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达哈珠丸加服古日古木-13对变应性鼻炎血清IgE、IL-4含量的影响△

2014-07-30 13:01米裕青杨广源代萨如拉锡林托雅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尼达变应性鼻炎

米裕青 杨广源* 郑 伟 代萨如拉 锡林托雅

(1.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2.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变应性鼻炎是指因变态反应原因所致的鼻黏膜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喷嚏、鼻痒、流清涕、鼻塞等症状。发病率占发达国家人口总数的20%,我国占3.4% ~6.7%[1]。变应性鼻炎属于蒙医学“亚玛”病的范畴,与“粘虫”、“希日乌素”、“巴达干”有密切关系。蒙医药在治疗变应性鼻炎方面有其特点。笔者观察蒙药尼达哈珠丸加古日古木-13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IgE、IL-4的变化,探讨其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gE、IL-4二者相关性。

1 临床资料

本研究试验组病例均来自内蒙古中蒙医医院耳鼻喉科(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部分门诊病人;对照组病例来自(2004年8月至2005年2月)部分住院病人。参照1997年(海口)全国鼻科学学术会议修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2]中变应性鼻炎临床分型的标准及“中医耳鼻喉科学”[3]。试验组:变应性鼻炎患者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14~72岁,平均年龄(36±14.4)岁;病程1~30年。其中合并哮喘者12例。对照组:22例中男13例,女9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1.2±12.1)岁。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3550型酶标仪(美国BIO-RAD公司)。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系统ACCESS型(美国BECKMAN公司)。IL-4试剂盒(晶美生物工程(北京)有限公司产品)。IgE试剂盒(美国BECKMAN公司)。尼达哈珠丸、古日古木-13由本院蒙药制剂中心提供。

2.2 治疗方法:随机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病例41例,服用尼达哈珠丸,2 次/d,20 丸(4g)/次,古日古木 -13,2 次/d,20丸(4g)/次。连续用药21d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在服用蒙药期间均停用抗组胺药、激素及其它中药制剂等。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

2.3 检验指标及方法:于治疗前抽取静脉血标本2份,离心后置-20℃冰箱中保存,服药后1、2、3周,采用主症及体征积分,观察治疗后病情变化情况,并于治疗3周后试验组采集静脉血标本2份,冷冻保存。对照组同法采集标本。按试剂盒说明书方法检测IgE和IL-4的含量。

2.4 统计方法:试验前后均数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数比较均采用t检验,系用SPSS 11.5软件包做相关性分析。

3 结果

3.1 疗效判断

3.1.1 临床疗效标准:根据1997年(海口)全国鼻科学学术会议修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总分降低51%以上;②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总分降低21% ~50%;③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总分降低20%或更少。

3.1.2 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症状:①喷嚏(1次连续个数),3~9个为1分;10~14个为2分;>15个为3分。②流涕(每日擤鼻次数),<4为1分;5~9为2分;>10为3分。③鼻堵,偶有为1分;介于两者之间为2分;几乎全天用嘴呼吸为3分。④鼻痒,间断为1分;蚁行感,但可忍受为2分;蚁行感,难忍为3分。体征:下鼻甲与鼻底,鼻中隔紧靠,见不到中鼻甲,或中鼻甲黏膜息肉样变或息肉形成,记录为3分;下鼻甲与鼻中隔(或鼻底)靠紧,但尚留有缝隙,记录为2分;下鼻甲轻度肿胀,鼻中隔、中鼻甲尚可见,记录为1分。

3.2 治疗结果

3.2.1 临床疗效:41例患者中显效26例,有效10例,无效5例。

3.2.2 试验组用药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从治疗开始1周,患者的鼻炎症状有所改善,治疗3周后症状有明显改善(P <0.01),结果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 s,分)

表1 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 s,分)

注:治疗后3周与治疗前比,**P<0.01

症状 治疗前 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 治疗后3周喷嚏 1.52 ±0.77 0.97 ±0.41 0.71 ±0.59 0.48 ±0.57**流涕 2.74 ±0.58 1.77 ±0.56 1.29 ±0.46 1.16 ±0.52**鼻塞 2.00 ±0.37 1.45 ±0.62 1.16 ±0.52 0.94 ±0.57**鼻痒 2.16 ±0.78 1.23 ±0.62 0.74 ±0.58 0.65 ±0.61**下鼻甲肿胀 2.10 ±0.30 1.42 ±0.56 1.13 ±0.34 1.10 ±0.40**

3.3 试验组用药前、后和对照组血清IgE、IL-4含量的变化:结果见表2。变应性鼻炎患者在用尼达哈珠丸治疗后血清中IgE浓度与用药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1);而变应性鼻炎患者用药前与对照组血清中IgE浓度亦有显著差异(P<0.01)。用药后与对照组比亦有显著性差异。可见用尼达哈珠丸有降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IgE的作用。

变应性鼻炎患者在用尼达哈珠丸治疗后血清中IL-4浓度与用药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1);而变应性鼻炎患者用药前与对照组血清中IL-4浓度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用药后与对照组对比亦有显著性(P<0.01)。可见尼达哈珠丸有降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IL-4的功能。

表2 两组血清中IgE、IL-4含量比较±s)

表2 两组血清中IgE、IL-4含量比较±s)

注:试验组用药前、后比较**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 <0.05,△△P <0.01。

组别 n IgE/u·mL-1 IL-4/pg·mL -1试验组 治疗前41 582±504△△ 3.1±1.1△治疗后41 160±151**△ 1.6 ±0.3**△△对照组22 37 ±25 1.2 ±0.2

3.4 变应性鼻炎血清IgE与IL-4相关性分析:IgE与IL-4的相关系数为0.827(P<0.05),IgE与IL-4二者有高度相关性。

4 讨论

蒙医认为,鼻子的通气与嗅觉与“赫依”功能有关,鼻“赫依”功能正常才能感觉到周围环境的气味。假如鼻“赫依”功能受到内外致病因素的干扰,鼻子通气受阻,因而也感觉不到气味。按蒙医五元理论,肺脏属土开窍于鼻,是“巴达干”穿行通络,因而“赫依”功能易受到“巴达干”影响。因此调节人体“赫依”、 “巴达干”、“希拉”三根平衡可维持鼻“赫依”正常功能。尼达哈珠丸与古日古木-13是蒙医治疗鼻炎的常用药,各由7味与13味药材组成,主要药材是制草乌、葶苈子、草乌花、西红花、乳香、松香、麦冬、栀子、木香、川楝子、牛黄、诃子、丁香等,按蒙药制法成水泛丸,具有杀“黏”、清“亚玛”、调“希拉”功效。

研究结果表明,尼达哈珠丸加服古日古木-13治疗的显效率为 74.19%,有效率为 93.55%;治疗前、后 1、2、3 周症状及体征积分比较,治疗后3周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变应性鼻炎患者在用药前、后比较,血清中IgE浓度明显下降(P<0.01),说明该药有抑制患者浆细胞产生IgE的功能。而试验组用药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gE浓度明显增高,说明IgE参与了变应性鼻炎的免疫发病机理。试验组变应性鼻炎患者在用药前、后比较,血清中IL-4浓度明显下降(P<0.01),该药有抑制患者浆细胞产生IL-4的功能。又因为IL-4可诱导变应原B细胞增殖分化为产生IgE抗体的浆细胞,终使IgE抗体浓度升高。从而进一步证实了该药是通过抑制IL-4,使特异性IgE抗体浓度降低。而试验组用药前与对照组比较,IL-4浓度明显增高,说明其参与了变应性鼻炎的免疫发病机理。本研究中变应性鼻炎血清中的IgE水平与IL-4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其结果为二者具有高度相关性,说明变应性鼻炎患者体内IL-4增高导致IgE合成增加。本次试验结果证实尼达哈珠丸加服古日古木-13对变应性鼻炎具有明显的疗效,并引起IgE和IL-4含量治疗前后的变化。本次试验对IgE和IL-4相关性分析后证实二者具有相关性,这与IL-4能诱导产生IgE并调控IgE的理论是一致的。

[1]孔维维.耳鼻咽喉科头颅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5.

[2]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S].中华耳鼻喉科杂志,1998,6(33):134.

[3]王士员.中医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24.

猜你喜欢
尼达变应性鼻炎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脱敏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呼吸调节法平喘等5则