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问事”解民忧

2014-07-22 15:00孙振会孙小杰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出题党员干部干部

孙振会 孙小杰

每当夜幕降临,通辽市奈曼旗体育场上便飘荡着美妙的音乐,伴随着轻快的旋律,男女老少在动感的节拍中翩翩起舞……广场健身舞,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让奈曼的夜晚“动”了起来。领舞的齐大姐逢人便说:“以前我们想跳健身舞太难了,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协商解决电源问题,现在可好了,社区干部帮助协调免费给我们提供场地和照明。这是因为几名社区干部到我家‘问事,我顺嘴提了一句,没想到,还真解决了!”

从2009年开始,奈曼旗从民意诉求最凸显的问题入手,党员干部深入嘎查村(社区)以“群众说事,党员问事”这一简捷有效、双向交流的方式广泛征求意见,查民情、解民忧,坚持立行立改。如今,班子成员联系点调研问事、党员干部包联村恳谈问事、普通党员群众家中代言问事,已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干部的腿勤了,百姓的心暖了。

干部下访 ,百姓“出题”。全旗党员干部不再坐在办公室里被动地等群众来“说事”,而是主动登门入户,到群众家里去“问事”,群众想办的事情由“问事”干部跟踪落实。在363个嘎查村、分场全部建立“问事室”,在社区广场和小区花园等群众聚集的地方建立“露天问事室”,党员轮流值班,与群众面对面唠家常,接受群众“出题”。配齐“问事箱”和“问事簿”,党员干部深入村组、田间地头和居民家中“流动问事”,与群众促膝谈心,了解民情,收集问题。苏木乡镇街道、旗直各部门通过召开“现场问事会”集中问事,解决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配合推行“党员家访”、“干部驻村夜访”等活动,变群众“出题”为党员“找题”,使“问事”活动的方式更灵活,更有针对性,逐步构建党员“问事”活动长效机制。

流程管理 ,干部“解题”。对党员干部上门“问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拟为群众办理事项实行问事、议事、办事、评事“四位一体”的链条工作流程,实行分级解决,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反馈。对群众“出题”进行登记,分类归口,由“问事人”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按轻重缓急,每旬召开一次集中“议事会”。嘎查村(社区)着力解决群众生活需求、邻里纠纷等问题,5日内将进展情况答复“出题人”;苏木乡镇(街道)主要解决嘎查村(社区)难以解决的问题,15日内将进展情况告知“出题人”;苏木乡镇(街道)难以解决的问题,上报旗级层面协调解决。采取督查、抽查、民意测评等办法进行评事,对工作开展不实、敷衍走过场或反映的问题该落实而未落实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

制度保障 ,群众“监考”。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保障群众“监考”。定期对群众反映事项的责任人和办理进度在嘎查村(社区)的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党员干部定期到村(居)民家中进行回访,收集群众对“问事”活动的反馈意见,对未处理或处理后群众不满意的事项,加强整改或督办。每月初邀请党员干部代表、居民代表和关心农村建设的各界人士代表召开评议会,对“问事室”和“问事”党员的办事结果、办事效率进行民主评议。实行“末位通报制”,对民主评议中群众满意率不足80%的党员干部和排名后3位的部门单位进行通报。并把“问事”活动与创先争优、基层党建、扶贫增收等服务群众工作制度相结合,统筹安排,建立健全协调解决、绩效考核、行政问责四个机制,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通过“问事”,群众的合理想法变成政府的科学决策,进而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调动了群众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各项工作得到顺畅开展。活动开展以来,党员干部征求群众意见建议1.2万余条,争取项目资金560余万元,引进产业项目39个,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解决信访缠访问题120多件。

编辑点评:“问事”活动是服务群众的重要举措,党员干部与群众“面对面”问计,“心对心”沟通,“实打实”解决问题,赢得了民心,树立了形象,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通辽市委组织部供稿)

(本栏编辑/麦力斯)

猜你喜欢
出题党员干部干部
民生实事 请人大代表“出题”“阅卷”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我只出题,不管证明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棉和绵
党员干部要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