干燥;用无菌镊子将滤纸片贴在培养基表面,轻压纸片以确保接触良好,然后吸取10 μL 0.001 g/mL的样品溶液于滤纸表面并作标记;37 ℃或30 ℃恒温倒置培养18~22 h,观察抑菌圈大小并测定提取物与溶剂的抑菌圈的净直径。滤纸片试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由研究结果可知:五倍子、石榴皮的醇提物对5种食源性致病菌具有广谱的抑制作用,并且其抑制作用大都强于同浓度的山梨酸钾;丁香醇提物、甘草水提物、黄芩醇提物、五倍子水提物、拳参醇提物等都对5种致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天然的植物提取物对食源性致病菌具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是植物提取物中抑菌活性成分多样且复杂,许多食endprint

源性致病菌未对这些活性物质产生抗性,因此天然的植物提取物是筛选食品防腐剂的重要来源。

整体看来,14种天然的植物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其他致病菌没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植物醇提物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较弱,而对大肠杆菌、副溶

血性弧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整体看来,植物醇提物的抑菌效果强于植物水提物,其可能的原因是植物醇提物中的抑菌活性成分较水提物多,在后续的关于从天然食品中提取食品防腐菌的试验中,可选择植物醇提物作为主要的试验对象。

天然植物醇提物对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效果优于水提物,其中五倍子醇提物、石榴皮醇提物、丁香醇提物、黄芩醇提物、拳参醇提物等具有相对较广的抑菌范围。

参考文献:

[1]陈冬梅,唐春红. 国外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8(2):73-77.

[2]Masoodi M H,Ahmed B,Zargar I M,et al.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whole plant extract of Marrubium vulgare[J].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08,7(2):86-87.

[3]齐莉莉,王进波. 姜黄提取物的抗氧化及抗菌活性研究[J]. 中国调味品,2008(2):72-73,83.

[4]杨国峰,周建新,汪海峰,等. 花生壳提取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与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2):97-101.

[5]吴传万,杜小凤,王伟中,等. 植物源抑菌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13(3):28-35.

[6]Ali S M,Khan A A,Ahmed I,et al.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eugenol and cinnamaldehyde against the human gastric pathogen Helicobacter pylori[J]. Annals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Antimicrobials,2005(4):20.

[7]张发明,李应超,董宝明,等. 乌梅中化合物V对鸡大肠杆菌的体内和体外杀灭作用研究[J]. 科技导报,2008,26(22):71-74.

[8]赵全民,于录,邓旭明,等. 中药单体化合物光甘草定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0,32(3):225-227.

[9]张英,李娜,张桂臻,等. 中药益母草中黄酮抑菌作用的微量量热法研究[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28(3):56-57,61.endprint

源性致病菌未对这些活性物质产生抗性,因此天然的植物提取物是筛选食品防腐剂的重要来源。

整体看来,14种天然的植物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其他致病菌没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植物醇提物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较弱,而对大肠杆菌、副溶

血性弧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整体看来,植物醇提物的抑菌效果强于植物水提物,其可能的原因是植物醇提物中的抑菌活性成分较水提物多,在后续的关于从天然食品中提取食品防腐菌的试验中,可选择植物醇提物作为主要的试验对象。

天然植物醇提物对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效果优于水提物,其中五倍子醇提物、石榴皮醇提物、丁香醇提物、黄芩醇提物、拳参醇提物等具有相对较广的抑菌范围。

参考文献:

[1]陈冬梅,唐春红. 国外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8(2):73-77.

[2]Masoodi M H,Ahmed B,Zargar I M,et al.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whole plant extract of Marrubium vulgare[J].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08,7(2):86-87.

[3]齐莉莉,王进波. 姜黄提取物的抗氧化及抗菌活性研究[J]. 中国调味品,2008(2):72-73,83.

[4]杨国峰,周建新,汪海峰,等. 花生壳提取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与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2):97-101.

[5]吴传万,杜小凤,王伟中,等. 植物源抑菌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13(3):28-35.

[6]Ali S M,Khan A A,Ahmed I,et al.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eugenol and cinnamaldehyde against the human gastric pathogen Helicobacter pylori[J]. Annals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Antimicrobials,2005(4):20.

[7]张发明,李应超,董宝明,等. 乌梅中化合物V对鸡大肠杆菌的体内和体外杀灭作用研究[J]. 科技导报,2008,26(22):71-74.

[8]赵全民,于录,邓旭明,等. 中药单体化合物光甘草定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0,32(3):225-227.

[9]张英,李娜,张桂臻,等. 中药益母草中黄酮抑菌作用的微量量热法研究[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28(3):56-57,61.endprint

源性致病菌未对这些活性物质产生抗性,因此天然的植物提取物是筛选食品防腐剂的重要来源。

整体看来,14种天然的植物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其他致病菌没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植物醇提物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较弱,而对大肠杆菌、副溶

血性弧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整体看来,植物醇提物的抑菌效果强于植物水提物,其可能的原因是植物醇提物中的抑菌活性成分较水提物多,在后续的关于从天然食品中提取食品防腐菌的试验中,可选择植物醇提物作为主要的试验对象。

天然植物醇提物对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效果优于水提物,其中五倍子醇提物、石榴皮醇提物、丁香醇提物、黄芩醇提物、拳参醇提物等具有相对较广的抑菌范围。

参考文献:

[1]陈冬梅,唐春红. 国外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8(2):73-77.

[2]Masoodi M H,Ahmed B,Zargar I M,et al.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whole plant extract of Marrubium vulgare[J].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08,7(2):86-87.

[3]齐莉莉,王进波. 姜黄提取物的抗氧化及抗菌活性研究[J]. 中国调味品,2008(2):72-73,83.

[4]杨国峰,周建新,汪海峰,等. 花生壳提取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与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2):97-101.

[5]吴传万,杜小凤,王伟中,等. 植物源抑菌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13(3):28-35.

[6]Ali S M,Khan A A,Ahmed I,et al.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eugenol and cinnamaldehyde against the human gastric pathogen Helicobacter pylori[J]. Annals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Antimicrobials,2005(4):20.

[7]张发明,李应超,董宝明,等. 乌梅中化合物V对鸡大肠杆菌的体内和体外杀灭作用研究[J]. 科技导报,2008,26(22):71-74.

[8]赵全民,于录,邓旭明,等. 中药单体化合物光甘草定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0,32(3):225-227.

[9]张英,李娜,张桂臻,等. 中药益母草中黄酮抑菌作用的微量量热法研究[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28(3):56-57,61.endprint

猜你喜欢
致病菌
重庆园科院研究发现该市香樟煤污病致病菌
Er:YAG激光对钛表面口腔致病菌的抗菌性能研究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新疆和田维吾尔族老年人唾液中四种牙周致病菌检出特征分析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探讨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山西省雁门关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菌药敏试验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实施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解析
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致病菌分析及耐药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