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承载力分析法在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2014-07-20 12:28张文琦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年5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开发区分析法

张文琦

(阳江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中心 广东阳江 529500)

随着各地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因此环境承载力问题即被提出,并且已经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环境承载力是建设在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之间的桥梁,是协调自然生态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标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因此有了宏观的评价标准[1]。与此同时,环境承载力提出了关于人类经济活动的要求,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问题即如何实现自然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规划环评中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目前在开发区规划环评中环境承载力的分析步骤、评价方法、评价因子、应用程序、指标体系等研究处在初步阶段。在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中环境承载力分析也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环境承载力理论体系还不完善;二是缺乏环境承载能力的配套技术路线;三是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和量化标准还要深入研究;四是在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承载力的分析方法还不能全部反应开发活动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

2 环境承载力分析法在开发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研究

2.1 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指通过对开发区现状调查分析,识别确定评价目标。在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编制过程中,对开发区规划项目建设和运行阶段有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分析和预防规划项目建成运行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是协调自然生态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协调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2 规划环评环境承载力分析

基于环境承载力分析法建立规划环评量化分析指标体系,当环境承载力指数小于等于0.2时,表明该区域的开发强度高,开发状态处于超饱和状态;当环境承载力指数大于0.2小于等于0.6时,表明该区域开发状态饱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低;当环境承载力指数大于0.8时,表明该区域处于低级开发状态,可持续发展水平高,环境承载能力高。

表1 综合评判法环境承载力等级划分标准

2.3 规划环评工作程序

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用以评价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不仅要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价,替代方案的环境效应也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开发区规划环评的意义在于从源头减少项目实施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建设项目规划前期工作的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对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危害从末端治理到到源头预防的过程。开发区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重视公众参与环节,公众参在规划分析、现状调查、预测评价和实施监测的各个程序中。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见图1。

图1 开发区规划环评工作程序图

3 环境承载力分析法在开发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分析

3.1 基于环境承载力分析法在开发区规划环评的可行性

环境承载力容量分析和规划环境影响环境评价有重要的联系,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容量分析法在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环境承载力将单个要素和综合研究成果应用到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这些成果应用使环境承载力分析法可以应用到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

3.2 基于环境承载力分析法在开发区规划环评的必要性

环境承载力全面的反映人口、资源与环境综合系统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支持能力,它能对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行量化分析[3]。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编制和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项目实施后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分析和预防规划项目建成运行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基于环境承载力分析法在开发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必然趋势。

4 结语

本文将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应用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深入分析了环境承载力容量分析和规划环境影响环境评价有重要的联系,分析开发区规划范围内的环境承载力,将环境承载力量化分析,得出其可持续发展水平,结合环境承载力计算结果为开发区规划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1]张红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探讨[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26(4):309-311.

[2]陆军、郝大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浅析[J].污染防治技术,2006,19(1):26-27.

[3]明光,游江峰,郑武等.战略环境评价在中国的发展及方法学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2):23-27.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开发区分析法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国办发文部署开发区工作
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南昌高新开发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