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全新形象 凝聚发展力量

2014-07-22 18:02张宏银
中国新农村月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信用社联社服务

张宏银

近年来,红古区联社为深入贯彻落实省联社“1235”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步伐,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创新服务,规范管理,整合资源,凝心聚力,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为各项业务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

树立行业新形象

近年来,红古联社始终牢记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坚持扎根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农业,不断强化信贷支农力度,着力改善金融服务,提升服务水平,赢得了农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和客户的一致好评,树立了农村信用社惠农兴农、全力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企业形象。一是强化信贷支农力度。以全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业务产品为抓手,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阳光操作”,及时满足农户合理的资金需求,支持农户养殖、种植等生产经营活动,多渠道、多形式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在积极发放涉农贷款的同时,延伸服务领域,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并向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投放贷款,有力的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截至2013年12月末,各项贷款余额达178013万元,其中涉农贷款为136040万元,占比76.4%,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达1129万元。二是持续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在省联社统一安排部署下,深入推进“理事长”工程。2012年以来,在红古区红山村、洞子村、水车湾村等地布放“三农服务终端”,设立12家便民金融服务点,缩小了信用社网点服务半径,使当地农民足不出户就可办理现金存取、转账、存折补登、挂失、查询等业务,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生产生活,实现了金融服务无空白、全覆盖。同时,在乡村营业网点安装自助柜员机,开辟了7×12小时服务通道。拓展了业务,方便了群众,实现了“双赢”。

在标准化建设中塑造企业新形象

把良好的企业形象作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通过强化对宣传、统一形象标识、标准化网点建设,全力打造现代化银行新形象。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知名度。不断加大户外广告等宣传阵地的开发挖掘力度,精心设计宣传形式、内容,宣传农村信用社服务宗旨、文化理念及业务产品等,形成了一个具有信合文化特色的宣传方式。2012年,在连海高速公路设置大型广告牌2个,在海石湾镇红古路制作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广告灯箱110个。2013年,在红古区海石湾镇“东大门”黄金地段会展中心楼顶制作大型广告牌1个,丰富了宣传形式,增强了宣传效果,扩大了社会知名度。二是规范、统一信用社各种形象标识。统一制作了员工工号牌、服务监督牌、监督电话公示牌、客户安全提示牌等,在各营业网点统一放置意见箱,自觉接受外界监督。在联社机关办公楼制作了楼层引导牌、办公室门牌,在联社院内设计制作了巨幅甘肃信合精神宣传牌,并将楼顶社名标牌进行了改造,使之更加亮丽醒目、深入人心。三是整合资源,装修改造过时网点。联社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按照标准化的行业形象建设要求,对矿区信用社、上海石信用社、化庄信用社等一批装修过时、设计不合理、服务功不配套的营业网点重新进行了设计装修;对大什字分社、矿队办分社、三号分社进行了整合撤并;完成了静宁路信用社的搬迁工作,更名为秦安路信用社,并在兰州城区新开立王府井分社。经过装修整合,各营业网点从外观形象、功能分区、服务设施等方面做到了整齐划一,营造了优美、舒适的服务环境。四是加大标杆网点建设力度。根据网点建设转型规划,按照发展一流、服务一流、合规一流、形象一流、环境一流、效益一流的原则着力将秦安路信用社建设成为标杆网点,使其发挥了良好示范效应,提升了服务品质和整体形象。

通过优质文明服务

打造机构新形象

把优质文明服务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多措并举,全面提升。一是成立优质文明服务中心,专门负责优质文明服务工作的督导、考核工作,在长期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把服务礼仪、行为准则及服务规范等方面形成的较为成熟的做法经验加以系统化、制度化和程式化,为员工配发了《中国银行业协会行规行约》、《员工行为手册》等材料,有力保障了服务水平的提高。二是开展优质文明服务百日竞赛活动,并举行了以优质服务为主题的有奖征文活动,征集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全体员工时刻以客户的满意度作为服务工作的方向和标准,在全区形成了浓厚的优质文明服务氛围。三是组织优质文明服务培训。组织员工到商业银行进行优质文明服务现场观摩学习,增强感性认识,取之所长,补己之短。邀请专业培训公司对全体员工进行服务项目培训,找准服务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营业环境、员工职业形象、服务流程、服务文化、服务准则、晨会召开等进行了全面规范。通过积极努力,网点服务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提前站立笑脸迎候、热情询问客户需求、快速专注办理业务、双手恭递(接)卡折凭条、起立目送客户离开”等服务规范已贯穿到柜员办理业务的全过程,标准化、规范化、亲情化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支持,在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

树立团队新形象

红古联社坚持用优秀的文化引领形象建设,用形象建设成果丰富企业文化,在“诚信、创新、敬业、兴农”的甘肃信合精神指引下,不断开拓创新、汇聚力量,展示信用社良好的社会形象及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一是完善规章制度。2012年以来,联社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制定印发了《红古区信用联社员工行为守则》、《优质文明服务守则》、《红古区信用联社工作人员违规行为经济处罚暂行办法》、《党员干部纪律作风若干问题处理暂行规定》和《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十要十不准”规定》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使广大员工深刻认识到制度就是警戒线,增强了遵守制度的主动性,并严格约束自己,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促使合规文化的构建。二是创办联社网站和工作周报。联社于2012年正式创办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全面、详细介绍农村信用社业务产品、工作动态及发展情况,进一步开发了网络资源,增强网络沟通能力。同时,开办了每周经营工作周报,详细通报各社业务进展情况,介绍工作亮点,提供有价值的业务信息,督促指导辖内各信用社工作,开展经验交流,激发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齐心协力谋发展的决心。三是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举办了信贷业务、电子银行业务、反洗钱业务、金融理财业务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班,并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2012年以来,举办了两届业务技术比赛,提高了员工整体素质;出台学历水平提升奖励办法,鼓励职工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按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的要求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建立了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的干部选拔机制,提高了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四是丰富文化载体。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组织了职工演讲比赛和以“高唱社歌昂斗志,立足岗位献青春”为主题的“五四”青年节登山活动,并积极参加省联社、区政府等上级部门主办的大型文体活动。2012年,在区委、区政府主办的“迎国庆”文艺汇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活跃了职工工作生活氛围,培养了团队意识,增加了凝聚力和向心力;组织各基层社开展反假币、反洗钱、征信知识宣传及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同时,结合“双联”行动,联社领导带领干部职工积极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并在节日期间开展下乡送温暖活动,拉近了农村信用社职工与农民群众的距离,树立了全新的形象。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用社联社服务
“营改增”视角下的农村信用社管理发展
岳池县联社
井研县联社模拟实战演练
岳池联社开办兴趣课堂
资中联社:存款破110亿元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新时期创新信用社经济管理的方法与手段探索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