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iPad,开展美术自主与合作学习

2014-07-19 17:31温雯
江苏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终端美术过程

温雯

移动终端(iPad)具有网页浏览、拍摄图像与视频等功能,同时它色彩饱和逼真,能拿起即用。小学生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快、喜欢动手、重图像记忆、重形象思维,他们很喜欢iPad。利用小学生、美术和iPad三者之间的契合点,我尝试将iPad引入小学美术课堂,在利用移动终端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获得了一些认识与思考。

一、利用ipad,积极开展课前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美术学习的方式之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记录、查阅资料等课前预习活动,自主学习对美术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点的奥秘》一课中,我要求学生课前观察并寻找生活中的点,同时用iPad的图像或视频功能进行记录。学生记录的“点”丰富而精彩:黑暗中空调运行闪烁的灯光、可乐的气泡等等,杨同学更是拍摄了一段视频,记录并介绍了阳光透过有圆孔的廊顶,落在地上的圆点影子,移动拍摄的角度,圆点的形状和排列发生了有趣的变化……学生们记录和观察到的“点”,出人意料的精彩!在观察和记录中,学生对点的“形状”和“排列”之美,有了直观的认知和感受。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认知,是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这为课堂上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传统教学普遍采用“观察记忆(课前)+口头表达(课堂)”的形式。从课堂实际看,这种课前自主学习的方式,起初很受学生欢迎,也起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渐渐地,这种课前自主学习失去了其意义,不足之处体现在:1.课前观察依赖短时记忆,而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的时间很短;2.易于流于形式,缺乏广度和深度;3.新鲜感过后,能认真参与完成的学生逐步减少。

移动终端(iPad)的介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直观的记录方式,让课堂的空间得以有效延伸,让课堂上学生间的展示与交流得以充分扩大。因此,引入移动终端(iPad)进入课前自主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质量,弥补传统方式的不足。

二、利用iPad,有效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一般的美术课堂中,小组活动是这样的流程:进行小组学习活动——推选小组优秀作品——展示或汇报。这样的流程重在对小组合作结果(作品)的展示,而忽视了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反思。在这样的流程中,学生们看到的是优秀小组的作业,却没有看到为什么这个小组优秀?他们的合作过程中有何值得学习的做法?本小组合作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不足?等等。

在传统课堂中,难以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深入地评价。教师往往提问:合作中你懂得了什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合作过程进行反思,而学生常常是例行公事般地回答:我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这种形式化、教条化的“反思”,对掌握合作的方法、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并无积极作用。

怎样让学生有效反思小组合作的得与失?利用移动终端(iPad),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我是这样做的:在《点的奥秘》一课中,有这样一个游戏性教学环节,学习小组合作,用围棋子“下棋”的方式,摆放出一个以“点”组成的图形,并为图形起一个名字。利用移动终端(iPad)的视频拍摄功能,安排小组摄影师拍摄下本小组活动的全过程。在学习活动后,学生通过回看小组活动视频,总结合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小组间可以交换观看,互相学习。

我希望通过“记录—回看(本小组、小组之间)—反思—调整”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能从中审视自己及同伴在合作中的表现,反思个人和小组的得失,从而互相学习、自我完善,逐步构建起有效的合作学习。

从本课实效来看,这个构想是有益的、可行的。课后学生在回看合作过程的视频时,纷纷表示懂得了要轮流发言,意见不一时可以举手表决,按特长分工等具体的合作方法。自我反思不足、学习他人之长,掌握有效的合作方法,才能真正学会合作学习。

猜你喜欢
终端美术过程
美术篇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吃人不吐骨头”的终端为王
完美终端
酒业传统终端向资本血拼迈进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如何防范终端销售风险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