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4-07-25 22:52田海波寇发荣李爱民
关键词:毕业设计创新能力

田海波+寇发荣+李爱民

摘要:毕业设计对于工科类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目前毕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理念、选题方式、指导方法、监督体制、考核评价、时间安排以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毕业设计教学的措施,为从事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高校管理部门和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4-0069-02

学资源的投入又相对滞后,一些实验室的场地和设施明显不到位,从而限制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使很多创新思想只能变成纸上谈兵。

要创新,就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敢于推陈,才能出新。毕业设计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训练的绝佳机会。大学生们正处于思维活跃,意气风发的好年华,具有良好的创新潜能。只要搭好舞台,指导得法,就有可能“新”花怒放。

二、完善毕业设计教学的措施

工科毕业设计的教学重点,应该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只有这样,才不会把学生培养成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的废才。笔者以为,毕业设计教学过程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改进。

(一)更新观念,营造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教学氛围

毕业设计对整个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校、院两级管理部门要高度认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加强组织和管理上的保障。师为教之本,教师自身的创新观念决定着创新教育实现的程度。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建设,在科研中提高创新能力,在教学中积累创新教学工作的经验。还要加强学生的毕业设计教育,使他们明白毕业设计是为了增强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二)采用多元化选题方式,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

(1)教师可以从自己的科研项目中拆分出几个内容

相对独立的子课题。拆分时注意工作量和难度要适中。(2)教师紧密结合专业培养方向,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提出毕业设计课题。题目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尽可能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3)由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学过的专业知识发现问题,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指导教师要起到把关作用。(4)学生的就业单位也可以根据生产科研现状提出毕业设计题目[4]。

(三)改革教师指导方式,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1.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要树立平等的观念。建立宽松、民主的氛围,才能对遇到的问题及时沟通,师生关系也变得更为融洽。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绝大部分工作由学生自己去做,防止学生过分依赖于指导教师的现象。遇到问题,指导教师要按照学生的特点进行启发和引导, 也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开发学生的创新欲,提高他们独立工作的素质。

3.增加集中授课方式的指导环节。对设计方法问

题,教师就要通过授课的方式对学生集中指导,如毕业设计的一般步骤、科学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的检索、论文的撰写、工程应用软件的使用以及怎样答辩等。

4.利用网络等现代化工具,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

计。建立专门的毕业设计网页,把教师或学生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和参考书放在网页上,方便学生查阅和设计,并与教师交流。还可以通过电话、E-Mail、QQ 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提示性指导。

5.提倡学校与就业单位联合指导。学生可以到生

产、设计部门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完成毕业设计。学校的指导教师负责开题、中期检查、与就业单位的联系、预答辩以及最后的毕业答辩等。

(四)加强过程监控,督促学生及时完成

1.建立“答辩机制”。答辩包括开题答辩、中期答辩、预答辩三种。学生要在开学4周之内完成开题报告,指导教师组织答辩。安排中期答辩,对进度较慢的学生进行督促。预答辩安排在正式答辩前一周。预答辩能帮助学生梳理论文的框架,提炼和发现他们科研活动的创新点,为正式答辩的顺利完成做好铺垫。

2.定期开展毕业设计交流会。每周应答疑两次,其中一次为全体学生参加的学术交流会,方式是讲座和研讨相结合。学生主讲,教师以及相关专家对其进行指导,目的是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纠正错误。

(五)将创新能力作为毕业设计成绩评价的内容

毕业设计成绩的评价应该降低学生工作量和工作态度所占的分数比例,方案设计、实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素质方面的考核占总成绩的60%以上,保证学生在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积极性。

(六)提前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在不影响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七学期中期提前发布毕业设计课题,让学生选题后即进入状态,就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及早开展毕业设计工作, 达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目的。

(七)加大对毕业设计的硬件与经费投入

要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硬件设施从数量到质量都必须加大投入。图书资料应数量充足,种类齐全,内容新颖;网络通畅,实验设备先进,实验场地开阔,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实物制作,可以规定制作费用由学校在毕业设计经费中单列支出。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毕业设计作为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要高度重视本科毕业设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不断转变教育理念, 深入研究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各阶段中的问题,改革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毕业后,昂首提胸、满怀朝气地参与到建设“中国梦”的宏伟事业中去。

参考文献:

[1]白薇等.着眼于创新能力培养 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

[2]诸爱士.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论文)改革与实践——以化工专业为例[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10).

[3]张吉堂,郭平英,武文革.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改革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09,(6).

[4]刘爱红.浅谈多元化毕业设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技术,2010,(1).

收稿日期:2013-08-05

作者简介:田海波(1974—),男,山西长治人,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车辆动力学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基金项目:西安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基于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车辆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JG1223);西安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以西安科技大学为

例”(GJY-2012-ZD-1)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基于项目引导下的本科卓越工程师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
基于作品的高职毕业设计实践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