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先后投资34亿元 优先建设13个新型农村社区

2014-07-22 17:58
中国新农村月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长安区新型农村长安

今年以来,长安区委、区政府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实现率先突破的基本途径,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按照“做美城区、做强城镇、做好新型农村社区聚集区”的基本思路,先后投资34.1亿元,重点推进子午水寨、五台石砭峪等13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努力将长安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统筹城乡发展先导区。目前,子午街道王庄社区、东大街道新联社区、索庄社区等群众已陆续回迁。滦镇中心社区等10个新型农村社区正在加快建设,为率先实现长安城乡一体化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和亮点。

高起点规划设计

兴建“百年农村社区”

科学规划是建好新型农村社区的前提和保障。长安区委、区政府按照“科学规划、试点先行、依法推进、公开透明”的原则,通过深入村组实地调研,科学制定出了《西安市长安区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实施方案(2013—2015)》等纲领性发展蓝图,确定了围绕“腾出一批土地、生成一批项目、打造一批亮点”的目标,紧密结合小城镇建设,充分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合理整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等涉农项目,规划建设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力争到2015年底,建成20个以上规划科学、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的新型农村社区。

为确保建成的新型农村社区既能满足广大群众享受现代化服务需求,又能凸显长安地域特色,长安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思路,充分突显关中民居和生态优先特色,达到村庄山色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效果。

大手笔投入资金

建设西安“最美社区”

长安区将建立投入机制作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重中之重,初步形成了 “政府主导、企业投入、整合项目、群众参与”的筹资机制,区财政每年列支3000万元专项资金,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治理、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全方位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吸纳企业资金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企业得土地、政府得社区、农民得新居”的三赢目标。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内容庞杂、涉及面广、牵扯部门多,长安区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全区综合目标考核体系之中,及时制订出台《长安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考核办法》,实行专项考核、单项奖罚,确保将各项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全方位完善设施

共筑百姓“安居梦”

为了让群众真正喜爱自己的社区家园,除了有设施完善的新住宅,还必须让农民能享受到与城市人一样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长安区参照城镇化的标准,在综合考虑人口规模、资源环境、产业定位、辐射半径和空间承载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社区道路、给排水、电力、通信、邮政等基础设施,鼓励实施天然气、有线电视入户工程,加强太阳能、沼气和地热等清洁能源的使用与推广。

同时,全区还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作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重要内容,通过全方位、深层次、精细化的农村坏境卫生综合整治,不断提升保洁队伍日常运行能力,加快完善垃圾堆放、清运、处理等环卫基础设施,强化监督检查,先后出动人力26400人次、机械3480台次,清运垃圾7560余吨,补植绿化树木11000余株,彻底改善了农村的卫生环境。endprint

猜你喜欢
长安区新型农村长安
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水VS火
长安欧尚X7PLUS
西游新记 2
西安市长安区草莓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安市长安区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西安市长安区秋延甜瓜新品种引进试验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公共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西安市长安区设施草莓灰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水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