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共建工程中心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与实践

2014-07-25 23:00晏磊王伟东王彦杰
关键词:校企共建研究生

晏磊+王伟东+王彦杰

摘要:从研究生导师团队的优势与建设理念出发,明确了团队建设的内容与措施,并从团队的完善、交流机制的健全、教学与科研实力的夯实、团队文化的打造以及管理制度和考核奖励机制的健全等方面指出了研究生团队建设优化的路径,旨在为构建水平高、实力强的研究生导师团队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导师团队;工程中心;校企共建;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4-0084-03

研究生导师的水平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1]。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这一制度曾起过积极的作用[2]。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联系越来越紧密和频繁,需要导师具备多学科知识和理论。同时,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研究生个性需求的日益多样化,需要增强导师力量和对研究生的因材施教[3-4]。因此,传统的研究生导师负责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研究生的教育形势,成为制约研究生综合能力提高的一个关键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推行导师团队建设成为新时期研究生培养的客观需求。研究生导师团队是由少数知识互补而又相互关联、为实现特定的目的而承担相应责任的研究生导师组成的小组,它具有目标明确、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绩效显著的鲜明特点。近年来,为了促进科技产业化,充分发挥企业、高等学校人才、科技及实验设备的优势,国家和地方政府在部分具备一定条件的(科研能力较强的)企业和高校中设立了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寒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是经黑龙江省教育厅立项资助,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与哈尔滨世宏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筹建的集研究、产业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单位。本研究以校企共建工程中心为平台,构建了微生物学专业研究生教学团队,开展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认识和建设成效。

一、基于校企共建工程中心的研究生导师团队的优势

(一)有利于研究生的高质量培养

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可有力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而基于校企共建工程中心的研究生导师团队由不同职称、学历、职业层次的人员组成,改变了过去单一导师指导下带来的知识面、专业领域过窄、个人精力有限的缺陷。研究生可以从每位导师那里接触到相关学科不同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甚至跨学科的有关知识,拓展知识面,扩大学术视野;研究生还能从学习内容、科研方法等方面吸收每位导师的精华,摆脱导师负责制下的思维定式,开阔学术视野,拓展研究思路,促进学术创新。基于校企共建工程中心的研究生导师团队中企业导师占有较大比例,这些导师大多是企业的总工程师、技术骨干等,他们熟悉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及专业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拥有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经验以及强大的社会关系。因此,研究生可从企业导师那里获取实践技能、社会经验以及开拓精神。导师团队中的某一导师外出进修、培训、参加学术交流、开展合作研究时,团队中其他导师仍然可以进行指导,从而保证研究生科研、教学培养的连续性。

(二)有利于提高团队导师的业务水平

基于校企共建工程中心的研究生导师团队由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教授、工程师等组成,具有良好的学缘和年龄结构。团队导师之间学术交流频繁,思想沟通及时,知名度高、实力雄厚的学术带头人经验丰富、视野开阔、基础扎实,可以把握科技前沿、产业政策、科研布局、学术方向;中老年导师教学科研经历丰富、熟悉学生情况、善于做学生工作、实践阅历充足,可以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年轻导师学历层次高、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充满激情、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可以带来科研活力、学术创新。不同层次、年龄的导师在工作生活中不断切磋与交流,促进了彼此知识面的扩大、知识的更新、思路的拓展、灵感的激发,最终提高自身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基于校企共建工程中心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可以有效地形成“传、帮、带、导”的良好氛围,使研究生导师团队更加合理和完善。

高校导师和企业的导师紧密协助与配合,实现了教学与实验实践资源的共享,高校导师可以方便地从实验室走向实践生产,将教学理论与科研理论在实践中进行验证摸索,从而获得新的启发,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强有力的现实支撑;企业导师则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实验室的教学资源,将自己的新想法、新构思在实验室进行小规模的验证,从而进一步夯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为企业的实践生产和技术开发提供重要基础。

(三)有利于提高科研成果的产出效率

随着经济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越来越广泛与深入,新的学科方向、技术、方法不断产生,打破了依靠单一学科进行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的思路,而以学科交叉为基本点,采用不同视角、手段、层次的系统化立体化的科学研究思路已经成为热点。基于校企共建工程中心的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成员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研究领域、工作方向,有基于基础理论研究的,有基于应用基础研究的,有基于应用研究的,有基于工程实践研究的,在纵向上可以形成系统化的研究体系,在横向上可以构成宽广的研发平台,从而实现师生思考角度、思维方式、理论知识、技术手段的有机结合与融会贯通。师生的科研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在综合大平台与交叉学科体系中进行,可以及时解决在实验思路、方法、仪器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以及文章、专利、标准、研究报告的撰写也能快速进行,有力地缩短了科研的研究周期,减少了科研的不必要投入,提高了师生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和水平。同时,研究生在团队导师的培养与熏陶下,在高校实验室与企业生产实践的锻炼下,可以吸收导师的学术精华、道德素养,有效地提升自己,使自己拥有更宽、更深、更精的知识水平与技能,无形中提高科研成果的产出效率。

二、基于校企共建工程中心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的理念

基于校企共建工程中心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要遵循以人为本、务实进取、学习创新、协作共赢的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导师和研究生为本,不仅要考虑个体的共性,还要充分考虑每个人的个性,使团队的群体管理和个体管理保持和谐统一。目标是要在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起互尊、互信、互爱和互助,使彼此的物质和心理需求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6]。务实进取就是要求团队导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在科研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严肃认真、乐于奉献、积极进取、敢于担当、居安思危、高瞻远瞩、脚踏实地,不断提升自我,做研究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习创新要求团队导师及时把握科研和教学的前沿和最新成果,加强学习,掌握不断发展的观念、技术、制度、市场和管理方法,力求将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和创新思维融入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协作共赢要求团队导师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和人格魅力,在导师与导师之间、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结成生态位互补与合作的利益共同体。

三、基于校企共建工程中心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的路径与探索

(一)确立合理的研究生导师团队结构

要完善导师团队的组成结构,导师团队应由不同从业领域、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专业特长以及不同年龄大小的人员组成。在从业领域上,要以校企共建工程中心为依托,集中相关的高校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人员,以科学研究和成果产业化为目标,组成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实验室与生产基地无缝对接的教学科研团队。团队的成员在学科专业上,既有偏重自然科学领域的人员,又有侧重工程技术领域的人员;在学历层次上强调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相结合;在人才来源上,既要立足自主培养,又要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在职称层次上应以高级、副高级和中级等不同层次的教师相结合;在年龄结构上,应该以老中青相结合,中年和青年人员为主。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寒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积极实行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积极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千方百计吸引包括海外人才在内的人员加盟。导师团队现有成员30人,其中省教育厅新世纪优秀人才、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1人,校级师德标兵2人,校级优秀教师8人。团队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0人,中级职称教师10人。团队导师60%具有博士学位,全部拥有硕士学位,50岁以上导师1人,40—49岁导师15人,40岁以下导师14人,拥有海外经历的教师5人。成员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学科覆盖了农学、环境工程、能源工程、微生物等。

(二)健全研究生导师团队的交流机制

学术交流是把握科技前沿,启发创新思维,形成新思路、新观点的有效载体。团队坚持每周例会制度和每月学术交流会,周例会由研究生汇报研究进展和讲解相关文献,并展开交流讨论;月学术交流会由相关导师讲解学术前沿与课题进度,同时进行讨论。坚持每年邀请5—l5名国内外著名学者来中心进行学术交流,定期不定期外出交流。导师及研究生外出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累计达80余人次,进行会议报告20余人次,发表会议论文40余篇,进行poster展示20余人次,其中1篇poster获第十四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优秀Poster三等奖”。

(三)夯实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教学与科研实力

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科研有利于深化教学,教学也可以成为科研的动力。通过科研活动,导师可以了解科学前沿,不断增加专业知识,并及时将新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从而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课堂教学内容是科研活动的理论基础,教学过程还能为导师带来许多宝贵启发和实践经验。近年来,寒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根据教学团队创建的理念,构建了包括教学为主和科研为主的创新型教学团队,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和高素质研究生的培养。经过建设,形成了由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杰青和教授、博导等组成的高水平“寒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团队”。该团队2006年成为校级微生物学教学团队,2012年入选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团队共计承担科技支撑、863计划、星火计划、948项目、省攻关、农垦总局攻关等国家、省部、厅局级科研项目50余项,10人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EI检索40余篇。团队已成为国内从事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领域教学与科研的一支富有生机的力量。团队积极参与课程与教材建设,打造了包括发酵工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在内的校级视频公开课,编写了《发酵工程》、《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多部教材。团队以工程中心为依托,围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实践要素,建立了发酵工程校内基地和堆肥车间,并在黑龙江省肇东市宋站镇牛粪生物处理及有机肥厂、黑龙江省克山农场奶牛小区牛粪处理及生物有机肥厂、黑龙江鸡西市滴道区兰岭乡多种经营公司大型沼气工程、黑龙江依安县丰林村大型沼气工程设立了实践基地。

(四)打造学术民主创新和传承的团队文化

团队的文化建设包括加强研究生及导师组成的科研师生团队的凝聚力建设,要发挥导师的家长作用和兄长作用,在情感上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倡导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形成开放的学术氛围,营造学术民主的文化氛围。构建和谐的科研气氛和传承团队的创新精神。通过每周的学术沙龙,进行学术交流,进行思维碰撞,激发科研热情。通过科学研究增加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锤炼健康的学术道德。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中,重视对研究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都得到提高,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回报社会。

(五)健全研究生导师团队管理制度和考核奖励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奖励机制来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师生科研团队的有效持续运行。团队成员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聚集在一起,需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要明确导师的岗位职责、权利与义务,防止管理专断或仅停留在个别决策造成的不应有的损失。团队负责人及各导师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积极参与研究生的指导工作。此外,要建立导师团队的评价激励机制,通过定期检查团队成员的工作执行情况,对优秀的团队成员实行奖励,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对未完成既定任务的成员给予相应的惩罚。

团队先后出台了包括中心管理总则、中心实验室运行管理条例、中心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心日常管理制度、中心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制度、中心实验室财产管理制度、中心安全管理制度、中心教学实验学生须知、中心学风建设条例、中心压缩气体(剧毒、易燃、易爆、腐蚀、助燃)钢瓶管理规定、中心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制度、中心业绩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与工作条例,为团队的高效运行提供了保障。

四、基于校企共建工程中心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的效果分析

基于寒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促进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显著增强。近年来,中心95%的研究生深入生产实践基地,接受生产一线技术骨干的指导,积极进行创新创业训练。近3届研究生共发表学术论文30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4篇,申请专利5项,获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2项。研究生考博率达20%,学生当年就业率在95%以上。团队的建设带动了相关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微生物学科被列为校级重点学科,生物技术专业为校级重点专业,生物学获得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参考文献:

[1]苗青.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研究生,2008,(7).

[2]张意忠.论导师团队建设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3]侯金才,王滨,张翠香.组建导师团队培养创新型研究生[J].卫生职业教育,2010,(5).

[4]赵海涛等.浅析高校研究生团队导师制的内涵与积极作用[J].职业时空,2010,(6).

[5]杨涤心.发挥工程技术中心优势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9).

[6]丁政,张光宇.企业软实力结构模型的构建与解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7).

收稿日期:2013-04-22

作者简介:晏磊(1981—),男,湖北大悟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微生物发酵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以校企共建工程中心为依托的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探索”(JGXM-HLJ-2011094)

猜你喜欢
校企共建研究生
研究生美术作品欣赏
高职院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的探索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探讨
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