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化“问题学生”

2014-07-25 02:15文/温荣伟
新课程·上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留守儿童

文/温荣伟

摘 要:问题学生越来越多,教师的任务越来越艰巨,人民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书,还要育人,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更有信心把学生教好。而要教好的不只是优秀生,还有那些更需要关心的“问题学生”。要想成为一个合格而又优秀的人民教师,需要用爱心、耐心、行动去感化这些问题孩子,让他们不再是“问题学生”。

关键词:留守儿童;单亲孩子;问题学生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如何用一个教育者的爱心去对待“问题学生”,用爱心感化、用耐心感化、用行动感化,最终使“问题学生”不再成为问题。作为一个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老师,我感到任务的艰巨,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我不断总结经验,对不同的问题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去感化,效果还是不错的。

一、对留守儿童的感化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为此,我们应该在学习、生活上去关心这些孩子。

二、对单亲孩子的感化

有些家庭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如离婚、配偶死亡、配偶工作居住两地、甚至未婚先孕等。没有了爸爸或者妈妈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带有伤害性的。这样的孩子往往自闭、自卑、抑郁、急躁甚至会犯罪。这类学生有的原本有美好而远大的理想,有的甚至一度和自己赌气,对国家给的贫困补助及寄宿制补助也不在乎,但又由于自卑,不能使自己得到正常的生活。自卑的心理影响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属不健康的心理现象。时常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使他能与别人交流,在活动中不断找到自信。

问题学生还有很多,如上网成瘾的、厌学的等等。对待“问题学生”,教师需要爱心、耐心,更需要机智、公平,需要奉献。老师在教育“问题学生”时,应精心挑选恰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角度,运用恰当的方法,怀着恰当的心态,以真情感化“问题学生”,用爱心去感化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摘掉“问题学生”的帽子。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留守儿童
转化“问题学生”,做智慧班主任
正本还需清源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